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课堂导入其实效性的

点赞:4155 浏览:124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整体教学的“序幕”,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入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槌好了就能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精彩而恰当.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课堂导入;恰当;实效性

一直以来,我们眼中的语文课堂就是把学生当作研究教育的对象,一贯地用传统教育思想与模式的束缚了他们的思想,因此也大大地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知理论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经历着初级到高级的阶段.一节课从开始到结束,最能吸引学生眼球的地方也就是一节课的开端.所以,课堂的有效导入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那么,有效导入的方法又有哪些呢?

教学是一种艺术,导入更是课堂中的艺术.语文课堂的导入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可从文本情节、作品主题、作家背景、文体特色四个角度着手.确定了合适的课堂导入方式,才能更有效地为整体的课堂活动怎么写作.在平时听课活动和教学中我收集并尝试了如下几种导入方法,效果比较明显.

1.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才多思,多思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如何设计第一个问题,能激起学生的疑问和思考很关键,否则,便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这样导入的:

师:美国有家世界着名的杂志《时代周刊》听说过吗?

生:听说过?

师:哦?它是在美国发行的,是英文写的(众笑)它每年都评出一位新闻人物,评出来的肯定是这一年最优秀的人物.评选人物--圣安东尼.威廉斯知道吗?

合理运用课堂导入其实效性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课堂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是正常的,知道是不正常的.(众笑)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知道吗?

课堂一开始,王老师就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步一步将这些带着问号的小脑袋瓜引入他设置的埋伏圈--文本中,激起了他们的疑问和思考,促使他们探幽取胜,主动探索.课堂井井有条,生动而有效.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善于开启,才能让教学效果得到更大提升.所以说这样的“设疑”能起到以石激浪的作用,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2.引用导入,渐入佳境

引用导入法就是用学生已知的知识激起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有一次听一位老师上《回声》,一上课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诗人艾青的这样一首诗,接着问学生:“这首诗揭示了种奇妙的自然现象,有谁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现象?”瞬间即有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回声”老师立即应声答道:“对,就是回声,回声的原理是什么呢?”学生一听,兴趣盎然,完全没有了以往上说明文是的枯燥乏味.

当然,设计引述性导入语,一定要注意对资料的选择.一方面资料要与课文内容有关,这样才能很自然地引入课文,不至于喧宾夺主;另一方面,资料也必须是学生所知道、熟悉的,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运用此法,辞不可不修,话不可不善.此外,说话语调的高低,语速的缓急,都得悉心斟酌.

3.随机导入,水到渠成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我们的教学情境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我们要随机设计适应当时情境的导入语.在许多场合的公开课上,面对第一次接触完全陌生的学生,上课问好后老师们都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对大家说:“初次见面请同学们多多关照,行不行啊?”同学们齐声回答:“行!”于是老师一面致谢一面走下讲台,对第一位同学说:“声音真洪亮,你能说说打算怎么关照我吗?”显然这个问题有点意外,这个学生迟疑了一下,说:“认真听讲.”“很好.”老师马上接过话头说,“我就希望大家在课上专心听,听我讲、听其他同学讲,更要多讲,讲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好不好?”大家齐声答好,气氛热烈,自然将大家带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了.

巧妙的导入可让学生产生情绪波动,甚至会情绪亢奋,这样兴趣盎然的开场氛围中一堂别开生面的好课也就受到青睐了.

总之,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但不论是什么导入方法,唯一的标准是:这种导入是否对整节课的教学是有效的,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有助于让学生获得发展.让学生在教师的有预设性地指引下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人物对话的实践中,感情随着课文情感起伏跌宕,心灵在对话的感召下激越,智慧在对话中开启,能力在阅读中提升.在阅读中感悟和积累,在阅读中内化和延伸;在延伸中反思与创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