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与和谐社会

点赞:20718 浏览:9482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化学课堂教学与生活关系密切,关系到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方方面面.新教材内容的呈现在很大程度上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使化学更贴近生活,而对来源于生活的化学知识,学生更希望得到解释和结论.新课标提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和谐社会发展的整体关怀.

一、与工业生产的联系

《化学1》中氯碱工业、工业制漂、玻璃水泥工业,《化学2》中合成氨工业、工业制硝酸、接触法制硫酸,《化学反应原理》中有关电解、电镀铜,都涉及工业生产.化学与制药、石油、橡胶、造纸、建材、钢铁、食品、纺织、皮革等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产业衰荣与共.据统计,大约有50%的工业化学家活跃在这些行业中.

二、与环境保护的联系

1.实验装置的绿色化

如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的反应,一直是中学化学必做的演示实验.

教材中的实验步骤:试管中加入铜片,再加入少量稀硝酸,立即用带导管的胶塞塞住试管口,并将导管通入另一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观察现象.片刻后将胶塞取下,让空气进入,再观察现象.

演示实验装置存在的弊端:

①在实验开始前试管中就有大量空气,所以反应所产生的NO会马上被氧化成NO2,对观察无色的NO气体产生严重的干扰.

②另外,实验完毕后,无法使反应立即停止,一旦铜片和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过多,会使其向空气中逸散,污染空气.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对实验进行改良,改良后不仅装置简单,而且实验现象非常明显.

具体步骤和实验的原理是:

①取一只分液漏斗置于铁圈上.

②向分液漏斗中加稀硝酸,至液面离漏斗口1厘米左右(目的是避免胶塞塞入时酸液外溢,并防止空气残留).

③塞上带长颈漏斗的胶塞(事先捆上细铜丝),这时锥形瓶里反应缓慢发生,产生的气体压强加大,使液体被缓慢地压到长颈漏斗中直至铜丝与稀硝酸脱离接触,反应即自行停止.

④打开分液漏斗的下口活塞,液体逐渐流入烧杯中,长颈漏斗中的液体也一起流下,使分液漏斗中的气体压强减小,空气被快速吸入分液漏斗中,使NO被氧化为NO2.

此实验装置有效地解决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难做的一些问题,在同一实验装置中实现了制备

NO和验证NO的实验,实际演示效果也很明显.

2.实验内容的绿色化

如O2的制取,课本上用MnO2催化使KClO3分解,反应剩余物是KCl、MnO2,反应后需处理产物,而且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有毒气体Cl2.绿色化学法:可改为用分解H2O2的方法制取O2,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水,不构成环境污染,更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3.实验试剂的绿色化

实验试剂的绿色化包括试剂的减量和替代.

如H2O2的分解实验,课本上用MnO2做催化剂,MnO2是一种强氧化剂,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黑色物质或无定形粉末,它的不当处理会造成污染.若以H2O2酶(切一小块生马铃薯即可)代替二氧化锰,催化效果高且无污染.


三、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

1.新能源

目前人类所消耗能源的70%来自矿物(化石燃料)的燃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它对周围环境也将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且化石燃料终有枯竭之日.解决能源问题,一是要提高民众的节能意识,使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如发展城市煤气、实行城市集中供热和联片供热、推广高效节能的工用和民用燃具、推广沼气和太阳灶、开发机动车节能和尾气控制技术等.二是要积极开发再生清洁新能源(绿色能源),这是解决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关键.

化学课堂教学与和谐社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能源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新材料

新材料品种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人们可以按照它们的性质不同,初步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三大类,也可按照材料粒度的大小分为常规材料和纳米材料.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新材料更成为发展高新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信息高速公路是通过卫星通讯和光纤通讯来实现的,这就需要各种航天材料和光纤材料.各种半导体、陶瓷材料使得电子技术、高温技术得以发展,各种高分子材料丰富着人们的生活,等等.

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与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将一个飞速膨胀的知识系统呈现在我们眼前,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眼界的开阔,学生思维越发活跃,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实验探究的乐趣,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感受化学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时所作出的贡献,体会化学在和谐社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更能激起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浓厚兴趣.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