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课教学改革的

点赞:3635 浏览:108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核心课程.近年来,围绕其进行的教学改革正在逐步加强和改进.从概论课教改的背景分析入手,并进一步论述了教改的目的,最后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 键 词 :教学改革;专题教学;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176—02

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及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现实,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应当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主动适应新形势、明确新要求、树立新目标.

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中发[2004]16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的问题,要求“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为此,教社政[2005]5号文件提出了“实现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等要求.围绕这些文件精神,学者们展开了问题式、设计式、讨论式教学法等具体的教学方法研究,但一般比较宽泛、零散、单一,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提升是有疑问的.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明确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社科部教师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规律认识的把握;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形成适应自身条件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更要能够把这种理念和方法贯彻于具体的教学教育活动中,使之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情景、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本门课程着重讲授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坚定在中国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思想政治理课教学改革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高教学水平要求中“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工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教学.多用喜闻乐见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把科学理论讲清楚、说明白.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

(一)内容之创新

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强调实用、新颖,材料选取要符合高校学生的特点.虽然最近几年课程的基本内容变化不大,但是我们每学年都结合新的形势,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更新补充很多新的材料,切实做到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对每章节的重点内容要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讲授,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使其对相关的经典著作和文献进行阅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的掌握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而对于课本上没有讲到的,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也是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强调现实与理论的结合,让同学们从理论的层面真正的认识和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重点施行专题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的理论讲授为主,教师角色定位是:课程管理者、理论输出者、学习监督者,学生学习兴趣并不浓厚,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但是学生在课堂互动上仍是比较被动,学生教学主体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缺乏锻炼机会.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改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变灌输型教学为指导型教学,变说教型教学为学生研讨型教学.教学中,综合运用专题教学法、案例讨论法、社会实践教学、检测期社会实践等教学方式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让平常枯燥的理论课逐渐变成学生喜欢的教学实践活动.值得一提的是网络课堂建设环节.网络课堂除了包含传统的电子教案和课件,视频资料,经典文献选读之外,还可以建立供师生直接交流的bbs论坛和微博等平台,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课程教学内容应当突破教材章节的束缚,以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问题与学生思想实际问题为中心,兼顾理论内容的整体性架构需要,创造性地组织和提炼各具特色的教学内容,不断活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实践性更加突出,实效性更加明显.并在此基础上将教学内容成果化,形成由专题讲授内容和实践课程方案组成的教辅材料.


(三)考核制度的实践化

加强探索考试考核的多种方式,实行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笔试与口试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要坚持“综合考评”原则,不仅重视总结性(结果)评价,而且重视形成性(过程)评价;既注重考察基本的理论知识,更注重考察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考试不仅是体现成绩的手段,探求和掌握知识技能的思路与方法,更应成为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向性措施.

课程考核采取综合记分法,比例为4:6,即平时学习成绩30%与出勤考核占10%,学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的构成包含课堂讨论、社会实践调查以及提交调查报告和ppt,各占10%.期末考试以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题型有单选、多选、辨析及材料分析题.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成绩须分别合格才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核.通过教学改革,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接近学生的实际,使其时代性更强、实效性更大、吸引力更足、感召力更强,为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