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切《男孩》的翻译问题

点赞:4218 浏览:1371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文学大家的形象,尤其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遮蔽了库切其他身份的荣辉.其实,库切还有其他很多流光溢彩的身份:他现在身体力行素食信念,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动物保护主义者;他经常研修前沿语言学,是一个资深语言学学者;他不断撰写长长短短的文评,是一个见识独到的文学批评家;他还精通多门语言,爱谈翻译、做翻译,是一个翻译家;而且,他还曾为IBM工作,是一个工程师.一句话,他是一个跨界多面人.

作为翻译家,与其说库切深知译事的艰难,不如说他对翻译的精微和风险深有体味.仅举一例.他写的“翻译卡夫卡”(见《异乡人的国度》)一文,点评了卡夫卡作品的重要英文译本.文中,除了就一些内涵丰富、寓意精微的“译点”详细分析之外,库切还总结了缪尔夫妇及哈曼译本中出现的诸多不足或错误,像用词过于口语化、术语选择的语境不对、过度翻译、机械地按词序翻译、错译等问题,同时还分析了导致这些失误的原因:比如所据底本本身的问题,卡夫卡行文本身的含混,文化背景的差异,译者的语言能力、文学修养等.正因为有库切熟稔翻译这一背景,才会有文敏在其译作《内陆深处》的后记中提到的情形:库切对自己作品的不同译本都有点评,他“一字不提译者的辛苦劳动,却毫不留情地批评了几个译本的错谬之处”.

作为译者,文敏对翻译的艰难深有体味.所以,看到库切给别的译本挑错时,虽然一开始她“憋不住地笑了,但是旋即就闭嘴了”,并感叹说翻译这一行出错的概率很大,“尤其是面对库切的作品”时.

那么,文敏翻译库切的《男孩》(Boyhood: Scenes from Provincial Life, a memoir)时,[1]有没有纰漏呢?

我们先看三个内容“简单”的案例.

《男孩》的文字,大都平实、简洁,读起来似乎也多明了、易懂.比如下面这段内容:没有生僻的字眼,没有复杂的结构,很容易令人得出其“简单易懂”的印象:

His father likes the Italians (their heart was not in the fight, he says: all they wanted to do was surrender and go back home) but hates the Germans. He tells the story of a German shot while he was sitting on the privy. Sometimes, in the story, it was he who shot the German, sometimes one of his friends; but in none of the versions does he show any pity, only amusement at the German' s confusion as he tried to raise his hands and pull up his pants at the same time. P.41

中译:父亲喜欢意大利人(意大利人心思不在打仗上边,他说:他们只想缴械回家),却厌憎德国人.他说起,自己坐在厕所里的时候还遭遇过德国人的击.在他的故事里,有时又成了他朝德国人开,有时开的则是他的战友;但这些描述丝毫没有狼狈不堪的意味,倒是挺搞笑,他想一边举起双手,一边提上裤子,那德国人竟给弄迷糊了.(46页)

试译:他的父亲喜欢意大利人(他们的心思不在打仗上,他说:他们只想投降然后回家)但讨厌德国人.他讲了个德国人上厕所时挨子儿的故事.故事里,有时候是他开打的德国人,有时候是他战友打的;但不管是哪种情形,在讲到这个德国人手忙脚乱地即想举手示降又想提裤子遮丑时,他都没有流露出一丝同情,而只有揶揄的神情.

分析:显然,现有的中译,将这段话的两个“他”:作为德国人的“他”和作为他父亲的“他”,弄混了.蹲厕所挨子、又举手又提裤子的是身为德国士兵的“他”,而不是作为他父亲的“他”.因为搞混了二者的关系,后面翻译中,将pity误解为“狼狈不堪”,也就不足为怪了.至于误会的原因,我想大概是译者在理解或翻译时,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生僻或复杂的东西而容易掉以轻心.

这第一个案例告诉我们,一定要小心对待库切的简单,否则,容易像上面那样因掉以轻心而搞错关系,也容易将库切的简单简化为简陋,因而无法传达那些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对作品核心内容有点睛之妙的“译点”,也难以凸显库切“芥子藏须弥”的匠心,就像下面的两个案例一样:

All the houses on the estate are new and identical. P.1

中译:此地所有的房子都一色儿新.(1页)

试译:这个小区内的房子都是新的,且建得一模一样.Only once does he catch a glimpse of her on her bicycle. P.3

中译:他只是瞥了一眼她骑行的身影.(4页)

试译:她骑自行车的情形,他只见过一次,而且还是短短一瞥.

分析:库切行事克制,性格内敛,常被人看成是不喜言辞的“隐士”,是“世上作为隐遁的作家之一(one of the world' s most reclusive writers)”.他在《夏日时光》中也形容自己(或者说John Coetzee)是“社交无能,自我压抑(socially inept.Repressed)”.他两次获布克奖,两次回避授奖仪式,以至于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出现,还是不出现”都成了一个读者热议的话题,其关注度甚至超过了他获奖本身;今年4月份在北京举行的莫言、库切双雄会上,库切的发言和表现被冠以“默言”的雅号,让众粉丝遭遇预料中的愕然.但库切的内敛,是惯于内省,而不是内向;他不喜言辞,绝不是不善言辞.相反,他惯于、善于通过写作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他虽然性格内敛,但创作活跃.库切这种看似“矛盾”的特点,在其创作上也有具体而微的表现,那就是词句清通,但文意深幽.一个简单的词句,往往蕴涵着或丰富或曲折的内容.文敏翻译库切时,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她满怀犹疑地问道:“库切作品的翻译工作是否适合女性译者?”虽然库切的作品“笔致细腻、情感曲折、意象丰富,好像应该是女性译者的活儿,可是其作品中同样充满着理性和思辨意味等使得闲言碎语不经意间变得十分有力了”.她翻译的《男孩》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需要读者、译者留心体味,揣摩其简单表达中隐藏的意义,并在翻译时传达出其力度或细微之处.上述两例,就是如此. 第一句话的中译,将“identical”和“new”统一处理,翻译成了“一色儿”“新”.如此翻译,和试译的句子相比,的确简练,但含义也因而变得简单,难以体现原文中“identical”的用意.Identical一词有“相同的”基本含义.库切此处用这个词,有借固态的建筑特征,或者说生活的物理空间,暗示当时的社会特点,也即阿非利堪人的生活、思想、文化等抽象空间的用意:就如同这些匣子似的房间一样,他们精神世界的空间,也出奇相似、牢不可破.这给整部作品定下了基调.有了这个空间上的背景,当我们看到小库切这样说自己时:

Though his surname is Afrikaans, though his father is more Afrikaans than English, 等 he could not pass for a moment as an Afrikaner. P.124.

中译:虽说他名字上是阿非利堪人的姓氏;虽然他父亲身上阿非利堪人的血脉更多于英国人的血脉等但他一刻也不认为自己就是个阿非利堪人.(145页)

试译:虽然他的姓氏是阿非利堪人的姓氏,而且他父亲的阿非利堪范儿远比英国范儿突出,等他还是无法作为阿非利堪人在世界上生活哪怕一分钟.

(小库切的父亲是纯粹的阿非利堪人,身上没有一点英国人的血统,因此也就无法和阿非利堪人血统论多说少了.但小库切的父亲,也包括他母亲,的确在学习英国式的生活:说英语、读英国文学、听英国广播、赞扬英国士兵,具有明显的英国范儿.但小库切仍然觉得,他父亲是个可疑的英国文明爱好者,父亲的阿非利堪人气质要大大地强过英国人气质.)

我们把这句话放在“房子”的背景之下,就很容易体味到他立志要做“异端”、背叛自己族群、祖国时的苦闷;再把母亲骑自行车的案例同“房子”结合,其背后隐藏的有关他母亲的苦涩,也就更明朗了:因为周围环境的死板,她渴望自己有一匹骏马,哪怕是一辆自行车,能让自己冲破那个匣子一样的房子.但是,他的母亲虽有逃跑的渴望,并有坚强的意志将渴望付诸行动,但真正让她付诸实践的机会肯定微乎其微,更别提成功的可能性了――因为不管她到哪里,都会是一样的小区、一样的房子.第二句中,库切将only once提到句首,其用意恐怕也正在此.现在的中译“只是瞥了一眼”很难传达这种意味,并且容易引起“小库切对母亲骑车这件事情并不关注”的误会.在第一章的结尾,正好证实了我们的猜想:库切就蜻蜓点水般地告诉我们说,没多久,他母亲的自行车忽然消失不见了.

以上两例的中译算不上错误翻译,但多少似乎有简化作品力度和内涵的遗憾.

除了以上一类的遗憾,《男孩》的翻译还有其他类型的一些不足.下面笔者将按照涉及的话题,择其要者就现有的中译分类讨论一下,并借机向诸位“切丝”请教《男孩》的内涵.

先选一段库切有关他家“生态结构”,或者说“权力”关系的一段内容:

As long as he can remember he has had a sense of himself as prince of the house, and his mother as his dubious promoter and anxious protectoranxious, dubious because, he knows, a child is not meant to rule the roost. If there is anyone to be jealous of, it is not his father but his younger brother. For his mother promotes his brother too等 P.12

中译:就他所能记起来的往事来说,感觉中自己向来是家里的王子,母亲是一个靠不住的怂恿者,也是焦躁不安的保护神――为什么靠不住,为什么焦躁不安,他完全明白,毕竟一个孩子不会想要在家里称王.如果有谁嫉妒他,不会是他父亲,而是他的弟弟.因为母亲也在怂恿他的弟弟等(13页)

试译:从他记事起,他就感觉自己是家里的王子,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个犹疑的助威者、焦虑的保护人.母亲犹豫、焦虑的原因,他也知道:小孩子命定不该是一家之主.如果说有人让他感到嫉妒的话,这个人并不是他的父亲,而是他的弟弟,因为他母亲也给他弟弟摇旗呐喊等

分析:这段话非常重要.准确理解、传达了这段内容,读者就能准确理解小库切认知中的自我形象、家庭生态,也有助于读者理解小库切自己及他的家庭同整个社会之间的矛盾.但现有的中译,在处理这段话时,有两个值得商榷之处.

第一处是“a child is not meant to rule the roost”.现译将之译成了“毕竟,一个孩子不会想要在家里称王”.这句话,折射的是小库切的矛盾心态:一方面,小库切表示自己向往“正常家庭”(normal household),也就是想向上文(所引内容同一章节的第一段)中说到的“父亲是一家之首等妻、子生活在他的统领之下”一类的家庭靠拢.故此,觉得“小孩充大王”――要知道,“prince”除了“王子”含义,还有“(小国)国王”的意思!――不符合“”常规.但是,社会上那些普通(或者说“正常”的)阿非利堪人的家庭文化,皆可说是男权主义文化.而从库切对阿非利堪学生、教师等社会成员行为的描述来看,阿非利堪人的男权主义,几乎等同于简单粗鲁、暴力威胁.而暴力以及对个体自由、隐私的侵犯,正是库切极其反对的.所以,想要靠拢“正常”家庭的同时,小库切又极力排斥自己的父亲,甚至母亲(有时过度的保护).如此,处于矛盾中的小库切,就有了“小孩子可不该是一家之主”的说法.但问题是,“该不该”是一回事儿,而“想不想”“是不是”则是另外两回事.否则,也就不会有个体与社会规则之间的冲突、悲剧了.具体到小库切的家庭地位/身份来说,情况也正是这样:虽然他知道小孩子不该充大王,可事实是:他在家就是一个怒气冲冲的暴君!(At home he is an irascible despot等 P.13) 第二处是“If there is anyone to be jealous of, it is not his father but his younger brother”.中译将嫉妒行为的主体和对象颠倒了.这句话,关系到小库切家中“权力结构”和三个男性的地位问题.按照库切的叙述,他家的生态关系是:一、同他两个姨母家一样,都是女性/母亲占据着家庭核心的地位;二、男性地位的高低依次是小库切最高、弟弟次之、父亲处于末位,或者说没有地位(P.38).这一点,也可从下面一段内容看出:


He will not fet the day two years ago when his mother for the one and only time let his father loose on him, like a dog from a chain ('I' ve reached the limit, I can' t stand it any more!'), and his father' s eyes glared blue and angry as he shook him and cuffed him. P.79.

中译:他永远不会忘记两年前的一天,那是他母亲唯一的一次要求他父亲放过他,别像拴狗似的拴着他(“我已经忍受到头了,我再也忍不下去了!”),父亲怒目而视的眼珠子都发蓝了,狂暴地扭着他,给了他一记耳光.(93―94页)

试译:他永远不会忘记两年前的那个日子,那天他母亲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放手不管,像解掉狗身上的链子一样,任由他的父亲管教他(“我已经忍无可忍了,我再也受不了了!).他父亲对他又摇又打时,双眼闪射着压抑和愤怒的光芒.

一个父亲教育儿子时,只有在得到妻子许可的情况下,才能有所动作,且在行事时满含压抑、愤懑之情.由此可知,父亲/丈夫在家中的地位.但是此段话的中译,在理解“let his father loose on him等”一句时出现偏差,认为是“母亲等要求父亲放过他”,赋予了父亲/丈夫“拴”儿子的“权力”,给读者造成“平时都是父亲在严厉管教他”的印象.这颠倒了父、母/夫、妻的地位.这个误解的出现,或许是因为译者出于“子不教,父之过”、严父慈母的印象?但这是“正常”家庭的亲子教育模式,而小库切家恰恰不是一个正常的家庭!

上面是从“权力”等级来分析小库切的家庭生态,若从情感角度,或者说彼此间的亲疏关系分析,父亲在这个小家里更是没有任何地位:小库切说,他还没有见到父亲,就已经决定将他排斥出去了(P.43),后来更是连爸爸都不叫,而是用“那个人”来代指父亲;他母亲也因为孩子的出生以及父亲本人“日渐堕落”,慢慢疏远了丈夫,将关注的中心全部放在了孩子身上.故此,在小库切眼里,他父亲根本没有什么可值得“嫉妒”的.但是他弟弟就不同了:他知道他母亲也同样甚至可能更强烈地深爱、呵护着他的弟弟,这定然会让想“独占”母亲(见第一章最后一段:他不想他母亲有自己的愿望,他想要她一直呆在家里,等着他回家)的小库切感觉失衡.

当然,小库切也知道,独占自己的母亲、母爱,是不对的.因为母亲作为一个主体,有她自己的存在价值和选择自由.他说:

This woman was not brought into the world for the sole purpose of loving him and protecting him and taking care of his wants. P.162

中译:这个女人把他带到世上,爱他、呵护他、照应他的需求并不是她唯一的目的.(190页)

试译:这个女人可不是单单为了爱他、保护他、满足他的要求才来到世上的.

这种想要独占,但又觉得不该独占的矛盾,让他十分痛苦.为了发泄或平衡这种痛苦,他有时对母亲乱发脾气,有时候甚至否定“爱”本身!

He sees no sense in love. P.121

中译:他没见过什么爱的感觉.(142页)

试译:他看不到爱的合理性.

这又是一句很短但很有分量的话.《男孩》中,库切以两个空间为场域,展开反思:利用“学校”这一空间为线,反思了种族、政治、宗教、教育、正义、儿童与暴力等;另一个空间则是家庭,反思的是爱、性别、亲子关系等.在第二个空间中,爱是核心.小库切在渴望爱、体味到爱之伟大的同时,也发现了爱的非理性、压迫性,以及常人在爱中裹杂的狡诈、虚伪、占有欲.小库切(和库切?)不是“没见过什么爱的感觉”,而是在自己体味到的爱中,看到了与他渴望的自由相背而驰的因素,苦恼地“看不到爱的合理性”,故此,他抵抗爱,“诋毁”爱.理解这句话,同理解库切的价值取向关系密切.

下面说说库切笔下的学校:

“Are you a Christian or a Roman Catholic or a Jew” she demands impatiently. “Roman Catholic,” he says. P.18―19

中译:“你们是基督徒还是罗马天主教徒,或者犹太教徒?”她耐心地一再询问.“罗马天主教徒.”他说.(20页)

试译:“你是个基督教徒,还是罗马天主教徒,或者犹太教徒?”她不耐烦地追问道.“罗马天主教徒,”他回说.

分析:这是小库切第一天到校时遇到的第一个场景:学校根据学生的宗教信仰,将学生分类管理.这与社会上的“种族隔离”政策思路一致.因而,如同整个社会大环境一样,学校的这种管理模式也充满粗暴、歧视、侮辱.这第一个场景,就是日后无数不公现象的一个小小预告.但是,现有的中译将impatiently(不耐烦地)误解为patiently(耐心地),使中文读者错会了学校在小库切心目中的形象.这句话的误译,可能是出于这样的惯性思维:学校应该是一个师生彼此和谐相处的地方.但《男孩》中的学校,并不是我们惯常理解中的学校,尤其是阿非利堪人聚集的学校:他们总是习惯把人分隔起来.这种习惯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连小库切都深受其毒:他总是不自觉地将自我和他人进行对比、归类.但他的对比、归类不是将自己纳入某个群体,而是把自己剥离出来――虽然有时这种行为并不情愿,甚至满含内疚、痛苦甚至愤怒.比如,小库切念念不忘的教鞭洗礼、脚丫与鞋所反映的情形: And that will be a greater shame: it will set him apart, and set the other boys against him too. P.7

中译:这会招来极大的羞辱:这会使他崩溃,也会招致其他男孩来跟他挑衅.(8页)

试译:而这将成为更大的耻辱:这会使他显得与众不同,并让其他孩子和他对立起来.He puts the blame on his mother for not beating him. At the same time that he is glad he wears shoes and takes out books from the public library and stays away from school when he has a coldall the things that set him apart等 P.7―8

中译:他把这事情归咎于母亲没打过他.不过他倒庆幸自己有鞋穿,可以从公共图书馆借书,感冒时可以不去学校――所有这些导致了他整个人有点四分五裂等(8页)

试译:他把责任归咎到母亲没打过他这件事情上.可是,他同时又很高兴自己能做那些让他与众不同的事情,比如:一直有鞋穿,可以从公共图书馆借书看,感冒的时候可以不上学等.

分析:这两段话中的“set等apart”正是小库切将自我同他人进行分类并抽离的表现.现有的中译,可能把“set等apart”当成了“fall等apart”,因而将其翻译成了“崩溃”“四分五裂”,而不是“分离、区别”.如此翻译,因为出现意思上的错误,也就没办法传达库切笔下的拘谨、压抑以及“格格不入/与众不同”“局外人”等内涵了.

He alone has soft feet, and soft feet, it is emerging, are no claim to distinction. All of a sudden he is isolatedhe and, behind him, his mother. P.11

中译:只有他一个人生着那么娇嫩的脚掌,并不是故意要怎么样,区别就这么显出来了.突然之间,他成了孤零零的――他,他身后,是他母亲.(12页)

试译:只有他一个人生了双柔软的脚掌.而事实表明,有双柔软的脚掌并不能就要求享受什么特别待遇.突然之间,他,以及站在他身后的母亲,被孤立了起来.

分析:这里,库切依然在拿“柔软的脚”说事儿.通过对脚掌磨泡、出血的不同反应(小库切认为这应该是一件值得同情的事情,但他的同学都认为,磨破脚皮不值一提,更不要说“夸张地”动情了.相反,他们认为,把受伤这件事情当成事儿才令人奇怪.所以,当小库切说自己因为脚磨破皮而不来上课,并希望同学有所理解时,他遇到的是同学们的mirth:大笑).从中,我们看到了小库切周遭的坚硬、冷漠,他(和他自己母亲)的柔软、孤单、同周围世界的隔离.其实,同“并不是故意要怎样”正好相反,库切就是想特别强调他“脚掌”与众不同的地方:柔软、白皙,就像他的内心那样;他也特别想让同学们看到他这种不同的时候,能做出与成年人不同的反应:展示他们内心的“震惊和同情(astonishment and sympathy)”,哪怕夸张到大惊小怪的地步都可以.但他看到的反应总是平淡、冷淡甚至嘲弄.这件事情,同后文中他打板球时太阳穴受伤的故事遥相呼应,也有所不同:脚皮受伤的故事,主要是反映学校的冷漠,而板球事件则反映了更大范围的冷漠:学生、家长、以及所有观赛者,也就是整个社会的冷漠.

库切《男孩》的翻译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言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关于社会的情形,我们再从两个极小的细节来看:

But for the sports page and the ic strips, the newspaper bores him. P.106

中译:可是报纸上的体育消息和连环漫画也让他心生厌烦.(125页)

试译:要不是还有运动版面和漫画专栏,他才不想碰什么新闻时报.

这句话,也容易让人忽略,甚至误读.这里库切并没有直接交代小库切为何“不想碰新闻时报”,因此可能会把小库切对新闻时报的厌恶和对漫画的“喜爱”,当成普通的儿童喜恶对待和诠释.但如果读者看过库切的第三部“自传”作品《夏日时光》,就知道小库切为什么“不想碰新闻时报”:上面有太多让正直的人义愤填膺的事情,太多的颠倒黑白.小库切对报纸的这种反应,可以同他对南非国歌、《圣经路加福音》中耶稣复活的反应和情节互文,进而了解小库切的心理和思想特征.库切是想通过这个小小的细节,传达这样的看法:南非种族隔离时代的报纸,和它所报道的社会一样,除了一些无关是非的体育、漫画之外,全都令人厌恶、窒息、绝望.[2]这句话,就像《红楼梦》中柳湘莲对贾府那对“石狮子”的感叹.

Childhood, says the Children' s Encyclopaedia, is a time of innocent joy等 P.14

中译:童年,如果说有一部童年的百科全书,那里边一定充满了无忧无虑的欢乐时光等(15页)

试译:《儿童百科全书》上说,童年是一段纯真快乐的时光等

分析:从作品后面的内容,我们知道小库切的确是有一套他称为“绿皮书”的《儿童百科全书》.这里并不是在检测设“如果说有一部童年的百科全书”.库切用“实际存在”的《儿童百科全书》及其宣扬的理论,来反衬自己的遭遇和那个时代的现实.就像后文中库切写到的那些唱起来很美好的“国歌”(一片莺歌燕舞、太平景象),同暴力、以大欺小的学校生活、种族隔离的社会现状之间的对比一样.如果把这本书的存在当成一种检测设,这本回忆录的批判力度和小库切的绝望情绪,或许会被削弱很多吧? 以上是择其要者的讨论.《男孩》的中译还有一些不会直接影响作品核心思想的小瑕疵.可能是出版社为了以最快速度向读者译介库切作品,因而不断催稿,甚至“逼稿”,使译者看错因而译错了一些单词.现选列如下:

将“hotel”(P.42,宾馆)译成“青年旅社”(hostel,48页);将“twentyeight”(P.49,二十八)译为“三十八”(56页);将“ics”(P. 70,漫画)译为“动画”(82页);将“thirty”(P.106,三十)看成“thirsty”(125页);将“watch”(P.110,看着吧)译为“比赛”(match,130页);将“explanation”(P.143,解释)译成“考试”(examination,170页).

除了以上笔者认为是误译的地方,《男孩》中还漏译了一些内容,现将其圈出,补译如下,以引珠玉:

Trevelyan had the best room, the one with French windows opening on to the stoep. (He was young, he was tall, he was friendly, he could not speak a word of Afrikaans, he was English though and through. )In the mornings Trevelyan had breakfast in the kitchen before going off to work; (P.73)

试译:崔威连租了最好的房间,也就是在门廊一侧开着法式窗户的那间房.(他年轻、友善,身材高挑,连半句阿非利堪语都不会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英国人.)早晨,崔威连在厨房里享用过早餐之后,才去上班.

这段话中的“he was English though and through”还挺重要,因为它是库切反思种族和身份话题时用到的一个重要案例.

注释

[1]以下简称“中译”,笔者翻译的内容称为“试译”.目前,浙江文艺出版社共推出“两版”《男孩》:2006年版和2013年版.第二版删除了“编辑手记”以及库切诺奖受奖辞“他和他的人”,页码编排也有所不同.除此之外,两个版本没有区别.本文所标识的“中译”页码,均是2013年版的页码;英语原文页码均是丛书1998年版页码,以P.X表示.

[2]在一个用肤色衡量黑白的社会,真地会有“无关是非”的净土吗?显然不是!在第9章,库切就让我们看到,马兰政府开始审查漫画,只准发行那些“把读者当小孩对待的”作品;而在第12章,我们又看到小库切对体育活动可能产生的政治色彩、民族/国家主义气氛进行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