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技术对地缘政治的影响

点赞:18193 浏览:818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交通技术发展在拓展人类生存空间的同时,也对地缘政治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试图说明对交通网络的竞争是当前地缘政治中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随着交通技术的发展,这种交通网络也正在从平面走向立体,其复杂度和重要性都越来越高,对地缘政治下的我国的交通技术发展提出了一点建议.

【关 键 词 】 交通技术,地缘政治,地缘经济

地缘政治将地理因素作为影响和决定政治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在诸多地理因素中,交通技术的变革与进步在跨越了自然的沟壑,进一步拓展人类社会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使地缘政治面对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加复杂的情况.

一、交通技术发展释放出巨大的“空间价值”,拓展了地缘政治的角逐空间

地缘政治理论缘起于“生存空间论”,也决定其核心内容就是对有价值的空间的争夺,交通技术的进步和变革恰恰是“空间价值”不断释放的关键力量.1897年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在其《政治地理学》一书中提出“国家有机体学说”.在发表的“生存空间论”一文中认为:国家就象有机体一样有兴盛、衰亡的过程,国家的兴盛需要有广阔空间.1917年瑞典政治地理学家谢伦接受了拉采尔的思想,首次提出了地缘政治学一词.随后,地缘政治学在海权论之后,相继引入陆权、空权甚至外太空权、信息权等概念,这些概念的提出并被接受,无不与当时科技发展,特别是交通技术的进步和变革释放出巨大的“空间价值”密不可分.

海权论源于1890年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在其《海权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的“制海权”理论,他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为世界强国,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对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对比当时的交通技术,正值蒸汽动力在海洋运输中得到广泛应用,海洋运输的便捷性与可靠性的大大增强,为西方的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源源不断的供给着全球资源.借交通技术的变革,海洋展示出巨大的运输价值和控制世界的意义,海权理论中对主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其经济和战略意义显而易见.

陆权论源于1914年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提出的“大陆心脏说”,在其代表作《历史的地理枢纽》中认为谁控制东欧,谁就能统治亚欧大陆心脏,谁控制亚欧大陆地带,谁就能统治世界岛,主宰世界.

空权论源于二十世纪50年代美国战略学家塞维尔斯基根据北极地区处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空军日益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制空权”的理论.当时,交通技术变革使得喷气式发动机技术走向成熟,喷气机逐渐成为蓝天的主角,飞行和天空的价值,特别是商业价值逐步得到认可,空权日益被地缘政治所看重也就成为必然.

随着交通技术从海洋、陆地走向天空,空间价值在不断释放的同时也越来越复合化,地缘政治随之也从海权、陆权、空权演变成对三维立体空间价值的争夺.如果把信息流动看成交通技术的一部分,随着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的成熟并越来越体现出强大的商业和社会价值,地缘政治也必然会由三维走向四维.网络地缘政治成为地缘政治的新课题.交通技术的变革在拓展人类生存空间的同时,也导致了地缘政治角逐空间的不断扩大.地缘政治的重心也和交通技术变革释放出的“空间价值”的大小密切相关.从经济的角度而言,这种“空间价值”成熟于交通技术的变革带来资源流动的便捷,使得价值能在更大的空间得以转化,商业利益得到空前迸发,引发并推动地缘政治中对“空间价值”巨大角逐.

交通技术对地缘政治的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地缘政治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发展和控制现代交通运输网络成为现代地缘政治的竞争方向之一

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地缘政治总会和强权,和侵占征服联系在一起,而交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恰恰充当了排头兵的作用.15~17世纪殖民帝国在全球的发展,首先是随着西方对东方航线探索的进步.1492年当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西班牙随即展开了对美洲的征服和殖动,在极短的时间内消灭了印第安人在美洲大陆上建立的各个帝国,建立起极其广大的殖民地,西方首次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中获得巨大的收益.当18世纪欧洲与非洲和美洲殖民地之间“大三角贸易”航线被发现后,大西洋取代地中海成为资源流动的必经之路,荷兰、法国、英国等国家陆续兴起,最终,英国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强国.当1930年世界交通网络,特别是欧洲的铁路、公路网络初具规模之后,有为法西斯主义殖民色彩的地缘观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基础,实际上也成为二战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二战后民族国家成为全球国家的主要形态.国家民族化从社会层面强化了国家的地域范围,国家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标识,更融合了相应的民族色彩,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双重标识.生存空间、国家疆域越来越被固定.传统意义上为争夺空间价值而实际武力侵占的做法变得越来越不切实际.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最终导致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并引爆第二次海湾战争.伊拉克不仅没有从战争中取得任何实际利益,而且还使得本国陷入长期的被占领状态而无力自拔.

在理论上,实际占领的意义在二战后也大大削弱,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生产能力,越来越需要全球化的市场来与之配合.控制资源的重要性逐渐被控制市场所取代,地缘政治从关注“生存空间”向关注“发展空间”特别是“经济空间”转变.地缘政治行为从看重从对物和对资源的控制转而关注人的消费价值,武力征服对于资源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并不能帮助提升消费需求并进而控制消费市场,即当地缘经济逐渐成为决定地缘政治行为的考量重点时,诉诸武力在理论和在实际上的都变得意义不大了.特别冷战结束以后,无论是科索沃问题还是朝鲜问题等国际争端的处理上,无一例外选择了经济制裁手段,而经济制裁全部是通过全面或部分的交通封锁来实现.

二次大战后交通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然使得逾越自然天堑和屏障变成轻而易举,从军事意义上增加了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在地缘经济决定地缘政治的今天,疆域的重要性已经远远不如市场的重要性.控制市场的最基本手段就是对交通网络的争夺,围绕交通网络的发展和争夺成为相当地缘政治的主要手段,谁实际拥有并控制了更大、覆盖更广的交通网络,谁的市场空间和发展空间也就更具价值.

三、地缘政治下我国交通技术的发展选择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面临相对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我国的交通技术发展建议以健全国内交通网络为基础,重点发展与东南亚的陆路交通,特别是高速网络的连接,将东南亚纳入地缘化的交通网络之中.在技术选择上,随着产业的升级,加大快速船舶的技术以及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丰富我国在立体交通网络方面的独立性.

1.依托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国内多样化的交通网络.国内交通网络将使得内部经济的运转更为流畅,多样化也能提高网络的健全程度,在加大基础建设投入的基础上,强化运用信息化技术在国内网络的运用.

2.重点加强与东南亚的陆路交通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连接建设.东南亚对我国的地缘意义非常明显,在经济依赖度上也更强,加强对其交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对保障我国的资源安全意义非常重大.

3.重点加强船舶和航空的技术能力.目前,航空技术,特别航空运输技术主要还掌握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手中,从地缘的角度,我国存在发展空间的技术瓶颈.随着我国大飞机计划的上马,航空运输在我国地缘政治中的地位将日益增强.

4.大力发展以航空母舰为代表的大型船舶制造业.单纯从国家安全角度,似乎以航空母舰为代表的大型船舶没有发展的必要,依靠潜艇等水下武器就完全可以实现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目标.从地缘经济的角度,大型船舶的发展不仅仅在军事上,关键是提高海上运输能力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掌握航空母舰等大型水面船舶的制造能力,才能提升我国的海洋运输和范围能力,形成综合的交通运输网络,维护国家的经济发展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