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时代更需还原大学语文课程的审美化实质

点赞:19855 浏览:856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今社会,由于现代科技的冲击和时代造成的体验隔膜,文学阅读愈加边缘化,同时也由于中小学语文应试教学的思维惯性,大学语文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恢复文学作品的审美化教育是众多学者的共识,却被片面理解为多媒体的大量运用.还原大学语文课程的审美化教育实质,一方面要充分认识语文属于语言艺术的本质,一方面要寻求经典作品与时代的多种连接途径.

关 键 词 :大学语文课程 审美化

一、大学语文课程所面临的时代难题

文学阅读在当今社会越来越边缘化,当代大学生(非中文专业)更多的翻看流行小说,纸质经典的文学阅读量不断减少,曾经让人沉醉其中的唐诗宋词,曾经激励、感动过一代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著作则被尘封在图书馆的下层.文学阅读不再大众化,而是变成一种奢侈的行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现代技术的冲击,二是不可避免的时代隔膜.

(一)现今社会,科技发展,电影电视的普及和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大量挤压了文学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传媒时代的到来把人们带向色彩鲜艳、光怪陆离的读图时代,现代技术制造的声音、画面极富吸引力,带给观众冲击力超强的感官刺激,加之传媒艺术信息量大,表意清晰明确,不要求观众去思索、想象以及意义再造,观众能够轻松容易地获得感官享受,原本的自然惰性被养育和激发.尤其对于喜好新奇事物、追求时尚化的大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传媒文化的重要受众,沦为传媒艺术的拥趸.但是传媒艺术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因为画面的直接性,想象与创造失去应有的价值,观众由此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沦为视听盛宴的感知者和纯粹的意义接受者,观众的审美情趣与审美判断也在不断下降.

传媒时代更需还原大学语文课程的审美化实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课程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文学是语言艺术,相对于视听刺激的直接性,欣赏起来更为复杂,需要读者更多的思考和想象.要想欣赏文学,首先需要对文学语言进行解码,其后需要运用想象,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的填空、补白,最后要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在头脑中形成带有个体经验的新的审美意象,这样才能得到审美愉悦.一方面是传媒艺术抢占地盘,一方面是大学生的畏惧心理,文学阅读慢慢远离了大学生.

(二)新的生活环境,无限拉大历史和现实的距离.高速发达的科技把人类带入到新的时代,新的生活环境与古人曾有的生活环境迥然不同,经典文学和现实生活的表层连接越来越少.

昔日诗人笔下的山川美景和宁静田园,对于现代人陌生而遥远.交通的发达和通讯工具的普及,拉近了人与人的物理距离,天涯成为咫尺.在现代社会,山川的阻隔,不再影响人的喜怒哀乐,不再能发酵离别的苦酒.国家安定,社会和平,人们也很难体会古代诗文中“穷而后工”之作的深沉情感.所有这一切都让经典文学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产生了不可避免的隔阂.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精英,他们曾经是精英文化的倡导者.现在却沦为时尚文化与功利娱乐的臣服者.正如约翰·多可所说:“大众文化在其视觉方面正在取代文化的少数精英最为熟悉最为内行的方面,即阅读、冷静与理性的文化,这种文化曾经确保他们拥有文化与学术权威,并处于文化与学术的中心地位.”[1]

在无可回避的时代大潮中,大学语文课程该走向何方?没有高考分数要求的大学语文课程,从某种角度而言,可以变得有趣,甚至某种程度上有实现当代社会中文学突围的性质.

二、大学语文课程审美化教学的再认识

语文作为一门学校课程,有与其他课程相似的共性,也有其特性.共性在于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知识功能、工具功能和美育功能,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通识课程.而其特性表现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不单纯只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还是一个欣赏过程,是一项审美活动.语文课程由众多经典文学作品组成,语文众多功能的实现,不是老师直接把知识、思想、能力传授给学生,而是以鲜活的作品为相似度检测,在对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养,提升学生的能力.一切都是在文学审美中完成的.或者换句话说,审美化的文学欣赏过程,是实现语文课程众多功能的手段.


审美化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特征,而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因为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往往跳过审美环节,直接把文章支解为字词、思想,把教学参考书上的观点直接塞给学生,违背语文学习的本性.因此大学语文课堂需要重新回归语文本性,再造审美化的课堂教学,营造和谐愉悦的审美场,让学生重新体会文学的魅力,让久违的墨香焕发出新的光彩.课堂的成功,能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文学殿堂的门,实现现实生活中文学的突围.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革新.

(一)对于教师而言,要充分和正确认识文学的审美特质

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其唯一载体是语言.文学语言不同于交际语言,除了表意作用之外,内涵更为丰富.有形的文学语言中蕴含着无尽的画面、无限的情愫.文学的魅力在于文字的固定性和语言的多义性,让读者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在对语言的阅读中,会激起读者无限的想象,造就每个人心里的哈姆雷特,在思考中与作者发生共鸣,进而达到心灵的妙悟,体会到深邃的人生境界.

这种审美快感是发自内心和长久的.正如瑞恰兹所说:“对于一个适当的读者,这些文字在他的心灵中会再行引起兴趣同样的活动,同时把他放在同样的情景中而又引出同样的反应.”[2]而且这种审美快感,还能引发更深邃的想法,引导读者进入到更广更深的境界,甚至进行再创作.如王国维先生在阅读欣赏晏殊的《蝶恋花》、柳永的《凤栖梧》、辛弃疾的《青玉案》词时,就超越原词,从中体味出人生中事业、生活、爱情等诸多事情成功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3]作者为这种充满画面感的语言所感动,在内心烙下印记.当读者的人生境界遇到坎坷不平时,他内心郁积的情感需要爆发,曾经刻在他内心深处的画面成了最好的表达,此时的审美愉悦又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文学审美必须充分认识语言的魅力,挖掘语言的功能.通过语言的品味,更好地品味文学之美.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现代语文课堂上有过于夸大多媒体功能的倾向.有些教师的语文课堂把主要时间放在欣赏图片和观看视频上,无形中又把学生引入到老师制造的图像世界,把文学作品的欣赏等同于图片、视频的观看.学生虽然感受到美,但这种美被局限和固定,不自觉中削弱了文学的魅力.利用图片、影音,要对其作用有准确的认识,引用它们不是审美的目的,而是审美的起点.在通过图片和视频有了直观的美的认识的基础上,继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展开想象.文学中的美,绝不是一时一处,而是超越时空,是图像和声音所不具备的. 除了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展开想象之外,语文教师还应结合文章,适时地介绍一些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提高.如古代诗学批评中的“虚实”“意境”“妙悟”,介绍古典美学思想,如“中和之美”,“含蓄”意蕴,古典戏剧“大团圆”的结局等.这种方法的介绍,既是知识,也是让学生了解文化,为深层次的文学欣赏、民族性的解读文学提升档次.

(二)挖掘经典作品的时代意义,寻找进入审美活动的突破口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三国,大街小巷、男女老少无不热谈.究其原因,是其使用现代活泼话语解读三国故事,是在人们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的纠偏、订正、学课堂.大学语文课程也不是专业课程,尤其对一些理工科学生,究其根本是通识教育.易中天的成功给了我们启示,经典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关键要看教师会不会搭建天梯,帮助学生登上欣赏的宝殿.

帮助学生欣赏经典作品,需要教师挖掘作品的时代意义,进行现代化的连接.连接有多种方式,比如运用现代话语对古代经典进行解读,打破其因为历史的距离而产生的阅读恐惧,用活泼轻松的方式,缓和经典的古朴和呆板.例如解读《西游记》中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两个阶段的孙悟空,完全可以用“自在不成人”和“成人不自在”这样活泼的语言概括.鼓励学生对于经典的个性化解读,阅读的心态不紧张不拘谨,才能拉近和经典的距离.

另一种更普遍的连接方式是通过情感打通审美客体(文学作品)和审美主体(读者)的壁垒.文学是人学,沧海桑田、白云苍狗,但喜怒哀乐的情感是人类所共通.正如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指出:“艺术家表现的绝不是他个人的情感,而是他领会到的人类情感.”[4]比如古诗中的愁,“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莫名伤感;“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静夜思乡;“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之失.忧愁的表现形式虽然很多,但内心忧虑的本质相同,现代科技的发达并不能消解人类的忧愁,当代社会中的人同样要面对各样的愁绪.因此可以通过语言的品味,借助情景想象,引导学生体会其中愁的情感.其实只要静下心来,赋予阅读和体验充分的时间与恰当的情景,学生还是能够感受到作家所言的“己之想言而不能言”的情感的.因此要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欣赏的审美场,对古人的情感做出现代化的表达和引申,以情感为突破口,进而进入到更深层次的审美领域,而且从情感出发也符合语文学习作为审美活动的特点.

如果能达到这个境界,文学阅读的审美场就会变得非常圆融.通过文学审美活动,学生和古人之间在进行着隔空对话,而通过对话他们能深切地触摸到一个民族在历史中蹒跚的共同心声.只有对传统文化真正认识,才能奢谈继承和创新.

(本文为2011年军械学院教学改革课题《信息化条件下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模式研究》研究项目,课题编号:JXLX2011038.本文为2012年军械学院基础部科研课题《新时期军校美育的内涵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成果.)

注释:

[1]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徐葆耕,瑞恰兹:《科学与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4]苏珊·朗格:《艺术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曹向华,袁诠 河北石家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基础部人文教研室 0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