短信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的

点赞:3255 浏览:805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手机短信在中国开始使用的时间虽然短,但是很快就征服了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接纳度和认同感更强,很快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手机短信文化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显得十分必要.

关 键 词 :短信文化;青少年;心理影响

自从1992年,英国成功发送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后,手机短信文化就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手机短信在中国开始使用的时间虽然短,却是使用量增长最快的国家,而且很快以几何倍数增长,其便捷、低廉、时效等特性迅速征服了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大众,特别是接纳度和认同感更强的青少年,更把收发短信当做一种时尚、一种新兴的信息沟通方式和新的生活方式,有资料显示,他们使用短信的比例达到90%,年轻人无疑是“短信一族”的主力.可以说,手机短信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文化、时尚文化、年轻文化.从表面来看手机短仅仅是一种信息媒价, 被称之为第五媒体,而实质是其背后所承载着的极其重要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心理功能.因此,研究手机短信文化对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产生的深刻影响,显得十分必要.

短信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青少年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由于手机短信收费相较于其他经济又实惠,使得完全处于消费者角度的青少年一般很容易能够承受的起.短信费用为0.1~0.15元/条,而手机话费为0.6元/每分钟,显然与手机话费相比手机短信要无疑要便宜很多.对于精力旺盛、压力大、表现较强的青少年而言,通过标新立异的东西,更容易表现自我的与众不同.手机短信在青少年中的风靡便是其自我个性张扬的产物,通过对不同的人编发不同的短信,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青少年的自我表现欲求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个性魅力可以尽情展示.

而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手机的制作也大都质量上乘,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而且网络信号覆盖广,短信可以随时发送和接受,这使得信息沟通的双方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人聊天成为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一人可以同时与多人沟通,可以直接转发有趣、使用的短信,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沟通与交流.作为短信文化主体的青少年已经不满足旧有的人际交往方式和人际沟通方式,喜欢追求多样性的人际互动方式.而手机短信的传播形式非常丰富,语言、图片、游戏、彩信等几乎无所不包,恰好迎合了喜欢创新,追求标新立异的青少年的这一心理特征,因此,短信成为他们发展友谊、爱情等构建人际关系圈的重要平台.

手机短信的短小精炼、间接性及私密性而与青少年追逐时尚的心理机制契合.心理学研究发现,时尚流行蕴含两个重要的心理机制,即“树异于人”和“求同于人”.青少年对手机短信的迷恋与追逐,既满足了他们“树异于人”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其“求同于人”的归属需要.

最初,短信只在少部分人中使用,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朗朗上口、搞笑短信的出现,手机用户转发短信的越来越多,甚至应运而生了一个新的职业专门的手机短信查重复率,一些门户网站为了增加其点击率也往往会准备一些精炼的短信供人们下载,尤其对时尚有着本能的敏性感和迫切性的青少年更是无“短信”就是不时尚.在人际交往互动中,短信可以解决直接交流遭拒后的尴尬和面对面的难堪,这也使得人际互动方式具有了私密性和隐秘性,避免对他人造成影响.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文化,其背后承载着重要的文化内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及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是现实生活以及文化变迁的真实写照,青少年处于求知欲最强,获取知识最好,最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时期,手机短信所具有的知识等特点给他们提供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通道,在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青少年对信息认知的需求.同时通过对手机短信的不断追逐,还会降低信息社会,信息和知识的大爆炸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力

手段短息在快速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正在腐蚀青少年的精神和道德.其一,由于有些青少年追求时尚和时髦,大量发送手机短信,长期以往反而不愿意与人面对面的交往,没有短信就无所适从,以致于形成手机依赖,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对其健康心理的发展造成影响.其二,不论从年龄、心理、环境还是文化等各方面而言,青少年大都处于弱势一方,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稳定,特别容易受到一些消极因素的暗示.目前,大量的垃圾短信、三俗短信、欺诈短信、被广告、甚至涉嫌犯罪短信充斥着青少年的手机,如果没有学校、家庭的介入和关注势必会给青少年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更不利于于青少年精神家园的净化和提升.因此,作为教师要特别关注短信文化带给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并且将其纳入自己研究的视野.

参考文献:

[1]刘海英,韩卓丽,邓小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9).

[2]刘海英,张丽娜,王英.和谐社会呼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06).

(作者简介:张雪梅(1970.2-),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教师;于 海(1973.11-),男,河北涿鹿北晨学校,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学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