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点赞:11255 浏览:4552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将我社区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不进行心理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的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P<0.05).观察组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血压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关 键 词:心理护理;社区高血压;控制;生活质量

就目前而言我国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不容乐观,单纯的药物降压治疗效果并不显著,而且容易血压波动.有研究显示,高血压的发病、预后及转归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心理负担较重的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如此恶性循环,易致病情恶化,甚至诱发脑卒中[1].因此,采用必要的心理护理措施,缓解患者因疾病或自身因素带来的不良情绪,对于有效控制血压有积极意义.我院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对社区内50例原发性高血压采用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0例我社区高血压患者,均符合200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受试前正在服用降压药者,需停用一切抗高血压药物2周.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排除有严重的心、肝、肾疾病的患者;排除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60~78岁,平均(67.5±6.7)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6.8±2.4年.高血压分级40例,2级38例,3级22例.将该组患者采用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控制血压所采用的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不进行心理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认知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高血压病症的发生、发展、危险因素、预防、治疗进行宣教.讲解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用药目的、服用方法、如何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可帮助患者使用手机的定时闹钟功能提醒自己服药,嘱患者不可随意增减药量.

1.2.2心理指导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可引起血压波动,加重自身的病情,引导患者认识身心疾病的本质,实现对患者的心理调控及心理支持,消除畏惧、绝望的心理,端正对疾病的态度,嘱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平静的情绪.针对患者的情况利用疏导疗法、松弛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及时解除其心理负担[2].鼓励家属在情感上、经济上对关心患者.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⑴血压测量:采用标准水银血压仪进行坐位血压测定,①显效:舒张压(DBP)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或收缩压(SBP)下降≥40mmHg;②有效:DBP下降10~19mmHg或SBP下降>20mmHg;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有效率.⑵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调查,该量表共包括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4个维度,20个因子和74个条目,统计指标包括总分、维度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频数表示计数资料,统计方法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10例,有效3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治疗组中显效6例,有效3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只有长期、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才能降低对靶器官的损害,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作为身心疾病之一,除遗传因素外还受性格、心理、社会、生活事件等多种因素影响,血压的波动导致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的情绪又导致了血压的波动.有研究显示,高血压人群的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心理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着眼患者的心理与生理相互转化的因果关系,目的在于协调各种关系,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采用特殊的干预手段缓解患者相关的负性心理,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帮助患者保持最佳身心状态[3].本研究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的心理护理手段有认知指导和心理指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防的全过程,增加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掌握康复治疗的方法和应对不良情绪的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有效控制血压.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情况好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