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之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

点赞:24842 浏览:1092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隐性课程理论几乎适应于所有的课程.S.阿霍拉将隐性课程理论划分为四个期望维度:手段教育、技能教育、专业教育和兴趣教育.具体到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这四个需求期望分别表现为提高大学英语口语能力的四个需求条件:网络平台技术的熟练使用、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自身专业英语口语的重视和挖掘英语口语学习的乐趣.

关 键 词 :隐性课程;期望维度;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1-0018-03

被称之为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内隐课程、隐形课程和无形课程等的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 年在其著作《教室生活》中首次提

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引入中国, 并随之成为关注的热点.对隐性课程的表述,有的学者从课程内部出发,如唐晓杰认为它是“正规课程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价值、态度、信仰等非学术性的学识”[1];有的学者强调课程的外部因素的作用,如郑金洲、靳玉乐认为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景中非公开的学生无意识地获得的经

隐性课程之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程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验”[2];班华认为隐性课程是指“间接的、内隐地,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地、非特定心里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3].可以说,隐性课程是泛指未被列入正式的课程计划, 却在学校教育活动和教育结果中发挥作用且必不可少的一些教育影响因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式的、固定的定义.虽然隐性课程已经在中国教育界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它的定义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统一,而是越来越富有争议.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诸如中国所特有的教育体制、国外隐性课程理论的研究等,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变革,教育理论随之也在不断地变化,隐性课程理论也是如此.其中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技术改革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网络平台的全方位投入与普及.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的主要核心内容就是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建立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新模式.其实,我国大学英语界多媒体教学的推广更早,1999 年开始进行[4].到现在为止,已经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实践证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明显要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而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网络平台在口语教学改革模式力度很大,隐性课程理论发挥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隐性课程理论重视那些隐藏在显性课程之下却又对教育发挥影响作用的因素.更重要的是,隐性课程理论还提出了对显性课程的期望,这些期望一直是以“隐身”状态存在的,因此,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S.阿霍拉(S.Ahola)是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他将隐性课程理论分为四个期望维度,分别是:手段教育期望(learning to learn);技能教育期望(learning to profession);专业教育期望(learning to be expert)和兴趣教育期望(learning to game)[5].这四个期望维度具体到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分别隐示着提高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能力最需要的四个需求条件,即体现为网络平台技术的熟练使用;实际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自身专业英语口语的重视和挖掘英语口语学习的乐趣.

一、手段教育的期望:网络平台技术的熟练使用

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网络平台的使用方法.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是当今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趋势,主要体现为“课堂面授辅导+网络自主学习+口语学习效果测试”的大学英语口语立体式教学新模式.可见,该模式主要分为三块,教师面授的课堂教学模块, 主要是口语延伸实践活动和检验自主学习的内容;课内网络自主上机学习模块,主要是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和自身口语的需求通过独立的网络操作来完成学习过程;检验自主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教师面测口语和各种在线考试和期中、期末考试来完成等.这一模式将传统的“课本+粉笔+黑板”的模式整合为“电脑+网络+课本”的“交互式、个性化”模式.英语口语课堂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而是在多媒体教室采用学习软件和自制课件, 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教学资源, 信息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设置合理的教学结构, 最大程度地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网络平台之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有两点原因.

原因之一是无论网络环境中的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主体如何变化,网络平台始终都是他们角色变幻的必备设备.例如,在第一个模块“课堂面授辅导”中,教师是讲述者,学生是聆听者;第二个模块“网络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第三个模块“口语学习效果测试”中的教师是测试者,而学生是被测试者.在一堂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口语课程中,学生和教师的身份在不断地变幻,但无论是哪种身份,网络平台的数量掌握都是其变化的前提条件.原因之二是该课程几乎所有的内容都需要通过网络技术的传播来完成.在第一个模块中,教师需要依托网络平台上的口语资料来进行口语技巧和内容的讲解;在第二个模块中,学生需要依托网络平台完成口语学习;在第三个模块中,口语测试也要通过网络平台来完成.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平台之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2010年,姜毓锋提出了建构“学生―教师―互联网”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以提升学生的言语理解和输出表达能力[6],把网络平台提高到与学生和教师同等的地位.可见随着教学新技术的普及,网络平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隐性课程理论关注的内容是在学校教育活动和教育结果中发挥作用且必不可少的一些教育影响因素.网络平台的灵活使用是隐性课程理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一项重要要求.它虽然不是英语口语教学的重点,但却是整个英语口语学习的基础,随着技术的更新,现代的网络口语软件可谓丰富多彩.以《新视野》教材所配套的口语网络平台来看,所涉及的联系形式多达10多种,每种操作各异,训练学生口语能力的不同方面.因此,如果要最大程度地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网络平台的熟练操作和使用都意义重大. 二、技能教育的期望:实际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

这是指S. 阿霍拉所表达的隐性课程的“技能教育”的需求维度.“技能”即实际操作.也就是说,课程的最终学习目的是为了实际运用.就大学英语口语的实际应用来看,目前,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的日益增强,国际交往也越来越密切,英语就其通用地域之广、影响之大在全球所有的语种中可谓独领.英语口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对外交流、商业交往及社会生活的各项领域中的作用日益重大,现代语言的口语优先地位越来越明显[7].大学英语口语学习在大学生的求学生涯中处于一个转折点的位置.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在完成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涯后会走向社会,参加工作.这也注定了大学教育与初高中教育的不同,它注重同社会的实践联系.因此,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以期达到教育部所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对口语的教学要求, 即学生能够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 较好地掌握会话策略, 能够基本表达个人的意见、情感、观点等, 能够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由等, 表达思想清楚, 语音、语调基本准确.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如何达到这种隐含课程所需的要求,首先,学生要充分认识到交际实践对于该课程的重要作用.这种意识非常重要,因为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信念会影响他们使用特定的策略[8].其次,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口语实践中交际策略的重要性,为什么使用这些策略以及何时何地恰当使用,进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交际策略在英语学习,尤其是口语表达中的重要性,以及交际策略与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等.第三,教师要在口语教学中通过模拟实践中的英语交际过程来强化训练.教师通过将真实、自然的交际情景引入课堂,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通过网络平台的便利条件采用真实且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语言材料,为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能力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课堂练习成为真实的、有意义的交际活动.

三、专业教育的期望:自身专业英语口语的重视

如果说S. 阿霍拉(S.Ahola)的技能教育的需求表现为学生能够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 较好地掌握会话策略, 能够基本表达个人的意见、情感、观点等, 能够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由等, 表达思想清楚, 语音、语调基本准确.这是基本的交流条件.但大学英语的授课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的专业领域.因此,就目前全球化的发展来看,如果只是局限于单纯的毕业后能够胜任对话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阿霍拉在隐性课程理论的技能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专业教育的需求,即每门课程都需要以培养掌握该课程的专业人才为目的,在技能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专业特长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仅应当满足与能够掌握把英语作为对话交流的工具,且应当在此基础之上,学习更多的英语知识,在以后的就业中不可避免地会用到自己的专业英语.这是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政治交流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中国作为世界重大事件的参与者,掌握好这门语言,对在对外活动中,为本国获得更大的利益与贸易伙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对于英语学习十分重视,通过各种途径确保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付出,并且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就业理想,离不开自己在英语学习上的纵深发展.

具体来讲,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为学生创造实际的情境,让教室变为聊天室、辩论室、表演室、采访室.只有在这些非正式的氛围中,学生感受不到练习口语的压力,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练习活动,并且展示自己的英语口语.创造逼真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也为学生的口语练习创造了机会.

四、兴趣教育的期望:挖掘英语口语学习的乐趣

兴趣是影响外语学习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不仅是外语学习的原动力, 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种持续的驱动力[9].学习效果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弱.拥有强烈的学习兴趣的学生能够弥补学习者语言能力以及学习条件的不足.因此,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研究包括学习兴趣在内的学习因素, 并在理论或应用层面上取得了成果, 对提升教学质量大有助益.阿霍拉提出的隐形课程需求维度的第四个方面为兴趣教育.在他看来,所有教育的成功与否隐藏在一个评判标准之下,即受教育者对该门课程的兴趣是否被真正的激发出来,而不是通过受教育者在这门课程所获得的考试成绩的高低来判断.他的这一需求维度体现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就是要真正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

具体来讲,阿霍拉的隐形课程需求维度反映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必须从交际的情境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巧妙生动的语境设置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在轻松活泼、真实可信的语境中操练语言并且自主地学习,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质量.这是英语口语教学真正成功的重要体现.

随着世界交流日益紧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出既有专业技术技能,又有理论基础的高素质人才.对英语学科的教学而言,就是要重视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只有提高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学生才会竞争激烈中游刃有余,有利于将来的发展.

为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以及交际能力, 开设非英语专业口语课势在必行.随着网络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也离不开网络平台的支持.隐性课程理论几乎适应于所有的课程,包括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隐性课程理论重视那些隐藏在显性课程之下却又对教育发挥影响作用的因素,这一方面已被国内外学者所验证.的确,关注这些“隐身”的理论对课程改革意义重大.但更重要的是,隐性课程理论提出了对显性课程的期望,这些期望一直以来也是以“隐身”状态存在的,关于这一点国内学者研究得不多.具体到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中, 阿霍拉将隐性课程理论划分为四个期望维度:手段教育;技能教育;专业教育和兴趣教育,这些适用于所有课程的潜在期望.具体到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这四个需求期望分别表现为提高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能力最需要的四个需求条件,即网络平台技术的熟练使用;实际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自身专业英语口语的重视和挖掘英语口语学习的乐趣.

口语表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学生运用英语和他人沟通的能力.过去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尽如人意, 其主要原因在于应试教学对口语的忽视, 教学条件落后造成的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随着网络平台的普及,它与大学英语口语课程相互结合,依托于隐性课程中“期望维度”理论,将会在此教学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群.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交际策略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报,2010,(2).

[8]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6.

[9]李昆.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研究[J].现代外语,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