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式文体与当代美国华裔女性写作

点赞:3683 浏览:84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自传体小说作为华裔女性作家创作的主要文体,华裔女性作家善于再现历史,以揭示蕴含其中的权利与压抑,进而构建出东西方文化冲突、差异与共融的价值与意义.

关 键 词 :自传文体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社会身份认同 女性主义书写

自传在华裔美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促进当代华裔女性文学发展必不可少的创作形式.自传文体与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自传文学,从字面上看是自己书写自己真实的生平,似乎最合适不过了.自传文学是以“话语”语言而非“历史”语言为主体来叙述自我生平的文本;自传文学属非虚构文学,不能等同于“fiction”(小说).中西自传文学的差异,主要是一种文化的差异.“隐讳文化”与“忏悔文化”的差异.自传文学是一种叙述,这是它的文学性表征之一.回忆过去,叙述自我人生的故事是自传作家的追求.自我形象的塑造和剖析是自传文学的表征之一.坦率的文风是自传文学文学性特征.自传这种文学体裁要比其他体裁更接近生活真实.西方文学史上女性很少涉猎自传这一体裁,原因无外乎男权中心主义思想认为女性无需写作,即使勉强写也难逃主题单一、形式单调的窠臼.这种对女性“自我”的谋杀使一部分有才华和能力创作的妇女也失去了话语权.当代美国华裔女作家所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尴尬境地.一方面,在美国的大环境中身为少数族裔,另一方面,在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在这种二元对立的处境中谋求女性自我声音的释放是何其艰难.汤亭亭等华裔女性作家通过自传体小说彻底颠覆美国主流文化中所构建的亚裔美国女性刻板形象,并为无名的美国亚裔女性正名.

毫无疑问,美国华裔文学的产生与发展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美国有关,最早移居美国的华裔移民可追溯至美国淘金热时期.华裔美国华文文学是有记载的华裔美国文学的发端,也就是20世纪初华人移民在天使岛墙壁上的创作.从仅存并流传下来的不同版本的诗歌中我们不难发现华人早期融入美国社会的艰难处境.

在《亚裔美国文学的作品及其社会语境》一书中金惠经对比分析了从20世纪30年代始,跨越四十年之久的亚裔美国作家及他们的创作.华裔美国女性的历史地位处在被压抑和排挤的社会与文化的边缘,作为长期失语的客体存在.繁重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导致女性在移民国家根本无法解脱出来,寻求知识和受教育.她们身兼数职,养家糊口、照顾家人、相夫教子.生活的艰难处境是造成早期移民女性没有接触和使用语言的原因之一.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主人公对自我身份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感的求索是一个重要主题.

美国华裔文学滥觞,也是北美第一位华裔女性作家,水仙花(Sui Sin Far),本名伊迪丝莫德伊顿(Edith Maud Eaton),她的大部分作品是描写在美华人的社区生活,多是关于爱情与婚姻,以塑造妇女形象和儿童形象见长.其自传《一个欧亚裔人的回忆书笺》(1909)和《水仙花――具有一半中国人血统的作家讲述她的职业生涯》(1912),在她的主要作品中以塑造华人正面形象,摆脱了主流文化对华人形象的误读,善于借用典故中人物之口和融于故事中的诗、信等他人之声表达自己之意,善于运用反语、讽刺等手法对美国的人权、及性别歧视等现象进行批判.

黄玉雪作为美国第二代华裔作家,被称为华裔美国文学之母.其代表作《华女阿五》(1945)讲述了黄玉雪自己的故事,运用第三人称叙事,全书共二十八章.对此作者的解释是,这符合中国人自谦的传统.书中有极大篇幅描述了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包括文化、饮食、风土人情等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对自己炎黄子孙身份的承认和坚守.读罢令美国读者感受到浓浓的异国风情,来自中国传统婚俗习惯、节日传统、与美国学校大相径庭的华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唐人街生活.异国读者感到这部作品更像一部旧金山唐人街导游手册.《华女阿五》中不乏对自己家族内重男轻女思想的不满,以及对的反映.一次是玉雪放学后被美国男孩子用糟糕的英语辱骂为“中国佬”,另一次则是玉雪大学毕业前学校就业办公室给她的忠告:“你要是聪明的话,就到华人公司去找工作.”“因为是华人,她不能和白人平等竞争.她知道种族偏见存在,但这从没有妨碍自己达到个人目的.”玉雪之所以感受到有限的经历,缘于自幼便局限在唐人街中,后来到了学术圈,只是在大学毕业时才接触到美国劳工世界.而玉雪进入白人主流社会时正值二战期间,华人在美的处境暂时得到缓和,尤其是华人女性,相比之下,华人妇女的活动范围限于自己的同胞中间.在美国的社会里,首当其冲的是直接和白人打交道的华人男子.正像汤亭亭所言:“《华女阿五》对我很重要等我第一次看到一个华裔美国人物,而且是从一个年轻女孩的视角叙述的.我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看到了有点像我的人”.黄玉雪在首版《华女阿五》的作者按语中说,她关注的是“个人经历对一个人的思想、目的和行动有多大影响”,她在书里“无意评判单个的人,只是想评价自己的经历而已,而其中许多经历并不‘典型’”.

自传式文体与当代美国华裔女性写作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华裔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汤亭亭的自传性代表作《女勇士》是华裔美国女性文学走向主流的开山之作.她的父亲在纽约从事的就是大量华人所力所能及的行业洗衣店,由于经常有华人光顾,汤亭亭从中得知了大量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神话传说等知识,无不被她记录以作日后写作素材.如果说在《中国佬》中汤亭亭再现曾祖、祖父的历史是为了证明华裔美国先辈对于美国的贡献,也表现了作者对华裔在美国遭受歧视和压制的控诉.在小说最后,汤亭亭通过叙述其在美国出生的弟弟的故事,意在阐明的排斥力和威慑力.其在这部书中所再现的华裔美国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华裔美国人不可或缺的集体记忆.在《女勇士》一书中汤亭亭以“讲故事”的形式使叙述者游移于现实与虚构、东方与西方、过去与现在之间,抒发了她对父权压迫的愤恨以及身为一名女性和少数族裔中的一员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失落与苦闷,同时也描述了在权力不平等的社会中,女性从迷惘到反抗,再到寻求自我身份的艰难的成长经历与解构“他者”地位的不懈努力.

在彰显多元文化夹缝中生存的母女两代人的摩擦、矛盾和碰撞中,谭恩美的《喜福会》取材于本人亲身经历和家族历史,不仅显示出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的双重、杂合文化身份更揭示了不同文化之间沟通与包容的必要.谭恩美的《灶神之妻》是一部反映母亲亲身经历的作品.《正骨师的女儿》也是糅合了个人经历和感受与虚构的,这部作品与前两部作品有相似的母女主题和跨国、跨时代的故事情节.中国文化在作者笔下成了一种突出主题的重要元素.

少数族裔为本族文化争取独立人格时不可避免地发现他们不得不用“主流语言”――美式英语――来“载”本族文化之道.在这个无奈而又艰难的过程中,他们的文化遭到有意或无意的扭曲.作为生活在美国的少数族裔,华裔美国人长期处于“内部殖民”的阴影之中.正如范侬(Fannon)在《黑皮肤,白面具》中所揭示的,“他们承认自己一无是处,绝对一无是处”,同为有色人种,华人在美国的地位与黑人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受到美国殖民话语的扭曲和排斥,只不过华人与黑人在白人眼中的“刻板印象”正好形成了两个极端.正如赵建秀的《唐老鸭》中白人历史教师所说:“等面对侵略成性、竞争激烈的美国人的无情迫害,胆怯、内向的中国人总是束手无策.”在父权体制中女性往往被定义为他者,第二性.在男性的遮蔽下女性经历了重重洗礼后,华裔女性写作开辟出了写作的新空间、新领域,在文坛取得了一席之地.

80年代西方女性文学批评最感兴趣的问题就包括自传问题.解构主义女性主义也认为唯有写出女性自己的经验才能不受男权话语影响,成为真实的女性写作,打破既有文学史上男性中心意识标准.女性主义文学一般指女性作者以呈现女性意识和性别特征为内容的文学.女性主义文学的标志是:女性作者、女性意识和女性特征,具备这三个特点,方能列入女性文学范畴.正如与后现代主义相关联的最重要的一个词语是“解构”,与女性主义相关联的最重要的词语也是“解构”.不过女性主义所要消解的是男性世界的话语霸权.建立解构男性话语霸权意识才是真正的平等.只有掌握话语权才有实现男女平等的可能性.女性主义内部各流派存在的基础便是――差异.它包含了性别差异,种族、国别、阶级以及宗教等各个方面.当代女性主义批评的内涵更加深刻,即重新审视性别、种族与文化就具有其必要性.当代女性主义作品都阐释了“自我发现”这一认识.


综上,围绕美国华人的家庭处境和社会命运,反映了种族、文化的矛盾与冲突,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写作经历了一个与男权、种族、阶级、文化冲突后获得女性独特话语权力的漫长过程.华裔女性主义书写构建起从传统和文化层面颠覆男性霸权视角的历史使命.当代华裔女性自传式文学所折射出的文化语境和批评理论使东西方文化的共融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