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合作性歌唱教学活动的策略

点赞:3588 浏览:84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合作性歌唱是幼儿园歌唱艺术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之一,指通过各种不同的演唱形式,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小组形式合作进行演唱的一种方式.其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使歌曲的艺术感更强,提高幼儿的协调、合作能力.基于此,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从歌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以歌曲的演唱形式为突破口,就如何将合作性歌唱教学融入幼儿园教育中进行了具体探究,以期为广大幼儿教师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幼儿园合作性歌唱教学活动的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幼儿园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幼儿园合作性歌唱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歌唱不仅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也能潜移默化地陶治儿童的情操、启迪儿童的心智、完善儿童的品格.纲要中也指出了:幼儿歌唱活动是幼儿艺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幼儿歌唱的角度促进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全面发展.而喜欢歌唱是幼儿的天性,在他们的世界里到处都是歌声.做游戏、学本领时,传来的是快乐的歌声;遇到悲伤的事时,从他们心里传出的是伤心的歌声等可以说,歌唱是幼儿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有效方式之一.

目前,幼儿园歌唱活动现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一般歌唱教材的演唱形式单调.虽然幼儿歌唱教材有许多,但是这些教材内的歌曲大多都已经规定了演唱方式,比较单调,幼儿唱多了就不愿唱了.其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现在的教唱活动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一般以“唱游”形式为主.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一边游戏一边快乐地歌唱.事实上,并不是每首歌曲都适合“唱游”形式.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幼儿的歌唱兴趣和能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将合作性歌唱融入幼儿教学的方法.

而合作性歌唱教学模式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能激发幼儿对歌唱的兴趣,使之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歌唱活动中去;其次,发展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再次,给幼儿提供了合作、交流、分享的机会,培养了幼儿初步的分工合作意识,使之形成了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让幼儿体验到了合作性歌唱所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感,拓宽了幼儿歌唱表演形式.由此可见,合作性歌唱教学的重要性.经过这一年多的尝试与实践,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所在,得出了在幼儿园中长期地、有目地开展初浅的合作性歌唱教学是必要的、有意义的结论.

二、实践与指导策略

(一)感受合唱,喜欢合唱,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20世纪意大利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发展听觉必须要让幼儿学会欣赏.在合唱的最初阶段,我选择了让幼儿去欣赏各种不同形式的合唱歌曲,在欣赏这一过程中感受、聆听、了解合唱,分辨合唱与其他一般集体歌唱的区别,感受合唱中优美、和谐的音响、音色,以激发幼儿对合唱的浓厚兴趣,使之积极参与到合唱中,进而为下一步具体开展合作性歌唱做好铺垫.

案例1:歌曲欣赏,了解合唱

在考虑到幼儿对歌曲的熟悉度上,我选择了两个不同版本的歌曲《同一首歌》,进行了同一歌曲对照性的欣赏.第一遍让幼儿欣赏独唱的版本,第二遍让他们欣赏童声合唱的版本.然后,让幼儿说一说,“这两首歌曲的不同”.

幼儿:“第一遍时只有一个人唱,而第二遍时,前面一半是一个人唱,之后就有许多人一起唱.”

教师:“第二遍有时一个唱,有时是大家一起唱的,这叫合唱.他们前后唱的歌词内容一样吗?”

幼儿:“不一样!”

老师:“那你最喜欢哪一遍?”

幼儿:“第二遍,因为一个人唱时,他的声音很好听,而且声音有点响亮,到大家一起唱时,他们的声音就有点小,很温柔.”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合唱,感受到了合唱的音色美、和谐.

除了选择像案例中幼儿熟悉的一些歌曲外,教师也可选择一些经典的合唱曲目,如《黄河大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我和我的祖国》,以及一些少数民族的歌曲,让幼儿进行欣赏,使之充分感受到合唱的魅力.

这样,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他们就能对合唱产生兴趣,进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案例2:我的第一次合作性歌唱教学

今天我很有精神地带着小朋友走进了钢琴房,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进行合唱教学,所以选择了一首容易掌握且演唱形式比较简单的歌曲《哈巴狗》.像往常一样,我将整首歌曲完整地教给幼儿(在每个乐句尾加上了一个衬词“汪汪”),他们掌握得很快.接着就开始了合唱教学,我先采用了师――生合唱形式:现在老师请你们和我一起用合唱的形式来合作唱这首歌曲,老师唱歌词,小朋友唱“汪汪”.合作开始了,我快唱完一句时,将手指向幼儿,他们马上把手放在耳朵旁接唱“汪汪”.第二遍时,我和幼儿互换了角色,为了配合幼儿,我也将手放在耳朵旁接唱.之后,我又问:“刚才是老师与你们合作唱歌,还有什么方法进行合唱?”他们马上意识到男孩和女孩一起来合作,也是可以的.在我的指挥下,他们又进行了两遍,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地说:“我们还可以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等进行合唱.”尝试着他们自己想出来的方法,幼儿一边唱一边互相面对面地做着奇怪的动作,虽然发出的声音并不是很完美,但是每个幼儿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微笑.

本次活动中,我真正看到了幼儿因为歌唱而发自内心的快乐,而我自己从中也得到了同幼儿一样的快乐.歌曲《哈巴狗》教唱活动,采用了主要演唱形式――合作性歌唱.与传统的集体歌唱相比,在合作性歌唱教学中,幼儿不仅学会了本首歌曲,还培养了合作意识,体验到了合作性歌唱带给自己的快乐.

(二)合理选材,适当加工,使歌曲适合合作性歌唱

合作性歌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国外对此的研究很多,与国外相比,国内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研究成果都相对薄弱,尤其是适合幼儿进行合作性歌唱的歌曲较少.因此,在实践中我大胆地尝试了将一些演唱形式单调的歌唱内容进行简单的改编,以增加歌曲内容的合作效果.改编的宗旨:从幼儿熟悉的演唱形式出发,合理选材,适当加工.案例3:改编歌曲,增加歌曲内容的合作效果

歌曲《虹彩妹妹》节奏明快,唱起来朗朗爽口,幼儿非常喜欢.虽然歌曲的第一段可以接唱的形式进行合唱,但是第二段字句工整,很难进行合唱,对此,我进行了改编,尝试了多种方式,最后决定模仿《欢乐颂》的演唱形式――伴奏式,就此《虹彩妹妹》整首歌曲演唱形式改为:第一段为接唱形式,第一声部唱歌词,第二声部唱衬词“恩海呦”;第二段为两个同旋律的声部合唱形式,第一声部唱歌词,第二声部在第一声部的基础上,同旋律唱“啦”.此外,我还将《平地造高楼》改编成了填充式合唱:第一、二乐句分成两个声部,第一声部唱歌词,第二声部则在句尾分别加上演唱力度较小的“手拉手”和“往上走”,其余变为齐唱,并在歌曲结尾加上演唱力度较强的“嗨”.改编后的整首歌曲变得饱满、有精神,充分体现了一幢幢高楼耸立的场面和气势.

实践证明,对合作性歌唱曲目进行适当改编,能使幼儿演唱后取得比原先曲目更丰富绚丽的艺术效果,而幼儿也更喜欢用合作性歌唱的形式进行演唱了.

(三)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开展合作性歌唱教学

合作性歌唱艺术是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是集体歌唱活动中的一种高级演唱形式,对演唱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幼儿园教育中,教育对象是年龄较小的幼儿,他们还不具备独自完成合唱的能力,教好他们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因此,我们应根据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开展合作性歌唱教学.

1.合作性歌唱的形式

(1)对唱式.包括接唱式和领唱式.接唱式在合作性歌唱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分句对唱(如歌曲《小动物在哪里》一声部唱:小鸡小鸡在哪里;二声部唱:唧唧唧在这里)和断句对唱(如歌曲《虹彩妹妹》一声部唱:虹彩妹妹;二声部唱:恩海呦)两种.领唱式在合作性歌唱教学中主要运用在发声练习当中.如歌曲《谁唱歌儿》《山谷回声真好听》《小耳朵真正灵》等.通过对唱式的合作性歌唱,逐渐将初步的分声部概念、合作元素和形式巧妙地转移到了幼儿的头脑中.

(2)衬腔式.它是高于对唱的一种歌唱,衬腔一般在歌曲中每个乐句的结尾,要求幼儿能分辨乐句.待幼儿熟练之后,教师要针对衬腔在节奏、内容上进行一定的创编.如幼儿非常喜欢的、简单的歌曲《哈巴狗》,第一声部唱歌:一只哈巴狗,第二声部在乐句尾加上衬腔“汪汪”.先让幼儿创编衬腔节奏:汪汪汪或汪汪汪等;之后,让幼儿进行内容的创编:如一只小山羊,咩咩咩.运用两声部简单的时间交叉、节奏的对比进行合作性歌唱,大大增加了幼儿对合唱的兴趣.

(3)填充式.即第一声部演唱原歌曲歌词,第二声部在第一声部休止或延长音处唱适当填充式的词曲.

(4)伴唱式.即一个声部唱歌词,一个声部唱衬词,请幼儿为熟悉的歌曲配衬词伴唱,启发幼儿根据性质和情感选择衬词.

(5)分声部式.可以是旋律的先后和歌词的不同.旋律的先后:如歌曲《拨浪鼓》中第一声部唱“天晴朗”,第二声部在第一声部的基础上唱自己的“天晴朗”.这个合作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幼儿不仅要唱好自己的歌词,把握好自己的旋律,还要注意互相倾听对方,以保持两个声部和谐、协调.

(6)专业式.此种形式在幼儿园的合作性歌唱中很少被采用到,因为它需要对象有一定的特长,而且小组唱比较合适.如果幼儿园中要成立类似于一个合唱团,那就应该采用此种形式.

2.合作性歌唱的教学策略

一般策略:指采取一些简单的形式,如接唱式、衬腔式、填充式、伴奏式、分声部式等;创新策略:指在打破一般策略的基础上,增加其他元素.

(1)借助图谱,合理摆放,使合唱形式更丰富.图谱是在节奏乐、欣赏、歌唱中理解歌词和记忆歌词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实在合作性歌唱中也同样可以运用图谱.图谱能将歌词以及声部之间的合作一目了然地展现,并将一些复杂的合作简单化.合作性歌唱教学中,教师可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和合唱的形式化作直观的图谱展示给幼儿.

案例4:《写菜》见附图1

附本首歌曲歌词:

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写菜.鸡蛋圆溜溜呀,

母鸡咯咯叫呀.青菜绿油油呀,鱼儿蹦蹦跳呀.萝卜黄瓜西红柿,

大豆毛豆小豌豆.哎呀呀,哎呀呀,菜儿多又多.

首先,图谱上的一张张小图片帮助了幼儿记忆歌词;其次,在图谱的作用下,通过互相讨论和尝试动手摆放,幼儿想出了许多的合唱形式.如(附图中的图谱1)幼儿根据图谱的颜色进行了合作:①先分成男、女两组,红的由男女一起唱,绿的由女孩唱,蓝色的由男孩唱,根据颜色的次序,两组合唱;②(附图中的图谱2)红色一个人领唱,中间的绿色、蓝色分成两个声部,即在同一时间段内,幼儿同时歌唱,但所唱的歌词是完全不同的;③在(附图中的图谱3)由于多了男孩和女孩的头饰,幼儿就说:“红色领唱,中间绿色由男孩唱、蓝色由女孩唱,最后一段中的男孩、女孩也要分开唱,最后一张红色的大家一起唱.”

案例5:《拨浪鼓》

歌词:天晴朗花儿朵朵绽放

本歌唱活动主要采用了分声部式中旋律先后的合作方式.在活动中提倡幼儿自己设计图谱,图谱中的图代表着所唱的歌词内容;绿色和个代表着一、二声部;“0”代表着空拍.通过图谱不仅帮助幼儿记住了歌曲,最重要的是将分声部中旋律先后的合作性歌唱的方式直观、简单化了,使幼儿在图谱的提示下更容易掌握这个方式.


图谱式的合作性歌唱教学策略让幼儿自主地将以前积累的合唱经验进行了消化,自由创编了许多的演唱形式,并将合作的方式直观、简单化了.可以说,在合唱中运用图谱是幼儿在教师的直接引导中学习合唱向自己探索合唱形式的一种转变过程,教师必须重视.

(2)创编游戏,情景表演,使合唱形式更丰富.多数幼儿都喜爱游戏,它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精神饱满、感到愉快.因此,在合作性歌唱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游戏,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以及年龄特点,将一些歌曲游戏化,创编一些动作、表演来辅助合唱,以增加合唱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兴趣.案例6:《下蛋喽》见文末

幼儿在改编后的歌唱活动中一边合唱一边根据自己合唱的内容做相应的、有趣的动作表演,从内心发出了笑声.这样的合唱给幼儿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三、实践成果

(一)幼儿的发展

1.提高了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

孔子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现代心里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幼儿喜欢歌唱是天性,但也要注重后天的引导和培养.在实践中,教师应及时认识到部分幼儿对一般的集体演唱参与性不够时,就要马上改变普通的歌唱形式为合作性歌唱.经过这一年多的尝试,幼儿在歌唱中能主动参与,大大地调动了他们对歌唱的兴趣.每当音乐课时间一到,孩子们就问:“老师,今天我们是不是学唱歌?”“是的.”这时传来的是他们的兴奋声:“肯定又要合唱了.”合唱已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习惯:在午餐前、中午休息时、自由游戏时,他们都会三三两两地自由组合,分配好声部,进行合唱活动,甚至他们在家中时常会把家长也分成二个声部,自己来当指挥,快乐地合唱.由此可见,幼儿已经将此作为一种游戏的方式.

2.集中了幼儿注意力,促进了幼儿倾听能力的发展

幼儿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但还不稳定、易转移,周围那些新颖强烈的刺激和变化,极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而开展合作性歌唱教学,能很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幼儿形成有意注意.合唱中通常教师会把幼儿分成两组,即两个声部,要求幼儿按照指挥者的不同手势做出相应的反应.这就要求合唱中的每个幼儿保持注意力的稳定,如在合唱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给了第一声部,第一声部马上就要根据手势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时的其他声部并不是无事可做,他们同样要等待教师给他们手势,这样循环、重复操作,就能使幼儿的注意力逐步发展.此外,在演唱过程中,幼儿既要倾听其他声部又要倾听自己在集体中的声音,时刻控制自己的发声,使自己的音高、节奏和自己的声部协调统一.长此以往,这就能够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

3.提高了幼儿团结协作的能力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合唱不但具有艺术功能,也具有培养人协作精神的功能.在合作性歌唱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提醒幼儿听一听自己的声音是否太轻或者太响,歌唱速度和自己组中是否一样,让他们知道,在合作性歌唱中只要有一个人出错,那么这整一组队员发出的声音就会很不协调.对此,为了让幼儿在合作性歌唱中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最先几次合作中,我曾尝试用录音的方法,录下那些不和谐的声音,并让幼儿进行分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幼儿渐渐地在合作性歌唱中有了较明显的合作意识.

4.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合作性歌唱给幼儿提供了思维能力发展的机会.如在图谱式歌曲《卖菜》歌唱教学中,我给幼儿提供了一些有关歌曲的图片,经过他们自己小组讨论和动手摆放,在之前对合唱形式掌握的基础上,创编出了3种不同的演唱形式.显而易见,这一过程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教师的发展

1.促进了师幼之间的情感共鸣

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主要看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在合作性歌唱中,教师的指挥对于幼儿准确表现歌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幼儿对歌曲节奏、速度、呼吸和力度的表达,从中能感受到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传达和意会.

案例7:我的两次指挥实践

在合作演唱《小雨沙沙》时,第二声部应该用轻柔的声音来回应,但由于过于兴奋,他们用了较强的力度来唱,这时我马上做出了“轻轻指挥并厥起嘴、瞪大眼睛的表情”――表示你们不对,幼儿马上领会了我的意思.当他们第二遍唱,我“轻轻摆手、微笑,并且下意识地低下身子”,马上幼儿就用了细雨般的声音唱了出来.另外,在歌曲《哈巴狗》中,我将指挥的手势进行“童化”处理――双臂屈于胸前并手下垂代表第一声部,手在耳朵旁扇动两下代表第二声部.在看似不正规的指挥下,孩子和我却玩得不亦乐乎,享受着其中的乐趣.

总之,幼儿年龄较小,教师的指挥应通过灵活的眼神、夸张的动作、多变的表情(这些都要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以此来缩短与幼儿的距离.久而久之,师生间的情感就会更融洽.

2.提高了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

教师是幼儿合作性歌唱教学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幼儿模仿的直接对象.教师的音乐感知、体验和表达能力以及驾奴幼儿合唱教学过程的心理素质和技能等直接影响着幼儿学习合唱的兴趣和效果.所以教师仅有歌唱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懂得合唱训练的方法.因此,在开展合作性歌唱之前,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各种合唱形式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掌握熟练的乐理、和声知识,并选择、鉴别适合幼儿演唱的形式和歌曲,进行示范性教唱;其次,教师要仔细分析歌曲性质以及根据合唱形式对部分歌曲进行合理地、认真地加工.再次,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摸索着设计一些适合幼儿这一年龄段的指挥方式.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无形当中就提高了教师的艺术素养.

四、思考与讨论

(一)如何在合作性歌唱中注重音色、音准、气息的运用

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合作性歌唱讲究和谐,要求声部之间互相协调统一,音色融合、柔美,即俗话说的“声音抱成团”.可见音色和音准在合唱中的重要性,可以说音色是否统一、和谐,音调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合唱的艺术效果.然而,在实践中,我发现部分幼儿有“喊唱”的习惯,无形中就铸成了音调不准的问题,自己的声音与整体声音不协调,脱离了合唱群众,却不知如何去调整气息.这就要求教师在合作性歌唱训练中将音色、音准、气息的运用作为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加强幼儿这些方面的练习,从而让幼儿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发声.

(二)如何在其他领域中加强合作性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它改变了课堂的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而合作性歌唱教学活动就是一种合作性的学习,实践证明,这种形式不仅能增加歌曲的趣味,改变幼儿对歌唱活动的态度,消除幼儿歌唱的疲劳,也为幼儿提供了发展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机会.其他领域的学习中同样需要幼儿积极地学习、合作、交流,如何在这些领域中渗透合作性学习,使幼儿学习得更轻松、愉快也应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