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就业成本

点赞:5068 浏览:195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又到大学生就业的高峰期,已经持续了多年的就业难问题再次成为争论的沸点,牵动到的各方角色也再次登台亮相.只是今年,在金融危机的煽风点火下,这个问题更加严峻,矛盾也更加尖锐.

一则新闻,成了今年“”一号提案的佐证.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到农村从教供需见面会”上,一位林姓女生闯到正接受媒体采访的教育厅官员面前问道:不是说农村缺教师吗,为什么对我一点机会也不给?这位女生读了5年英语师范专业,英语过了六级,教师资格证也即将拿到,但一上午走了若干个摊位,没有一家愿接收她的简历.

这个戏剧性的场景,极其真实地印证了当下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性.据中国媒体公布的数字,今年中国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有611万,加上去年没有找到工作的100万待业大学生,共有711万大学生要找饭碗.而企业在金融危机下往往紧缩成本,不招人甚至裁员,就业谈何容易?

现实的问题是,这些大学生们必须面对残酷的环境,去寻找每一条他们可以寄望但都暗含着很高成本的途径.

继续教育

金融危机与大规模毕业生的双重压力下,很多大学生选择了考研.山师教育系小周的观点很有代表性:“研究生增加了一个学历,相当于镀了层金,为就业增加了一道保险.况且,研究生毕业的时候,金融危机肯定过去了吧.”

恰好,和此“缓兵之计”暗合,北京政协委员孙狄提出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方案:建立学士后、硕士后的体制,让毕业生在毕业后有两年见习期,留在学校里,从而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题.

与此同时,为解决高校生就业难,华东理工大学、复旦、交大等高校称其MBA仍会面向应届生招生.

反对意见很快就出来了.一些网友也无情地揶揄:学士找不到工作,可以读硕士;硕士再找不到,可以读博士;博士再找不到,可以读博士后;之后还可以读“壮士”、“圣斗士”⋯,⋯,直到“烈士”,那时就没有就业问题了.

大学生就业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很有市场的观点认为,中国大学有了有争议的高等教育产业化行为,为了创收,各校纷纷扩招学生,导致了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难的局面出现.


这要提到汤敏.1998年,这个在亚洲开发银行工作的经济学家和他的夫人左小蕾认为,居民教育投资是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力量,老百姓可能不会去写彩电写汽车,但是让孩子上大学肯定会投入的.于是,他们建议大学大规模扩招拉动内需.此建议引起了重视.

结果,中国高校招生规模坐上了卫星,一路高歌猛进.到2007年,中国大学在校生已达2700万,世界第一.但是,有了“量的爆发”的中国大学教育水平,本身却没有“质的飞跃”,教育内容和专业设置与社会需要有着严重的脱节,酿成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个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此,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在《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中说:近十年的高等教育“大跃进”需要一个“整顿”期.

公务员的铁饭碗

公务员热,是近几年一个鲜明的现象.公务员的稳定、体面和良好的福利,吸引了无数学子们的目光.据统计,近3年,报考公务员的年轻人每年递增20万.跻身行政系统成了他们的集体理想.

3月14日至15日,28118名考生涌入济南市公的考场,竞争546个职位.其情景蔚为壮观.

而在2009年度国家公中,通过审核的报名人数创纪录地超过105万人,而拟招录人数为13500余人.这意味着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已达78:1,远远超过了去年的60:1.令人咂舌的是,甚至出现4723人竞争中残联1个职位的火爆场面.

中国公录用制度是在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实施之后,得以确立和全面推行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转型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公务员在户籍制度、生活条件、工作条件、薪酬水平、自我实现等方面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显得难能可贵.

对于未来国家公务员报考趋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白智立明确表示:“只要巨大的就业压力存在,国家公务员报考热的现象就还会持续.”

千万人同挤独木桥的这种方式是否合适?在今年的“”上,全国人大代表、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对此现象进行了抨击:“现在为什么考公务员这么热?博士、硕士,学外语、学化学的,都在机关里做些收收发发的工作.600万大学生都去考公务员,都吃财政,不创造生产力,这意味着社会的倒退.”

其实,国家已经对此现象进行了调控.上述济南公务员系统的546个职位,有90%是面向基层的.

并且,如今公务员队伍中金字塔型的结构越来越明显,越是高级别的领导越少,即绝大多数都是普通公务员.而这些占绝大多数的普通的公务员,都是兢兢业业干工作的,经常连夜加班,工作强度不亚于企业单位.

公务员也并非一劳永逸.2008年8月,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的《关于印发〈国家公务员局2008年下半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明确表示: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和辞退规定.

上山下乡

观念的问题是不少人拿出来说事的问题.

央视的倪萍和崔永元在全国“”上“斗嘴”,一个说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有问题,应该放下身段;另一个说是社会招人有问题,例如懂四门外语的女生求职宾馆前台怎么写作员也不可得.他们说的各有一定道理.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把就业难归因于精英观念.他说:我不相信中国大学生多了.只要我们不要用精英教育的观念看待大学生就业,就不存在就业问题.农村的教育、卫生、农业现代化怎么写作、城镇化建设,都需要大学生.他还提到他们那代人的经历:我本人当过两年茶叶工人,我们那代大学生杀猪的、的、种田的,多的是.

确实,中国的大学生毕业后,非但没有像中国政府所希望的那样,出现大学毕业生从京津穗等大城市向西部贫困地区流动,恰恰相反,西部大学生毕业后纷纷向京津穗等大城市逆流,“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就是这种心态的真实写照.

政府也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教育部也通过具体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包括大学生志愿怎么写作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等.

但是,大学生“转变”了观念又怎样?

越是艰苦地区、基层,就业的矛盾越突出,在那些地方有的就是有职业,收入也很微薄.要求大学生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去当“困难户”也不现实,这同大学生高考、上大学时的投入相比,回报很不对称.

并且,多年以来,谋生就业靠关系,似乎成了一种社会传统.如今的中年人当年就业,许多人是靠父母“操办”的.现在虽有好转,但却没有完全排除.大学生想到国企做个工人,比如愿意“放下身段”做个公路收费站的员工,容易吗?除了非国家统考不可的职位之外,如果有个有权有势的“毕姥爷”,一个就把他们挡在门外了

大学生的就业成本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他们也想像李嘉诚、王永庆一样自己去创业.但这就遇到两个问题:扶持中小企业的一系列政策仍然存在短板;中国偏重的制造业附加值低而且不需要中高级人才,怎么写作业大发展才能大量吸收知识型人才.创业环境不改变,他们想“自雇”创业谈何容易?

TheEmploymentCostofCollegeStudents

Influencedbythefinancialcrisisthisyear,theproblemsofuniversitygraduateindingemployment,whichhasbeenhottopicormanyyears,hasbeeevenmoresevere.

AtameetingtorecruitteacherortheruralareasheldbyGuangdongEducationDepartment,agirlaskedanofficialwhowereinterviewedbythemedia:“Yousaidthattheruralareasneededteachers,butwhydon’tgivethejuniorcollegestudentsanychances”Thisgirlisafive-yearEnglish-majorgraduateofthenormalspeciality.ShepassedtheCETSixexaminationandwillgettheteachingcertificateverysoon.However,thatwholemorning,noonewantedtoacceptherresume.Theyallwantedbachelordegreestudents.

Thisexampleshowsthedifficultyofthegraduateemployment.Accordingtostatistics,thereare6.11millionuniversitygraduatesthisyear.Addingontheonemillionstudentswhodidn’tfindjobslastyear,7.11millioncollegestudentsneedtofindjobs.

Theemploymentproblemhasbeeasocialproblem.Manyruralfamiliesandordinaryfamiliesintheurbanareashetodisposeofalltheirassetstogivetheirchildrenauniversityeducation.Thefamilieswanttolettheirchildrenearnhighsalaryaftergraduationtoimprovethepoorsituationofthefamilies.However,tenyears’studyturnstheirchildrenintojob-huntingyouth.Thelargegapbetweentheirexpectationandrealityiorehorriblethanthedifficultyoffarmerworkeremployment.

Therealisticproblemisthattheymustfacethecruelenvironmentandfindotherhighcostwaystoachievetheirexpec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