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

点赞:4502 浏览:112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社会实践话动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要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与社会发展新形势相适应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关 键 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爱心支教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育人的重要途径,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贴近社会变革和大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社会实践的现状与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的要求相适应.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实现高校办学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的根本目标,达到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从校园到社会,需要一个衔接、过渡的过程,为大学生初步接触社会提供良好的实验田,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生活.

一、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长期以来,党、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扩大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要广泛发动大学生利用寒暑检测等时间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文、科学和身体素质.


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和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要有参与社会实践、运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改造世界的能力.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可以大部分地在学校课堂教育中完成,但运用理论的过程,必定是社会实践的过程.社会实践可以促进个体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思想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使个体充分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个体.

2.社会实践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塑造人的灵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合力,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而大学生社会实践正是这种结合的最好形式.

3.社会实践符合高校办学与市场发展的要求

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大批的合格人才的重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蓬勃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突破,为解决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社会实践的目的就是使大学生能够了解社会所需,市场所要,社会需要怎样的人,高校就怎样培养,有利于学校教育改革,促进学校最优化的教学设计,课程结构调整.

二、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案例――西建大环境学院“爱心支教”活动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也在发生变化,要牢牢把握时怎么发表展方向,与时俱进开展好社会实践工作,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模式,使大学生能真正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学院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改革创新社会实践模式,探索出一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新路子――关爱农民工子女,深入农村开展“爱心支教”活动.

1.“爱心支教”活动介绍

爱心支教活动开始于2011年暑检测,由环境学院团委组织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秉承“博爱、诚信、执着、共赢”的理念,以“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为主题,紧密围绕团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在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迷鹿村开展教育帮扶工作,为当地中小学生提供课程教授、学业辅导、兴趣培养、文体活动等志愿怎么写作.

爱心支教是此次教育帮扶工作的主要任务,其内容包括文化课辅导、诗歌、绘画、舞蹈、唱歌、手工制作以及体育训练等项目.在支教之外,我们还成立专业的调研小组对迷鹿村环境、经济、教育等方面开展调研,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形式进行调研,了解该地区发展状况,并针对农村现实,发挥专业优势,对调查结果做了详细的分析总结,撰写了数份调研报告.详实分析调研结果,针对其中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利用专业知识就迷鹿村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将调研成果赠与当地政府,希望为当地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爱心支教”活动特点及效果

(1)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参与性和积极性

坚持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这一原则,是活动成功的关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活动成功的保障.本次“爱心支教”活动无论前期策划、中期开展以及后期宣传均由学生自主完成,其间教师则予以监督和指导.这样,不仅能够成功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组织策划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2)支教内容丰富,实现资源共享

爱心支教队伍深入农村基层,针对其教育资源匮乏,信息闭塞,硬件设施简陋,文化意识淡薄等现实因素,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支教计划.首先,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大力开展支教宣传,吸引广大村民注意并引导大家认识“教育”的重要性,由家长带动学生自主前来接受教育;其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案,如学龄前儿童,主要以培养学习兴趣为主,教授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摆脱校园学习的严肃枯燥,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法,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传授知识;最后,采用“一对一”的辅导模式,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加深文化课的学习.(3)支教为主、调研为辅

在支教之余,志愿者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迷鹿村生态环境、教育现状等问题开展社会调研,充分发挥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生力军的重要作用,展现当代大学生的创新、钻研能力.志愿者通过实地参观、走访调查等手段获取有价值的调研信息,并对各种信息进行科学分析,讨论调研结果,并撰写社会调研报告,如针对迷鹿村生态环境问题撰写的《迷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论文,行之有效的提出当地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专业所学,提出改进方法,帮助当地居民改善生活环境.

3.由“爱心支教”引发的关于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建立的思考

尽管上述案例在首次举办过程中获得圆满成功,但如何将“爱心支教”活动长效开展下去,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问题.影响“爱心支教”活动长效机制建立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对于社会实践意义的正确认知

“为何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个问题普遍存在于广大志愿者心中,究其原因则是缺乏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正确认知,不能树立正确的社会实践思想.不端正能思想便不能全心投入其中,这便是有碍“爱心支教”活动长效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缺少固定的支教队伍管理机构

从上述案例看出,以上志愿者支教队伍是在学院团委组织下临时建立的学生团体,并非长期存在的组织.因此,活动人员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不便于长期开展活动.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建立专业的支教队伍管理机构,是保障长效机制建立的巨大前提.

(3)缺乏完善的志愿者管理机制

由于“爱心支教”活动是初次开展,在志愿者选拔、培训和管理方面均缺少实践经验,可谓是“摸石头过河”.因此,要建立“爱心支教”活动的长效机制,必须要制定详实的志愿者管理机制,由专人负责志愿者的更替和选拔,成立志愿者培训小组,制定有效的工作方案.

(4)缺乏长期开展支教活动的基地

缺乏长期开展支教活动的基地是“爱心支教”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活动地点的不确定性给开展支教活动带来了巨大的阻碍.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学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力度不够、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关注以及当今社会愈演愈烈的“信任危机”等因素都给创立长期的社会实践基地带来极大的困难.

三、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只是,如今在面对新任务、新形势、新变化、新情况的时候,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方面,还是十分薄弱的,因为社会实践的方法方式还很少,而社会实践中的新机制新体制还没建立成功,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基地的建设还不能够满足,有些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措施不够多、重视不够多、方法不够多,全社会共同努力支持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局面,还没有形成和体现.通过对我院大学生“爱心支教”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将对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提出以下几项建议:

1.树立正确的社会实践的思想方向

树立正确的社会实践思想方向,扩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按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和工作原则,而探索就建立在社会实践中与怎么写作社会,专业学习,创新创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高等院校应积极引导、教育学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自觉主动的姿态深入社会.同时,调整学校内外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去形成,全社会支持大学生与社会实践的好局面.

关于如何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社会实践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建立良好的社会实践与管理机构

必须要过良好的组织管理机构,去建立一体化的管理机制,而实现社会实践必须从学校开始,只有让实践单位、学生、学校一起有力的转变,大学生社会实践愿望才有以顺利进行.社会实践是新时期大学生,走向社会、锻炼成才最有效手段与重要途径,需学校认真地去组织,大学生积极的去参与和社会的大力鼓励与支持.因此,为有效确保活动内容的高层次化,社会实践骨干队伍的组成,应由校内外指导教师骨干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有机的结合.

3.设置规范的社会实践管理制度

纵览现有的社会实践的相关制度,普遍存在着延续性和稳定性差、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社会实践总体上处于一种零散、无序、多变的态势等问题.为了鼓励争先,鼓励发展,高等院校应设置规范的社会实践管理制度推动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本着逐步建立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两条渠道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的目标,高等院校应先积极的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这一项,整体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为之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设立学分.让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生学籍管理和德育学分的考评体系,制定详细科学考评方法与区分等级考评,每一个学期都应进行一次,对社会实践成绩不达标的不可参与优秀学生干部与奖学金的评选等.还可以把对指导社会实践教师的计算教学工作量统归于晋职晋级考评体系中

4.完善科学中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

想完善科学中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必须先建立优良和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这些可以让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规范化、制度化与连续化的根本保障.高校必须先整合其资源,主动积极的与农村乡镇、城市社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部队、社会怎么写作等机构联系,建立起双向受益与合作共建的基本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从而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另外,要定期去评选表彰社会实践示范基地,形成学校、教师、学生和所在单位多方共赢的动力机制,实现社会实践由短期化、分散化向连续化、制度化、规范化转变.

四、结语

当代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是学校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和延伸,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体现大学生的怎么写作社会的爱心之举,更是在实践中达到提升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奉献”目的,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怎么写作意识,最终达到学校办学和育人目标的,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