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意识在小学科学课中如何渗透

点赞:6327 浏览:218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必要性

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人类面临的几个最主要问题之一,由于高速工业化、人口剧增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也正遭受着巨大的污染.只有提高人的环保意识,自觉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环保教育,引导学生经历和体验周围的生命现象、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对于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策略

从学科的内容和特点来讲,小学科学课与环保教育有着更多的共性,其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结合小学科学课教学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比其他学科有着更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节能环保素材,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开展“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的活动,增强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1.依托教材有机渗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科学教材中有许多环保教育的内容,关键看教师如何去挖掘这些素材.如,在教学“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时,通过实验,学生知道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可以让学生查资料说说对二氧化碳的了解.在学生交流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作用后,教师可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特性:二氧化碳又被称为温室气体.近年来,由于煤、石油等石化燃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80%以上是由二氧化碳造成的)、土壤沙漠化、两极的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据此,还可以适时地给学生介绍低碳生活的理念:低碳生活就是指我们在生活中所消耗的能量要尽量减少,要处处考虑到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我们要积极倡导并实践低碳生活.这样依托教材,进行有机渗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2.联系生活有效拓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环境问题,才能让教育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也使学生心灵上产生共鸣.对学生来说,自己周围的生活垃圾污染是身临其境、深受其害的.因此,从调查、研究垃圾入手,是简单可行的方法.

每一个学生家庭每天都在制造垃圾、丢弃垃圾,而全国有近4亿的家庭,从自己家庭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再推及到全国所有家庭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学生会切实感受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日常行为都在影响着环境.为了保护环境,每个人都要尽量少制造垃圾、少丢垃圾.既然垃圾问题这么严重,那么对垃圾的处理就尤为重要.身为小学生能做的,除了减少制造垃圾外,还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我们既是垃圾的受害者,又是垃圾的制造者,也应该是垃圾的治理者.给垃圾分类是我们小学生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如果从小养成了习惯,那么给垃圾分类分装就会成为自觉而普遍的行动,也会从源头上给垃圾的处理带来方便.

3.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科学的基本概念都建立于大量的实践活动.因此,除了在课堂上使学生切实掌握教材中有关环保知识外,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引导学生主动加入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环保小卫士”的行列中去,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

(1)定期开展“节约水资源”“绿地认养”“我和小树一起长大”等一系列活动,在班级内定期评选“环保小卫士”等,渗透对学生进行良好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的培养.

(2)认真开展实地考察,撰写考察报告.(如,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了解家乡的自然水域里的水有没有受到污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污染等)让学生通过自己亲眼所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再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让学生在亲身感受的经历中,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从而养成环保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环保意识在小学科学课中如何渗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环保意识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作者单位:浙江开化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