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知识:大学角色的知识社会学解释

点赞:5796 浏览:180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按照古典的现代性时代、自由的现代性时代、组织化的现代性时代及后现代性时代的历史分期,分别从大学是什么、大学依赖什么样的知识、大学参与知识的方式是什么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大学作为保存古典知识传播新学的机构,转向知识生产的场所,再到使用知识的培训机构,最后成为规范知识生产的组织的历史演变过程.

关 键 词 :大学:知识;大学角色;知识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6-0052-05

“大学不是某个时代一般社会组织之外的东西,而是在社会组织之内的东西.它不是与世隔绝的东西、历史的东西,尽可能不屈服于某种新压力和影响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时代的表现,并对当时和将来都产生影响.”等研究大学的角色是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大学是现代民族国家认知结构的保护者,大学与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知识社会学认为大学在知识领域代表了一种认识范式,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关于社会与政治秩序方面共识的范例.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知识范式也在发生变化,大学的社会角色也在经历改变.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大学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意味着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无疑,大学为知识的输入、产出、融合、竞争提供了场所和渠道,因此,科尼利厄斯·卡斯特里尔迪斯认为大学是“社会中有想象力的机构”.此外,大学参与知识的方式是什么?舍勒认为,知识的社会学本性是不容置疑的,人们用来获取知识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形式必将受社会结构的共同制约,那么大学在与知识系统发生联系的过程中是如何被制约与反制约的?从知识社会学视角切入,研究大学角色,以期对以上问题有所探究.

一、大学是什么

按照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大学是什么”的命题绝不会有一个轻松的解释.卡尔·曼海姆是知识社会学集大成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推动了现代知识社会学的发展.卡尔·曼海姆认为“知识社会学要分析知识与存在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它要追溯在人类知识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理论形态,因此,知识社会学是在现代思想危机中产生的.”要明确大学角色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现代思想危机中寻找答案.

英国学者杰勒德·德兰迪将现代性思想危机划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古典的现代性时期、自由的现代性时期、组织化的现代性时期以及后现代性时期.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时期,人们对独立于教权、政权之外的知识异常渴望.17世纪以来,伴随着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古典现代性阶段出现了两种知识机构:一种是大学的机构化:另一种是机构外的公共场所——市民社会.

中世纪时期,西方大学逐步建立.它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世俗知识的渴求,另一方面经过了有“黑暗时代”之称的中世纪后,努力保存了古典知识.因此,大学在这一时期扮演了双重角色:新学的生产者和古典知识的保存者.

大学与知识:大学角色的知识社会学解释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18世纪末至19世纪晚期是自由的现代性时期.也是近代民族国家教育领导体制确立的时期,教育的国家化和世俗化成为近代教育的一种趋势,西方各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怎么写作于民族国家的精英人才成为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19世纪,随着现代大学的兴起,大学在建立民族文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约翰·亨利·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论述了理念大学的理想,认为大学是一个在教学和科研中追求普遍知识的地方,传统的人文科学知识成为大学知识的合法化象征.“知识即目的”使大学扮演了知识生产者的角色.

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自由的现代性制度走向衰落,马克思·韦伯率先对“知识即目的”的观念进行批判,他认为学术与政治是不相容的,学术要求一种伟大的智力牺牲去承认科学而不能为宗教提供一个替代品.一个怎么写作于民族国家利益的大学开始转变为一个充满了价值观念的大学.作为一个现代性的教育机构,大学正在遭遇着对其现代性的批判.20世纪.自由的现代性开始走向组织化的现代性时代.大学不再是社会中边缘化的机构,而是已经被纳入工业社会中,这一时期,很多研究型大学纷纷兴起,培养精英的大学开始走向大众化.知识被认为更具有性,因为知识的运用者越来越多地被卷入到知识的生产中,这时的大学显然已经不能成为知识唯一生产场所.大学作为知识堡垒的地位正走向衰落,大学成为知识的使用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性取代了组织化的现代性.大学开始超越民族国家的限制,消减在大学中的影响,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一种超越,更加强调知识的多元与异质性,在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知识已经失去了解放的承诺,不再是形而上的抽象概念,也与它的元叙事毫不相干,信息作为知识存在的新形式,完全颠覆了大学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大学不再拥有自治的空间,知识的去合法化使大学也不再拥有对知识的权威.现代大学制度的最伟大之处莫过于为不同知识的交流提供了固定的场所,这种交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大学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其二是不同科学之间的交流;其三是大学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不难看出,大学在后现代的语境下实际上是扮演了一个知识交互平台的角色.

由此可见,在知识社会学的视野下,知识、文化与社会三者之间有着一种隐性的联系,作为大学制度的知识与文化的认知、社会的实践和制度的结构之间紧密相连.伴随着现代性的历史危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知识模式在发生着改变,与此同时,大学在知识社会中的角色也相继发生变化.


二、大学依赖什么样的知识

马克思·舍勒在知识社会学的形式问题论述中,提出要将知识的基本类型进行分类,他将人为的世界观的知识类型分为七类:(1)作为宗教知识、形而上学知识、自然知识和历史知识的未曾分化的初步形式的深化和传奇;(2)隐含在自然语言之中的知识;(3)以各种各样的固定层次表现出来的宗教知识;(4)神秘知识的各种基本形式;(5)哲学——形而上学知识;(6)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实证知识以及人文学科;(7)技术知识.舍勒认为每一种知识都有它的独特,被人们用语言和风格系统地表述.舍勒对知识的分类,启发我们研究大学与知识之间关系.大学作为一个教育机构,从知识的选择、知识的生产、知识的传播、知识的使用等方面与知识发生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大学依赖什么样的知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是不同的. 在古典的现代性时代,大学并不是生产知识的中心,很多知识都形成于学院之外,这些知识生产者大多是作家、自由流动的知识分子、贵族及牧师.很多学者将中世纪早期称为“千年黑暗”,璀璨的希腊文明被埋没于历史的尘埃,使得理智方面的探索不得不花费几个世纪的精力去重新发现古典文化.然而直到20世纪20年代,人们才打破这一观点,认为中世纪大学的建立,虽然不是近代意义上的大学,但是它在保存希腊罗马文化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时期,大学主要依赖两方面的知识:一是经验方法的兴起;二是现写作技巧性主义的兴起,成为非教条的经验主义的缩影.归纳实验科学的本质是只有那些经实验证明的知识才被视为知识,而理性主义也认为知识最可靠的方式来源于心智的确定性.

在自由的现代性时代,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主要培养国家精英,一批新人文主义的大学纷纷建立.新人文主义像一面旗帜,一方面大学对真理仍心存幻想;另一方面自然神学理论在大学中有重大的影响.新人文主义大学,如德国的洪堡大学就是以知识自治为基础的,强调对理性的批判.毫无疑问,在自南的现代性社会,新人文主义知识是大学依赖的知识.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萨特所言,“为了防止科学主义的出现,我们必须准备一种新的文化,第一个审慎地建立在科学、在人性化的科学的之上的文化,即新人文主义.”新人文主义知识也就是在科学理性之上的,用人文精神来统领的科学,最终使得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相互融合、协调统一.

组织化的现代性时代,从根本上动摇了自由的现代性时代的理想.自然神学知识开始消失,逻辑实证主义和公正的探究变得强大.新的知识模式更要求剥离知识的事实和价值.一种专门化、以学科为基础的知识体系形成了.20世纪是一个强调专业化、职业化的时代,新人文科学知识开始受到研究型大学学科知识的挑战.大学作为一种职业养成的机构,将学科知识固化成了一种认知模式,也作为一种培养模式为以后大学的发展奠定了范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后现代思潮中,旧有的学科化、制度化的知识模式开始被颠覆了,后现代本身是一种反传统、反体系、反中心的思维模式,知识开始向语言学转向,强调一种多元化、异质性的知识.在全球化和技术理性为先导的时代,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知识呈现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电子大学的出现,从本质上说不是一种新大学,而是一种大学的新的存在方式.知识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的式微,是历史的必然,然而,信息知识的出现显然克服了制度化知识的危机,带来了知识领域的全面革新.

因此,从知识社会学角度研究大学知识的建构,不仅要研究大学中的知识系统构成本身,更重要的是分析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建构的,如何合法化的.如今,学术知识的生产已经和利:会权力、利益体制相互交缠,学术体制内容的组织,关于知识的发展和开拓的规划都将受学科门类偏见的限制,并反映这些学科门类偏见背后的权力和利益关系.大学作为知识的堡垒,对知识拥有权威,那么在这种权力的支配下,非合法化的知识是如何被排除在大学之外的,知识社会学更加侧重对知识背后的权力、价值和意识形态的思考,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什么样的合法化的知识被大学选择使用的过程.

三、大学参与知识的方式是什么

依据兹纳涅茨基角色分类理论,角色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特别是在依赖同一知识系统的情况下,只要参与方式不同,角色的类型、功能就不同.参与知识的方式是大学角色转变的基本途径.由此可见,大学参与知识方式的改变将导致大学角色的转型,这也伴随着大学的历史发展而不断推进.那么大学如何参与知识模式的转型呢?如何改变参与知识的方式呢?

在古典的现代性时代,知识模式是一种革命的、解放的,知识成为一种可以直接获取的东西,而不是为某些机构独有.中世纪建立了历史上最早的大学,17世纪中期依赖政府和皇室的研究机构的大学也纷纷建立,虽然这些大学没有近代大学相对完善的制度,但是.它们在传播文化、提高人们的知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早期大学一般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几乎与社会隔绝.中世纪大学是在经院哲学的发展、阿拉伯文化的传入、城市经济的发展、学者游学传统的背景下产生的,主要是为了传播异域文化和世俗文化,发展经院哲学.因此,大学参与知识的主要方式是传播和保存.

在自由的现代性时代,大学一方面与启蒙运动相联系,传播着启蒙思想,另一方面,又将大学建立在纽曼的自由教育的理念之上.纽曼以人文主义者身份,提出大学要传授“普遍知识”,主张将教学与科研分离,认为大学的存在既不是使人变得有学位,也不是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更无法使人变得神圣和高尚,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做准备.自由教育是一种自由、公平、冷静、克制和智慧的终生思维习惯,目的是为了锻炼人的心智.由此可见,知识本身就是大学存在的理由.因此,大学就是重复生产知识的场所,大学参与知识的方式也就是知识生产,提供知识的工具化模式.

在组织化的现代性时代,为知识而知识的目的无法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大学知识社会生产的工具.如果说,在自由的现代性时代,大学还可以利用传统上对知识的需求为自己存在的合理性辩护,那么,在组织化的现代性社会.催生了一种新的知识模式:在学科范围内的、受专家控制的知识.随着新文化形式的产生,大学对社会做出了越来越多的反应,“证书社会”的要求,使得职业培训变得异常重要,而大学则充当了证书的鉴定机构.知识的实用性价值在社会中的作用无限放大,此时,大学参与知识的方式已然转变为知识使用.

在后现代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蓬勃发展,随着反主流文化的兴起,知识成了大众的声音,20世纪80年代之后,大学开始超越民族国家的限制,建立了一种大学、工业、国家的新型三角契约.大学已开始投入了市场的怀抱.知识作为一种学术资本主义完全以市场和利益为导向,知识的道德性遭受质疑,知识也不再分高低贵贱,大学也不再非得维护传播民族文化和传统,因为民族国家已经不是大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场所,大学从企业中找到了依赖的对象.大学参与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自身也像一个“企业”,监督并规范知识商品的生产. 大学与知识之间的关联似乎若即若离,但是总有割不断的联系.知识社会学关注大学在参与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本身的发展和创新有联系,总是离不开国家、工业、大学这种新型的三角契约的影响.与其说大学在参与知识的建构,倒不如说知识也在参与大学的建构和发展.行动者和互动的他人都在共同分享这个世界.

结语

知识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学本身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学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研究的结果.1924年,舍勒在《知识社会学的尝试》一书中首先使用了“知识社会学”,并赋予“知识”丰富的内涵,包括思想、意识形态、法学观念、观念、哲学、艺术、科学和技术等观念,因此,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思想、意识形态与社会群体、文化制度、历史情境、时代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等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也就是研究社会文化如何影响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产生与发展.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大学的角色,自然要将大学与知识、社会联系起来.大学的角色在历史的发展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现代性思想的危机中,我们找寻到大学角色的变化,在古典的现代性时期,大学一方面是新学的生产者,同时也是古典知识的保存者;在自由的现代性时代,“知识即目的”的思想使得大学扮演了单一的知识生产者角色;在组织化的现代性时代里,自由的现代性制度走向没落,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学科知识浸润了现代大学,现代大学逐渐摒弃了知识生产者的角色开始成为知识的使用者;在后现代的思潮下,知识以信息的方式呈现,从而彻底革新了知识领域的面貌,电子大学的出现使得大学就像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在展示了大学是什么这个元命题后,大学在完成这些角色的时候是依赖何种知识,从古典知识到新人文主义知识再到学科化的职业知识以及新型的信息知识,在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大学知识分类不仅要探讨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更要探讨知识背后蕴藏的权力、价值和意识形态.大学与知识之间是存在互动关系的,大学是如何参与到知识系统中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所不同:传播、保存:知识生产;知识使用;规范知识生产.在当今的知识社会中,大学更应该像一个交流的场所,并担负起沟通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恢复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构建大学与社会、国家之间的新型关系的历史使命.总之,将大学角色的研究置于知识社会学的视野下进行考察,能够得出很多新的理论维度,这是一个崭新的学术视角,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深入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