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里的多重结尾

点赞:7977 浏览:3174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论述了《哥本哈根》的剧作者弗雷恩通过三次对1941年会面真相的探讨给出了不同于其它叙述者对此次会面记载的新版本.

【关 键 词】《哥本哈根》;1941年会面;多重结尾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346(2009)02-0016-02

一、引言

英国剧作家迈克弗雷恩的《哥本哈根》自从1998年问世以来,在欧美很多国家演出,受到广泛好评,并获得了多项大奖,其中包括普利策奖和托尼两项国际大奖,堪称戏剧界的奥斯卡大片.此剧在科学、历史、文学等各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中国也受到此剧的广泛影响.戈革将此剧翻译成中文,由国家大剧院王晓鹰导演的《哥本哈根》在中国成功巡回演出了100场以庆祝中国话剧百年诞辰.

二、1941年会面

此剧是以1941年物理界的两位大师玻尔和海森堡那次历史性的著名见面为题材的.这次会面由于处于二战期间,海森堡所在的德国占领了玻尔的家乡丹麦,这两位伟大科学家本来是伟大的师徒、同事、密友、合作者等关系,现在由于战局的影响,两个人的关系也必然受到影响,两人的谈话没有历史记载但是世人推测这次会面给整个二战的进程、甚至是整个人类和平发展的进程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成为科学史上的一个谜团,吸引了无数的后来者研究它.弗雷恩就是其中一位.

《哥本哈根》里的多重结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科学技术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对1941年会面的三次探讨

弗雷恩对此题材的探讨不同于其它研究者.他利用剧中人物对此事件进行了三次探讨,每次探讨都对两位科学家的见面内容和海森堡来找玻尔的动机提出了种种可能性,但是最后也没有确定下来是哪种可能性,这给读者留下了莫大的思考空间.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下作者如何来处理本剧的.

在剧中,作者用玻尔,玻尔的妻子马格瑞特还有海森堡对1941年的事件进行了三次探讨,每次都是以海森堡敲玻尔夫妇家的门为标志的.

1.第一次探讨是从12页到53页.

玻尔:我亲爱的海森堡!

海森堡:我亲爱的玻尔!

玻尔:请进,请进等(哥本哈根,1998:12,13)

在这次探讨中,玻尔认为海森堡来借德国没有的加速器的(哥本哈根,1998:17),是想知道同盟国科学家和玻尔关于裂变的研究发展的(哥本哈根,1998:18,19).海森堡说这次谈话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他只是想知道作为一个物理学家是否有道德权利去研究实际的原子能量的应用.(哥本哈根,1998:35)但是玻尔说他记不起来了,海森堡说他在努力制造一个反应堆来发电,去开动轮船,他认为如果他能制造他也能制造反应堆,这是他来哥本哈根的原因.(哥本哈根,1998:36)

因为彼此都不满意探讨的结果,他们决定从头再来一次试验,这一次他们决定用平易的语言心平气和讨论.海森堡认为政府会问他是否值得花大量的财力和资源去生产并且是否有希望及时生产出来用.因此,政府将会来找玻尔和海森堡是否进行下去.这对海森堡来说是非常难抉择的,因为如果海森堡告诉政府很难生产出而又不知道同盟国的进展的话,德国就会失败.(哥本哈根,1998:41)玻尔告诉海森堡因为害怕德国正在生产,所以同盟国也在生产中.海森堡希望双方都停下生产,因为这掌握在双方的科学家手中.(哥本哈根,1998:44)在此部分,海森堡强烈谴责了同盟国投下的.


第一次探讨结束了,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反而使整个事件更加扑朔迷离.波尔说“再告诉我们一次.这一次我们会明白的.(哥本哈根,1998:53)

2.第二次探讨是从54页到88页.

玻尔:我开开了门等

玻尔:我亲爱的海森堡!

海森堡:我亲爱的玻尔!

玻尔:请进,请进等(哥本哈根,1998:54)

马格瑞特说海森堡这次来是想来炫耀的,1924年,海森堡作为一个地位谦卑的助教来自于战败国,很感激能得到一份工作.现在他再来是作为一

个征服大部分欧洲的德国首席科学家身份来的.并且她坚信无论玻尔告诉他什么,他还会继续回去做研究的.(哥本哈根,1998:77)海森堡说,他来哥本哈根是因为在千千万万的事情中,他想到了它.有时候没有理由解释你为什么做什么事情的,因为你刚好想到它.(哥本哈根,1998:79)马格瑞特说海森堡没有制造是因为他制造不出来,他甚至不懂物理.(哥本哈根,1998:81,82)海森堡解释说,他对临界值的错误计算是因为他和玻尔一样不想制造.(哥本哈根,1998:88)

3.第三次讨论是从88页到91页.

玻尔:我亲爱的海森堡!

海森堡:我亲爱的玻尔!

玻尔:请进,请进等(哥本哈根,1998:88)

这一次玻尔和海森堡都承认有人在房间里消失了,他能看见玻尔和马格瑞特但是他看不到他自己.(哥本哈根,1998:89)马格瑞特把海森堡比喻成了飞行的粒子,“飞行的粒子在黑暗中徘徊,没有人知道它在哪里.它在这里,它又在那里,它到处都在,有到处都不在.(哥本哈根,1998:90)这两点都说明了发现海森堡来的动机是不可能的.马格瑞特说“这是海森堡对玻尔友谊最后也是最大的要求,当他自己理解不了自己的时候来寻求玻尔的理解.”

马格瑞特总结“无论如何,这就是故事的结尾.”(哥本哈根,1998:91)让剧中的一个人物来结束一个故事是非常新颖的一种结束方式.海森堡的话也强化了发现1941会面的真相是不可能的.

四、总结

弗雷恩对1941年会面的三次探讨给出这个事件真相的种种可能性,也可以说给出了多种结尾,他以此种方式对两位伟大物理学家1941年会面给出了不同于其它叙述者记载的新版本.

【参考文献】

[1]Abbott,H.P.TheCambridgeIntroductiontoNarrative[M].Beijing:PekingUniversityPress,2007.

[2]Frayn,M.Copenhagen[M].London:MethuenDrama,1998.

[3]歌本哈根[M].戈革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