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法中的正当性解读

点赞:17524 浏览:798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实证法注重法律的规范性,逻辑性与体系性.这种见法不见人的视角背后是对法律运行的整体性、法律实践的复杂性的丧失.但是,解读实证法进而探求法律所表达的价值要素,根据人在现实生活中对实在法的理解及运用,法律的正当性通过制度性的方式得以昭示.

关 键 词 实证主义 正当性 语义分析

作者简介:吕晓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助教,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法理学.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0-019-02

法律与正当性的关系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法律实证主义总是在某种程度上排斥正当性问题进入其研究视野.但是,实在法上的权利所体现出的正当性是否仅仅出于某种社会认同,还是能在特定实在法中找到价值支撑关系到对法律定义的基本看法.本文试图以此为基础对实证法中的正当性进行法律价值层面的解读.

一、对实证法规范性的正当性解读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从实证主义的视角看,法律只是它能被科学定义的部分,而不是法律的全体.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它来反思法律的整体性.因为,整体性认知它构成了人们对法律理解的重要维度.这种理解把法律看成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法律是复杂的.特别是在司法领域中,法官并非盲目地适用法律,而是在对法律规范的认识过程中理解其意义并进行价值选择.这种选择并非建立在法律现实主义基础上的诸如法律人的个人素质或者当事人的身份特征对法律判断的影响之上,而是建立在以实在法为基础的价值理解及其对法律运行制度性的正当性解读.它超越了法律实证主义的范围并在特定的法律实践中发挥作用.

逻辑分析是实证分析的基本内容,就逻辑视角而言,法律实证主义主张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认识法律科学性的基本方式.法律规范中虽然存在着诸规范的逻辑关系,但也同时存在着多种价值判断,价值判断通过某种逻辑关系所体认,法律的公正性通过这种方式加以表达.法律规范的价值要素与法规范的实在性并不矛盾,这种价值要素通过法律整体解读的方式区别于法规范体系之外的其它体系及其规范性强制(如道德强制与习惯强制)类型.法律规范的价值要素展现或隐藏于法律中,法律的公正性即以这种价值要素为中心.法律的价值要素以逻辑推理的运用为连接形式.

实证法中的正当性解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法律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语义分析也是实证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如何通过区分法规范与其它规范体系中的价值要素,需要我们通过分类的方式以语义分析为框架.因此也必须通过语义分析对不同语境下的词的理解来澄清其相应的含义,明晰词语的相互关系.在分析法律的规范性时,对一些词语进行语义分析以减少误解和推理中的误用.在特定语境下,词的表达方式及使用将受特定语境的限制.从语言的表达形式看,某个词的使用可能具有相当复杂的原因及偶然性,只有将这个词作为一个概念与其所包含的具体含义相关联并在概念之间的关联之间进行理解和推理,法律中的各种范畴之间的含义才能被理顺出来.因此,思想把握世界的方式是以概念为相似度检测的,它表征着人的认识能力和理论水平.人们对法律范畴的运用是对法律现象不断深化认识的结果.法律范畴作为逻辑思考方式,是人们对法律进行理性分析的产物.人们了解法律也是同这些范畴打交道开始的.但是范畴作为词并不赋予其本身以固定不变的含义,而是表现在被理解的事物当中,“一个名称的含义有时是由指向它的预提者来解释” .可见由范畴所构筑的实践理论更为重要的是如何理解它,并通过语义分析来廓清它的含义.人们不只用单一的范畴来表达某一思想,而是通过语句,由于法律是一个紧密相关的规范的整体,规范中的词语与待规范之事实相关联组成了一定的意义表达,这种表达在逻辑上又形成了一个概念的体系.由于立法的成熟度,法律规范中的部分的逻辑混乱导致这种逻辑体系并非与现实的法律相吻合.这种由法律中抽象出来的逻辑关系因其抽象性和高度的概括性预留了法律发展的空间.

实证法理论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关于法律的科学性的图景,一种通过实证的方法精确地定义法律的科学,法律体系中的价值要素经过方法上的严格过滤的同时也把暗含于特定法律体系中的价值要素同样地排除掉了.因为这种价值要素可能存在于特定的法律体系中,而对于另一法律体系来讲可能也存在某种价值要素,但二者并不一致.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讲,如同法律实证主义者告诉我们人都有皮肤一样,他不能进一步解答为会么有的人是黑皮肤,有的人是白皮肤,虽然黑色与白色本身并不构成皮肤的普遍特征.但是对一个人来讲,因为他是具体的,他或者是皮肤或者是白皮肤,与白总是存在于某个具体的人身上,我们不能把它除掉.虽然法律中的价值不具有普遍的实践性,但是对于特定的法律制度来讲,它是确实地存在的,这种非普遍的实在性就成为我们诉之正当性的核心.法律实证者冒着与社会相分离的风险与规范法学冒着对法律实在性的分裂的风险一样,都没有对这种价值要素进行很好地说明,而在法律实践中对于合法律性与正当性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我们总是生活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而不是抽象的法律的结构中.

二、 实证法运行中的公正性的解读

特定法律中总是存在着一些由特定法律构造出的价值要素,通过法规范所建立起来的正当性不仅仅意味着简单地对应规则的合法性,而且包含着这种价值要素的理解.这种对法规所建立起来的价值要素与法规范本身的运行是不能分割的.如果我们把实证法理论喻为一种“见法不见人的视角”的话,那么,当我们把法律看作一个过程,一个有人在参预的过程而言,它就会转换为一种“见法又见人的”视角.人是在深刻地理解中运用着法律规范.

实证法的运行是以规范性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整体,法律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反思其规范性而不断发展.它不是简单地对事实的描述,而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某种预期及后果处置.这种规范性的法律形成一个体系,构成社会主体行为的法律环境并在制度化的实践中发挥作用.因此,实在法体系存在着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并体现着相应的结构和特征.实在法一旦被设定出来,便具有整体性.由此,它与道德规则、社会习惯所表达的规范性评价相互分离.法律的规范性也并非单指当前的法律现实,从法律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不断变化,法律的规范性本身也在调整.从批判的角度看,它包含着对既存法律的反思.法律理论的长期积淀使法律的规范性向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前进. 由法规范所构筑的法律关系预置了人的行为的潜在性,并以可预测的法律后果来规范人的行为,由于法律的前涉性及设定性,它与自然规律区别开来,并作为行为的设定标准.依此,法律后果中就意味着不法与合法的法律后果,在法规范与人的实际行为之间构成了法律上的“应然”与“实然”的区别.人的实际行为在这种规范性的预置下,就面临着制裁或不制裁的可能性.这些诸如权利、义务、制裁等等范畴就成为法律思维的基本单元,而法律关系所预置的“应然”与“实然”就使规范分析在法律中成为一种可能.

从实践的观点看,法律规范的应然性不仅仅意味着对社会现实的某种要求,它自身表达着对规范事实的“应当性”的意义.一个社会是一个应当依法律关系的潜在性而建立起来的将来的社会状态.这种表达是实践的,可以说是地方性的或特殊性的.举一个明显的例子来讲,一个国家通过了安乐死,而另一个国家没有通过安乐死,他们都可能以实在法形式表达出来.我们说是否提倡安乐死对于实在法来讲没有强制性,但是它们通过规范的方式进行了某种表达,这种规范的应当性所表达的价值要素却是地方性的,但确实中实在的.

从道德观点看,即从人对法律的外在视角看,道德仅仅对法律提供了一个外在的评价意见.但是,如果我们从规范所建立起来的价值意义的内在视角看,法规规范通过自身的确立也表达了某种价值选择.那么,一种以法律规范的内部观点的视角来分析法的公正性就能够很好地说明权利保护在法律所具有的非道德强制意义上的公正的观念.

但是这种内部的观点可能不是实证主义的兴趣,或许有些法律规范没有或仅仅具有极其微小的价值感.但是,实证主义为代表的命令理论,规则模式理论以及纯粹法理论的果实是需要人来采集的.实证主义的方法本身就不是发现法律的价值要素途径.价值并非建立在法律的形式和结构上,相反它是一种选择.

三、对实证法中权利与正当关系的解读

如果从实证法的内在的视角看,法律概念体系和语义分析法律实证分析的灵魂.但法律也并非建立在对现实的完美设计上.法律有体系与法律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体系是有差异的.因此,法律存在漏洞而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一对实证法的完善过程实质上是不可能避免地由人进行价值输入的.它通过立法司法过程对实在法发生影响.而在概念与语义上,必然会涉及重要的权利与正当性二者之间的诘问.

权利在各种意义上的总会多少表明某种正当性.权利保护在司法权运行中也存在针对案件合法性与正当性的不同理解.同理,权利与权力的配置与运行也存在着紧密的关系.通过权利与正当关系的解读可以使司法公正这一既涉及法律的实证性又关涉到社会法律实践的可接受性的问题更加突出.就权利与正当的关系而言,既可以通过主张权利是正当的,因此,可以上升为法律权利,也可以因为是法律上的权利,当然其获得了规范上的正当性.实证主义与自然法学派主要在于上述二者关系的立场与逻辑预设的不同.

权利是一个与正当性观念相关的概念,因而正当性在不同的语境下与权利有不同程度的关联.由于权利与正当可以各自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必须在相应的情境下进行理解.权利可以指法律上设定的权利,它与法律规范有关.如物权、债权等等法律概念,也可以指人权等自然法上的概念.正当性既可以指超越法律实在性的某种的价值要求,也可以指一种作为法律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天赋人权这一用语即在自然法意义上使用.也可以把其理解为对实证法的道德要求.与之相对,如果一个人主张因其享有法定权利,因此,其行为是正当的这一情况时,正当性在逻辑上并入的法律实证主义的怀抱.他们分别对应着两种意义上的正当性.

由此,实证法的正当性通过一种相互调和的情况下被实证主义所阐释.即,正当性是被安置在法律当中的,在逻辑上并非对实证法具有价值上的指导性.正当性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合法性.合法性即是在规范性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法律结果.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二者的主要区分主要法律是否包容某种道德判断为前提.它给出了一个我们主张正当性的理由,在这种理由下,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被可能忽略了.


但是,实证主义并未注意到这样的事实,即,法律权利的整体所体现出的体系性所力求表明的是一个依赖于所谓自然权利的一套术语而实现的.换言之,整个权利所体现出的价值倾向只能通过对一个法律制度的运行与社会信仰的有机结合才能发现其与社会目的的和谐.

同样,关于权利与权力之间推理关系的价值表达,关于权利与责任之间推理关系的价值表达,都无形中渗透了这一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由此,我们上升到制度主义的高度认知到了法律体系,这一包含丰富法律权利、权力、义务、责任等重要法律概念的整体形象.亦通过上述制度性的分析而形成了法律的正当性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