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古思潮中的鲁迅

点赞:7348 浏览:3070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编者按:太极拳源流史出现混乱,与“五四运动”中国文化思想界卷起的一股疑古思潮有很大关系.而鲁迅先生便是当时这股疑古思潮的一大代表人物.张东宝先生的这篇文章,以鲁迅在其著作中发表的言论,列举了鲁迅对传统国学种种嘲讽和不屑,揭示了伟人偏执、狭隘的一面.本文不仅让我们对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太极拳源流史的争议的思想文化背景加深了认识,也对如何认识古今的权威人物增强了洞察力和判断力.

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每个时代对传统历史都能发现新的意义和作出新的解释”.然而,对全盘疑古、质古、讽古、贬古的鲁迅而言,情况似乎并不这样.例如,鲁迅在其《华盖集忽然想到》一文中曾说:“做《内经》的不知道究竟是谁.对一人的肌肉,他确是看过,但似乎单是剥了皮略略一观,没有细考校,所以乱成一片,说是凡有肌肉都发源于手指和足趾.宋的《洗冤录》说人骨,竟至于谓男女骨数不同;老仵作之谈,也有不少胡说.然而直到现在,前者还是医家的宝典,后者还是检验的南针,这可以算得天下奇事之一.”言语间颇含不屑与嘲讽.那么,事实又如何呢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书所述的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经络、针灸、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等独特学说原则,迄今往后仍具有极为重大的学术价值.这部伟大的东方巨著,涉及到基础学科的有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数学、化学等;涉及到应用学科的有气候学、物候学、解剖学、经络学、养生学、饮食学、畜牧学、农学等;涉及到社会学科的有哲学(2006年9月30日的《光明日报》发表了《“良医治未病”的启示――如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一文.由此可见,该书在如何治理国家上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史学、文字学、心理学、学、逻辑学、军事学、美学等.非但如此,该书还涉及到一些现代新兴学科,如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时间生物学等等.《》的重要内容,现已被译成英、法、德、日等国文字,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重视和推崇.故而有评价说:中国除了“四大发明”外,中医可算是对世界的第五大贡献.可以说,“以西非中”的鲁迅并未读懂读透《》,所以他的言论只能误导读者尤其是年轻人.

再看被鲁迅定为“胡说”的《洗冤录》,其成书于1247年,乃南宋的著名法医宋慈(1186―1249年)所著,该书现被公认为是全世界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比西方17世纪初的意大利法医学家菲德里著作早350年.20世纪50年代,苏联出版的《法医学史及法医检验》一书,特将宋慈画像刻印于卷首,尊其为“法医学奠基人”.自15世纪初之后,《洗冤集录》就已陆续传入日、法、英、德、俄、荷、美等国,影响巨大,在世界法医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鲁迅咒骂中国的珍宝,这才“算得天下奇事之一”.不仅如此,鲁迅还在其《三闲集皇汉医学》一文中,说1929年的中国被“‘国术’‘国技’‘国花’‘国医’闹得乌烟瘴气”.进而对日本汉医学家汤本求真(1867―1941)撰著的中医著作《皇汉医学》将在中国出版发出不满的感慨,说是“金泽医学专门学校卒业者何止数千人,做西洋医学的也有十几位了,然而我们偏偏刮目于等汤本先生的《皇汉医学》”.在鲁迅的眼中,中医乃“无用陈余之刍狗”.岂止如此,“中医还是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见《呐喊》自序).有中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东汉名医张仲景在刻苦攻读《》、《难经》等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丰富临床经验,总结出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伤寒杂病论》(笔者注:国外最早的医学专著是阿拉伯医学家阿维森纳的《医典》,但该书比《伤寒杂病论》的成书至少要晚数百年).该书不仅一直指导着中国医学家的临床治疗,而且还流传到国外,是全世界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影响深远.然而,在鲁迅看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如与英国的合信氏编写的生理学著作《全体新论》相比,不过是“刍狗”罢了(笔者注:“刍狗”,乃轻贱无用之物也).2006年第1116号的《文汇读书周报》发表了邵建先生的《问疑“国学大师”》一文,文章说鲁迅“对国学痛之入髓”,是“一个在价值上极端反国学的人”.对此,笔者基本上赞同.笔者还要补充的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学家”,还应该是一位养生学家,因为严格来说 ,国学与养生是不可分离的.所以,当年作为科学家的李四光曾劝鲁迅“十年读书十年养气”.鲁迅则负气答道:“书是读过的,不止十年,气也养过的,不到十年,可是读也读不好,养也养不好”(见《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住”》一文).“养”不好的结果是他只活了54岁.曾是其战友的钱玄同则活了53岁,皆未过花甲.比起鲁迅来,钱玄同曾有过自我反省,早在1920年写给胡适的信中说,看到自己在《新青年》时的旧作“惭汗无地”.1927年更说自己数年前的谬论“十之都成忏悔之资料”.1938年元旦,他在写给巴黎求学的儿子钱三强的信中说:“我虽闭门养病,但自幼读孔孟之书 ,自三十岁以后,对于经义略有所窥知,故二十年来教诲后进,专以保存国粹昌明圣教为期,此以前常常向你们弟兄述说者.今虽衰老,不能多所用心,但每日必温习经书一二十页,有时卧病在床,则闭目默诵,此于修养身心最为有益,愿终身行之也.”胡适则说:“我们在思想方面完全是西洋化了,但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见2006年第8期《书屋》――《钱玄同和他的家族》一文)

疑古思潮中的鲁迅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物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在《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一文中,鲁迅冷嘲道:“据舆论说,神妙就在这地方.先前有一个病人,百药无效,待到遇见了什么叶天士先生,只在旧方上加了一味药引:梧桐叶.只一服,便霍然而愈了.‘医者,意也’.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其先百药不投,今以秋气动之,以气感气,所以等.我虽然并不了然,但也十分佩服.”“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云云.需要说明的是,叶天士乃为清代不拘古法,因时制宜的名医,故“虽老于医者莫能测也”.这是为鲁迅父亲治病的绍兴名中医何廉臣不能望其项背的.而所谓“医者,意也”,乃是一个精于医道的大夫要善于理性思维(亦包括“莫能测”的灵性思维),要善于透过现象正确判断人体内五脏六腑的寒、热、虚、实,尔后对症下药.“百病生于气”,是出自《素问举痛论》中的名言.所谓“治风先治脾,治疾先治气”.这说明许多疾病的发生,与气机紊乱、功能活动失调及气虚有密切关系.站在“天人合一”的角度,借得天地之气的药物服之而增元气疗疾病乃古之常法.无奈信西医为科学视中医为迷信的鲁迅不以为然. 但,已故著名老中医林沛湘却深有感慨地说:“《内经》的东西,只要有一句话你悟透了,那你一辈子都吃不完.”(见《思考中医》一书)这来自于临床的经验之谈,岂是鲁迅一个外行的所谓“见鬼”论的!又比如对中国的武术,孙中山则是赞赏与支持的.1919年,上海精武体育会成立10周年时,孙中山亲笔题词:“尚武精神”.孙氏并为精武会建立10周年特刊《精武本纪》撰写序文,给中华尚武精神予以很高的评价.同年,孙山还曾亲自为中华武术会会所题“尚武楼”三字牌匾.反观鲁迅,却对被称为“国术”的武术冷言相向,很是憎恶.在其《热风随感录三十七》中说:“近来有许多人,在那里竭力提倡打拳.记得先前也曾有过一回,但那时提倡的是满清王公大臣,现在却是民国的教育家”云云.不错,作为教育家的蔡元培先生曾在上海爱国女校演说道:“外国的柔软体操可废,而拳术绝不可废”.我们总不能因为某个王公大臣或是沦为汉奸的人,曾提倡过“国术”与“拳术”,就因噎废食,因人废言地闭口不谈“国术”,进而还要废除“拳术”吧!汉奸褚民谊既会太极拳也提倡太极拳,难道因此连太极拳也要取消禁练!在其《热风有无相通》一文中,鲁迅还热讽道:“北方人可怜南方人太文弱,便教给他们许多拳脚:什么‘八卦拳’‘太极拳’,什么‘洪家’‘侠家’,什么‘阴截腿’‘抱桩腿’‘潭腿’‘戳脚’,什么‘新武术’‘旧武术’,什么‘实力尽美尽善之体育’,‘强国保种尽在于斯’.”一个名叫“陈铁生”的广东人,当时就撰文批驳了鲁迅的错误言论,并以自己为例说习练拳术三个月,治愈了自己的“手足半废”之病,“居然饮得、食得、行得,‘拳匪’之赐,真真不少也”.对此情况,鲁迅却在《拳术与“拳匪”》一文中辩解说:“陈先生因拳术医好了老病,所以赞不绝口,照这样说,拳术亦只是医病之术,仍无普及的必要”.鲁迅先生难道不知,拳术除了治病健身外,还有保家卫国的功能和光荣历史抗日名将张自忠曾在其《抗日三字经》中说:“段云清,一等兵,身体健,国术精.遇敌舟,跃身上,一挡三,是猛将.”一首“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之战歌,说明中国武术在现代近战中的威力不可忽视.这也是为什么拥有现代化武器的西方特种兵(包括俄国),仍要练习擒拿格斗的原因.


“拳起于《易》,而理成于医”.在内家拳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中医气功理论,特别是源自于《》的经络学说,更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故有识者说:“凡经络皆有益于拳”.内家拳之所以能治病健身,就在于它具有通经活络的功能.在鲁迅的《随感录三十三》中,将著有《因是子法》一书的蒋维乔(曾任北洋政府教育部参事),讥讽为“一位大官做的卫生哲学,里面说‘吾人初生之一点,实自脐始,故人之根本在脐.等故脐下腹部最为重要,道书所以称之曰丹田’”.毫无修炼实践的鲁迅却认为:“用植物来比人,根须是胃,脐却只是一个蒂,离了便罢,有什么重要”.而令鲁迅感到“尤其可怕是――精神能影响于血液等”.应该说,《因是子法》是一本很好的气功书.该书首先强调“静”是相对的,只有停息心中杂念,才能收到的最初步效应.作者对“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等,运用科学知识予以说明,并融入自身的实践经验,详细描述了作者每个练功阶段的心理与生理变化.书相似度检测绍说:“我自幼多病,身体消瘦骨立.梦遗、头晕、腰酸、目眩、耳鸣、夜间盗汗,种种征象,不一而足,偶然出门,走不到半里路,就脚软乏力,不能举步.到十五六岁时候病象更多,怔忡、心悸、潮热往来.记得十七岁的春天,每天午后身体发热,到明天早晨热退,绵延到十八岁的夏天方愈.当疾病厉害时,也常常请医生诊治服药,然一点效验也没有.家中有一部中医书叫《医方集解》的,它的末了一卷,说及痨病不是方药所能治,必须自己静养,可慢慢的转弱为强.书中引用有道家的‘小周天’方法,教人下手修养,我乃照样学习,果然有效.”蒋氏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修炼,直到晚年,仍始终保持着最佳的身体状态.就这点来说,鲁迅与他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一个未过花甲的人,却要站在西医的立场上去批评养生有道者,难道不显得滑稽吗有言甚好:“知君病后能服药,不若病前能自防.”况且,“忧增愤结、殆有不能堪于怀者,安得不致疾易而卫生难也”.对鲁迅来说,真是如此.现如今,“富贵者,昧养生之理,不问卫生有方;贫穷者,急养身之策,何知保身有道”良可叹也!

鲁迅对“国学”、“国医”、“国术”都是十分憎恶的,用他的话来说则是:“凡有所谓国粹,淌一件不与蛮人的文化()恰合”(《热风随感录四十二》).故“与其崇拜孔丘关羽,还不如崇拜达尔文易卜生”(《热风随感录四十六》).他还明确预言:“佛教和孔教一样,都已经死亡,永不会复活了”(见许寿裳的《亡友鲁迅印象记》).事实如何呢曾听否“医道行,则活人;儒道行,则活天下”.此言不谬也!台湾作家李敖的前妻胡囚梦(现为心灵导师,者有《灵魂永生》一书),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说道:“跟李敖的婚姻,当时的我对他过度崇拜了,其实他也不过是凡人,所以有一个幻灭的感觉.我这个人容易批判,不太宽容,李敖也是这样的人,所以我想把自己先解脱出来.其实,对物质的执著,对感情的执著都要放掉,我们的潜能才会开发.所谓‘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当你在追求的时候,都会消耗气,而你把这些都看透了,安静下来,能量就会慢慢聚拢.打通脉络,头脑才能开发,实际上人的潜力比如直觉力、预知力、洞察力等等都涉及到左右脑的全部开发,所以说身心治疗、气功都跟潜能开发有关联等”可以想见,这些话对鲁迅而言,无疑是不可理解的梦话而已.北京新星出版社于2006年6月出版了《行为糟糕的哲学家》一书.该书用大量事例表明,伟大功业的缔造者,和伟大观点、思想、学说的创立者,有相当一些其实内心狭隘,行为卑琐,只不过历史的宏大叙事和影响深远的社会思潮将那些狭隘、卑琐遮挡了,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历史人物值得景仰的一面.历史人物的传记,描绘光辉者多,揭示弊端者少.该书中光那些名字,如卢梭、尼采、叔本华、罗素、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萨特、福柯等,只要举出一个,就能让人肃然起敬.可是,这些伟大的哲学家并非圣徒,即使他们的深遂智慧让人们折服得五体投地,然而他们的为人处世仍有大量让我们震惊、气愤甚至鄙视的地方.以如鲁迅,何尝不是如此.笔者以为,《行为糟糕的哲学家》一书的出版,可以帮助人们破除对伟人的迷信,也可对那些竭力为尊者讳之人予以当头棒喝.还是马克思说得对:“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跪着”(《神圣的家族》第10页).让我们站起来去认识鲁迅吧!

(责任编辑 大江)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