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叙事情感

点赞:4034 浏览:149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者简介:张利群(1984-),女,汉族,河北省唐山市人,艺术学硕士,单位:西南大学,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研究.

摘 要:波兰导演克里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一位善于运用音乐来进行叙事的高手.本论文是要以《十诫》为个案,对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音乐进行叙事学研究,以该片中的调性音乐为研究对象,从叙事学视角,运用音乐学、文学叙事学、电影叙事学等相关理论基耶斯洛夫斯基是如何用音乐来进行叙事的.

关 键 词:基耶斯洛夫斯基;《十诫》;音乐;叙事

波兰导演克里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1996)是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近30年的电影生涯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精彩的影像,他的影片是伯格曼电影的诗情与希区柯克的叙事技巧的结合体.作为世界级电影大师的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思想家,是哲学家,更不容忽视的是,同时他还是一位善于运用音乐来进行叙事的高手,最为有力的证明就是其作品《十诫》.

国内对《十诫》的研究主要是朝着学和哲学两个方向,代表人物分别是刘晓枫和闫玉;而从音乐角度来研究该片的仅有香港学者罗展凤一人,其作品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及其音乐里的终极关怀》,主要是从宗教与哲学意义上来表现音乐对灵魂的救赎,从而思索生活,叩问生命.然而,罗氏研究仅限于从乐律作用于人的感官的角度来表现音乐在电影内涵与主题表达上的作用与功能,未曾将音乐作为一种叙述手段来探讨其价值和意义.鉴于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十诫》在拍摄技巧上的卓越表现及在音乐叙事研究方面的缺失,笔者将在罗氏研究的基础上,从叙事学的角度来探究音乐是如何介入电影《十诫》的叙事情感的.

《十诫》是十个关乎个人道德困惑的故事,讲述的是有关平凡人的普通存在状态,当中人物处身于复杂的道德处境,背负着进退维谷、百感交集的矛盾与无奈.所以,拍摄该片的原因与目的则如基耶斯洛夫斯基本人所言:“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生活下去,或许我们应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2].而在基耶斯洛夫斯基敏感冷静的镜头下奏响的音乐,是由荷兰著名的古典音乐家普列斯纳创作的.他的音乐与影像紧密融合,承载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深邃思想,凸显了《十诫》的哲学基调,叩问生命,直面个人的脆弱无力与生命的诡谲无常之间的挣扎与无奈.


音乐学(musicology)一词最早出现在1863年F克吕桑德的《音乐学年鉴》中,它是研究音乐的所有理论学科的总称.在1885年奥地利音乐家阿德勒的论文《音乐学的领域、方法及目标》中规定了音乐学的总任务就是透过与音乐有关的各种现象来阐明它们的本质及其规律.如研究音乐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有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民族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等;研究音乐的物质材料的特点的,有音乐声学、律学、乐器学等;研究音乐形态及其构成的,有旋律学、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学等作曲技术理论;还有从表演方面来考虑的,如表演理论、指挥法等.本文以《十诫》为个案,分别围绕音乐介入叙事情感的三个方面:一、营造情感氛围的音乐,二、解读叙事情感的音乐,三、升华叙事情感的音乐来解读.结合旋律学、曲式学、和声学、配器法等理论,在文学叙事学,电影叙事学的理论视野下,来研究普列斯纳的音乐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叙事上的作用.

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指出:“我们叫做音乐的音调结构,与人类的情感形式――增强与较弱,流动与休止,冲突与解决,以及加速、抑制,极度兴奋,平缓和微妙的激发,梦的消失等等形式都在逻辑上存在着惊人的一致.等音乐是情感生活的音调摹写”[7].既然人类的情感生活可以在电影的叙事中得以逼真再现,所以音乐之于电影叙事的情感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基氏有意地运用普列斯纳的音乐来介入叙事,从而强化《十诫》叙事文本的情感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情感氛围的音乐

音乐构造了电影的进程,支撑着叙事的关键部分.音乐的情感功能之一是,在作为一个整体的叙事中,或者在单个部分内部,营造出情感氛围.在《十诫》的音乐语境中,基氏采用普列斯纳的音乐主要是用于对情感张力[13]的处理.《十诫》之“第八诫”《心灵之罪》讲述的是一个有关负疚与报恩的故事.四十年前,女教授苏菲娅拒绝向一位犹太女孩施以援助之手,女孩最后得到裁缝的帮助,侥幸存活.现在,女孩长大了,既忘不了裁缝当年的恩情,也忘不了女教授当年的冷酷.于是,决定再次回到华沙这片伤心之地,解开这个尘封的记忆.

当女教授晚上开车带女孩再次回到当年历经战乱的那幢旧的楼房(当年女教授拒绝向女孩伸出援手的地方)的时候,女孩刻意地躲起来,想试探一下女教授是否会焦急的寻找她,从而给自己的存在一个定位.女教授焦急的寻找女孩,此时围绕小提琴演奏的e小调响起的弦乐和弦采用的是简单的ABAB结构,传统的和声[8],使音乐的调性特征凸显.这段和弦是12/8拍的慢和弦,惊悚且凄凉,给听觉上注入了一种恐怖感,并以模进的形式不断地进行重复和叠化[9],使在黑夜中女教授寻找女孩时的焦急、忧虑的气氛烘托并强化出来.而当女教授回到车内看到女孩在车中平静的坐着时才如释重负,和弦已悄然隐退,小提琴的音级也开始下降,并且以低四度重复,场景又恢复了平静.

二、解读叙事情感的音乐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阐述了音乐的功能,他说:“怜悯、恐惧、热忱这类情感,对有些人的心灵是特别敏锐的,对一般人也有同感,只是或强或弱,程度不同而已,其中某些人尤其易于激起宗教灵感.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人每每被祭颂的音节所激动,当他们倾听兴奋神魂的歌咏时,就如醉似狂,不能自已.几而苏醒,回复安静,好像服了一帖药剂,顿然消除了他的病患”[7].亚里士多德所讲的音乐的功能,是从音乐的调式及其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对音乐的接受者进行灵魂的净化而言的.而电影音乐作为电影的组成部分,除净化功能外,其功能主要是从电影的叙事文本本身而言的,更确切地说,电影音乐是对电影中所表现的叙事情感的解读与剖析.《十诫》之“第四诫”《父女》.讲述的是一个行将毕业的戏剧系学生安卡与其父麦克(实为养父)之间的一段情感故事:安卡从小与麦克相依为命,感情特别的亲昵.其实,二人之间早就存在一种超父女的情感意向.于是,当安卡从其母留给她的那封信中得知麦克并非自己的亲生父亲时,就决定改变二人之间的关系:由父女关系转变为情侣关系.然而,麦克拒绝了她[2].当然,这很可能被世俗定义为不伦之恋,伤风败俗之举.普列斯纳的音乐对这段叙事做出了很好的诠释:依旧是运用电子合成器来营造一种感性而又神秘的氛围,随后钢琴的和声将主题旋律不断的进行重复与叠化.钢琴的乐调清晰而直率,有一种意欲冲破电子合成器那种压抑乐音的冲动.但是,每当琴键落下之时,电子合成器都以沉重的、紧随的、依附的乐音来抗衡和抵制.并且每一小节的音调都会比上一小节更加高扬,在不断的变奏中实现着对情感的清醒认知:琴音是安卡情感的代言,迫切而直白;电子合成器的音响则直逼麦克复杂而压抑的内心.最终,二者在不断的抗衡中达成妥协.

在这种妥协下,对这段叙事中情感的解读,早已超出世俗之念,之限,而是从更加人性的立场来对这段情感进行关照与评价,提纯人物情感、净化灵魂、祛除世俗杂念,以获得基氏赋予该片品质.

三、升华叙事情感的音乐

升华叙事情感的音乐也主要是从叙事本身的角度而言的.《父女》中的女主人卡(女儿)大胆地向麦克(女儿)坦言自己对他的情感,毫不掩饰.但麦克却选择继续把情感压抑,等待有一天安卡出嫁,他就可以全身而退.于是,当安卡将身体呈现给麦克时,麦克走近她,为她披上外衣,然后两人一起哼唱起安卡儿时的歌谣.

父女二人哼歌这一行为表明:迈克并非不爱安卡,亦非不想爱,不愿爱,而是不能爱!因为父女关系是二人享有幸福的保证,尽管这父女关系是虚构的.迈克没有成为“的囚徒”(基耶斯洛夫斯基语),他知道当距离越近时,离幸福就越远;越强,幸福越少.麦克在“自我”与“本我”的撕扯中,最终握住了理性,也就抓住了幸福.

歌声,升华了叙事,也升华了这份超越男女之情的纯粹之爱.所以,电影音乐能够创造出这样一种感觉: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要“大于生活”.

《十诫》中的人物常处于复杂的道德处境,背负着进退维谷,百感交集的矛盾与无奈.基氏正是将人物置于该处境下,借用音乐这一叙述手段来关注人类个体的精神世界,情感活动,从而将自己内心深处所感受到的忧郁与沉重表现出来,引导着我们对生命、对存在做出形而上的思考与探索.(作者单位: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