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的反思

点赞:31177 浏览:1446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市场对翻译人才需求的变化,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显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从翻译需求的多元化和专业化特征出发,剖析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从非外语专业大学生中培养翻译人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关 键 词]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翻译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刘卫东,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梧州学院外语系副教授,广西梧州543002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7―0205―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炙手可热的专职翻译职位已渐渐“失宠”,市场需要的是更加全面的人才,需要的是既懂外语翻译,同时又有着深厚的本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囿于外语专业学生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困扰,单一外语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显现出对市场的不适应.社会对翻译水平和翻译能力的需求使翻译教学不再局限于外语专业,培养翻译人才不再是外语专业的专利.市场需求的变化不仅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也给广大的非外语专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外语翻译教学的现状进行审视与反思,对翻译教学的改革进行深刻思考和探讨.


二、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现状

目前在非外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翻译教学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长期以来一直是英语教学当中的薄弱环节.现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认为“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获取信息,提高听、说、写、译等能力的基础.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始终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由于《大纲》确定了这个目标,大学英语教学无论是教材的编选还是教法的实施,都是围绕着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知识的传授来进行的,精读课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翻译能力的培养显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课程设置来看,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没有翻译教学课程的位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法和各项教学活动的安排都不约而同地受到四、六级考试大纲的支配.虽然近年来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教育部也在极力地为减弱四、六级证书的作用而作出相应的变革,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了外语学习中对翻译的要求,但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不够,尤其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不够,对翻译理论和技巧有规律、有计划、有步骤的传授不够.再者,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使用的教材中完全没有系统全面介绍翻译知识的独立单元,所占篇幅最多的是阅读理解部分,涉及翻译的内容仅局限于每个单元后面的汉译英和英译汉练习,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教材也为数极少,翻译教学缺乏系统性,学生的翻译能力根本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同时,不少外语教师对专业英语的教学认识不足.他们往往混淆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通用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区别,认为英语教学只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从而忽视了对学生专业英语的提高;更不用说对学生进行专业英语翻译的指导了.尽管有些大学为外语专业、经贸专业、管理专业等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但更多的研究还只是局限于英语专业,如“外语+经贸专业”的培养模式.

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的反思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对外语翻译人才要求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现行的教学模式显然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与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翻译教学的忽视和误解是息息相关的.

1.语言能力并不等同于翻译能力

近年来,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和压力与日俱增,四、六级考试通过率越来越高,大学生在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等方面的提高尤为显著.欣慰之余,人们却对他们的翻译能力不免担心.

许多学者认为,语言能力强的人翻译能力自然就强.但Krings等学者的研究却表明,“尽管语言能力是从事翻译工作的必要条件,但仅仅具备这一能力是不足以保证翻译质量的”.翻译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甚强的概念,翻译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翻译理论的学习和翻译技巧的训练,没有一定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单靠提高阅读能力、死记语法规则和扩大词汇量,是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的.现行大学英语教科书上虽然每一单元都提供有翻译练习(主要是汉译英的练习),但大多数的练习都只停留在句型的套换上,片面强调语言的转换而忽略逻辑思维的训练,缺乏从篇章结构上的宏观把握.这样的练习从根本上说不能算是翻译,充其量只能算是句型训练.单靠句子转换式的翻译训练系统性不强,难以让学生认识到翻译的实质,更不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翻译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翻译教学才能实现.”而培养翻译能力不单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谋篇布局能力、文化转换能力等等.翻译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翻译理论和技巧的传授是不可能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一笔带过的,而必须在学生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开设专门的翻译教学课程,按照翻译教学的要求和目的进行训练.

2.通用英语与专业英语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界对通用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之间的区别仍存在着认识不清的情况.不少的英语教师认为,英语只有一种,英语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好英语的基本技能;只要基础英语学好了,专业英语就会迎刃而解.这一错误的观点严重影响了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也阻碍了学生进一步应用英语技能以适应社会工作需要的目标进程,结果造成不少毕业生手握英语四、六级证书,英语成绩也非常优秀,但却连看懂本专业的英语原文资料也觉得非常困难,更不用说翻译了.因为他们所学的都是通用英语,要进行特定行业的英语运用,他们的英语学习还必须拓宽到适用于特定语言场合的专业英语.

一般而言,大学英语所涉及的单词词汇多为一些日常用语,而各个专业的专业英语所涉及的单词词汇则带有非常浓厚的专业色彩,并层出不穷地出现于各种专业文章之中.同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在不同的专业其含义便会有较大的不同.例如,“pencil”一般指“铅笔”,而在光学上却是指“光线锥”、“射束”;在热学上的“colorpencil”指的是“笔型温度计”;“metalpencil”在机械上则是指“焊条”;“pencilrocket”在气象学上指的是“高空气象观测用的小型火箭”等.至于专业英语篇章的翻译,则更是复杂.这是因为,不同的专业,其文体类别有着不同的目的和功能,对语言的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文体,甚至同一文本,本身也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这往往要求译者采用不同
的翻译策略.如果不管什么文体都只遵循一种原则或只采用一种策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足取的.单靠大学英语教科书上的简单句型转换是翻译不出什么好文章的.

3.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少大学英语教师对“翻译教学”这一概念的认识还十分模糊.他们往往认为,现行大学英语教材上每一单元课文后面都有翻译练习,教师参考书以及指导学生学习的参考书上也有帮助对课文理解的参考译文,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也会采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也会要求学生用汉语翻译课文的内容,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上并不缺少翻译练习.的确,这些翻译训练对学生掌握和运用外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这些训练只是外语教学的手段和工具而并非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翻译”而并非“翻译教学”.“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无论是在教学目的还是在教学手段上都截然不同.“翻译教学不是为了掌握语言结构和丰富语言知识,也不是为了提高文体的水平.纯正意义的翻译的目的是要出翻译自身的成果,而教学翻译的目的只是为了考核学员外语学习的成果.”试以课文上的翻译练习为例,这些练习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逻辑上都显示出明显的人为排列和编造,大多数的练习都只停留在句型的套换上,很容易就可看出英语句型的脉胳和特征,缺乏从自然语言篇章结构上的逻辑思维训练,而练习的目的主要是巩固所学的外语词汇和语法结构,其结果并没有使学生的翻译能力获得真正的提高.真正的翻译教学应该是把“翻译作为一门专业来教”.翻译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而语言的能力训练只是为翻译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和铺垫,解决翻译能力中“能”(能够翻译)的基本要求.

四、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可行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翻译的需求已呈现出广度上的多元化和深度上的专业化,传统的文学翻译逐渐退居到十分次要的位置,而原来作为边缘的非文学类翻译已走向中心的主导地位,大量的涉及金融、商贸、医学、机电、化工、电子、计算机、物理、航空、生物技术等诸多领域的繁复资料需要的是既具备本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高素质翻译人才.这恰恰是外语专业学生的一大弱项,而对非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专业知识扎实,对专业材料的理解能力强,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当前有些大学已经意识到这一点,陆续为外语专业、经贸专业、管理专业等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但更多的研究还只是局限于英语专业,如现阶段正在实践或试验的“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方向”等模式,其中更多的是“外语+经贸专业”培养模式的采用.然而,偏僻的专业术语和深奥的专业知识往往会使英语专业的学生望而却步,令他们在翻译过程中举步维艰.再者,如果翻译单单依赖于外语专业的学生,不仅在专业素质上难以胜任,而且在数量上也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形势的变化,市场的需求,再也不是少数的外语学院毕业生能够满足得了的,大量的外文资料无疑需要大批的专业翻译人才,而非外语专业学生数量众多,学科分布广泛,是挖掘和培育翻译人才的重要源泉,如果让他们有机会学习翻译理论知识,让他们接受系统的翻译教学,他们将很容易适应各类翻译工作,且极有可能成为各自领域内的出色译者.同时,经过外语教育界的共同努力,大学新生入学前已具备了相当的英文功底,总体水平在逐年提高.《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3~12年级)》明确规定,高中毕业生要达到“30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的要求.这样一来,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低水平的教学重复完全可以避免,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完全可以缩短,从而使翻译这些应用课程设置得以实施,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加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势在必行的.

五、结语

在我国经济、文化、科技融人国际体系的过程中,我国对外语方面人才的需求必将呈现多元化和专业化趋势,对各种专业人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大量高素质的既熟悉本专业又懂外语、既能阅读本领域的原文资料又能独立翻译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将会炙手可热,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翻译人才将成为我国外语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加强英语翻译训练,继而设置英语翻译课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能,同时掌握专业英语的基本特点和翻译方法,以便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为大学生的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皓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