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准则变迁引发的

点赞:23193 浏览:10699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本文简单勾勒了我国会计准则从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变迁过程,并阐述了由此变迁引发的关于会计技术的属性、趋同中的差异、准则制定权之争、新准则实施会计环境等相关问题的思考.

[关 键 词 ] 会计准则 变迁 思考

2006年2月15日我国新准则的颁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国内会计界更是引起了高“里氏”级别的“地震”.自1992年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第一次会计“大地震”开始,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度变迁就进入了快车道,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不断取得重大进展.面对这场刚刚到来的会计革命,回首准则的变迁路,我们该思考些什么?在已经开始的正式实施中我们该如何吸取经验和教训呢?

一、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从接轨到趋同

1.早先一轮的接轨

新中国成立之前,被称为“中国会计之父”的潘序伦1927年在上海开设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次年改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并分设会计专科学校、会计补习学校、会计编译所、会计图书用品,学习和编译美国模式的会计,在全国各地形成庞大的会计企业集团,培养了大量会计精英,美国的会计模式在我国得到相当程度的普及.就连当时的国民党银行实行的都是“借贷”记账法,这相对于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算是比较先进的方法.这标志着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开始.

2.建国后会计准则的协调

1949年到1992年间,我国的会计制度一直都是以苏式会计为模板的计划会计模式.这期间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主要表现在理论界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引入、介绍和讨论.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沟通和合资,我国开始学习和借鉴国际会计惯例.1992年,我国开始对会计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在保留原来会计制度体系的基础上,采纳国际会计惯例制定会计准则,形成准则与制度并存的格局.《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初步接轨.这次的改革实现了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实质性”的接轨,可称为会计的第一次革命.笔者认为1993年7月1日“两则两制”在全国实行后,一直到2006年都是一个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对会计准则的学习、培训和实施上..2000年财政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并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在技术层面上基本相同.

3.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由一项基本准则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组成的新会计准则,要求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有力地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和会计行为,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本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从“形式上”实现与国际趋同,同时更多的采用“公允价值”计价,进一步在实质上与国际趋同,可称为会计的第二次革命.


二、会计准则变迁引发的思考

1.会计技术属性的凸现

建国后的前三十年,关于会计属性的问题,我国会计学界大多数赞成“两重性论”,即会计既有阶级性也有技术性.但由于新中国刚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还不稳定人们更强调的是会计的阶级性.到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有少数中青年会计学者认为会计有很强的技术性,西方国家可以用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我国.后来,经过1993年的会计改革,会计的阶级性弱化了.这时关于会计属性的讨论又出现了“新两重性论”取代了原来的两重性论,即会计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会计的自然属性主要表现为它的科学性和技术性 ,它的社会属性主要表现为会计总是为一定国别范围内的特定利益集团怎么写作 ,是属于会计国家化问题.2000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强调的是会计作为一种国际上通用的商业语言的自然属性特别是技术属性.2006年2月强调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准则的颁布使得会计的技术属性更明显的凸现出来.

显然,会计的自然属性尤其是其技术属性是推动会计国际化的根本动因.会计的科学性和技术性是指会计作为一种国际上通用的商业语言 ,能够使处于不同经济环境和语言环境中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 ,使任何信息需求者都可以比较任何公司的财务报表 ,并能够评价任何公司的业绩.会计以其科学性和技术性所表现的自然属性将不受社会形态的制约 ,并作为人类共同财富和智慧结晶在传播和应用.这也就使得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成了必然的选择.

2.对趋同中差异的理解

由于各国在经济环境、法律制度、文化理念以及监管水平、会计信息使用者和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只能是在考虑我国实际情况下的与国际会计准则尽力趋同.这也就说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是必然的,但这种差异不等于“中国特色”.所谓“特色”,笔者认为它包含两层意思:跟别人不一样(差异),做的比别人好(出色).只有二者有交集,即产生良性差异的时候才能称作是“特色”.所以,一直所谓的“我国会计准则具有中国特色”只是片面的看到了“特色”中“差异”的概念而忽视了其中更重要的“出色”的概念.

笔者认为不能简单的评价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的好与坏,因为有些差异是考虑到我国客观环境的特点而主动适应的,也有些差异是因为我国有些客观环境不能适应国际会计准则而被迫修改的.无论何种原因产生的差异都是适应我国目前的法律、经济环境的,都将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随着趋同进程的不断深入,这些“特色”是否永远存在下去?什么时候消除这些差异从而彻底融入国际准则的大家庭?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我国准则制定者的智慧以及实践的检验.

3.准则制定权之争――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实质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的实质是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准则制定权之争.谁在这场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说谁拥有准则的制定权,谁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利益之争将决定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认识这一点对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十分重要.国际会计准则由谁来制定,其内容则将更多地体现谁的会计标准的精神.这将意味着这些国家和地区不费任何力气,就可以坐收协调之利,而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则必须花费大量的学习、培训成本,支付外国会计师怎么写作费用和咨询费用并且承担会计准则改革的成本和风险.所以,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其背后的实质实际上是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利益之争.

所以,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趋势和益处,又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冷静的头脑.这就要求:首先,要逐渐提高和加强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中的话语权,让准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我国的意志.其次,在现阶段我国还无力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情况下,要尽量降低我们的学习成本.

4.新准则实施会计环境的思考

国际会计准则已经被证实是高质量的准则,那就意味着已经与国际会计准则已经趋同了的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也是高质量的.可是高质量的准则的实施必须有相应的高质量的会计环境配套,这样才能保证有高质量的执行和高质量的结果.如果没有高质量的会计环境来与准则相配套,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混乱.例如,1998年我国在“非货币易”、“债务重组”等具体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2001年颁布和修改的具体准则中规定尽可能回避按公允价值计价,而改按账面价值入账.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又在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捐赠与补助、资产减值、企业年金、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等方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的反复引入使得人们对新准则的实施产生了这样的忧虑:新准则能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吗?高质量的准则能得到高质量的实施结果吗?对公允价值的重新引入,现在的市场环境与03年比又有了哪些改善?现在经济环境的产权是不是够明晰、生产要素市场是不是够活跃以至于相关的公允价值可以容易的取得而我国是不是具备以上基本的、必备的环境条件,伴随着新准则的推出,相关的部门并没有给予有力的论证.所以,我国的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能否有一个高质量的执行结果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