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点赞:6842 浏览:2238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把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转换为建模教学,并在建模教学期间把相应的数学知识融入建模中,在建模期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从而指导学生主动使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分析问题.

关 键 词:数学建模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2B-0056-01

当建模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时,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我们也可以把“数学建模”应用其中,提高教学质量.在新课程改革中有这种说法,“可以让学生自行动手把数学问题转换为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解和应用”,同时这也是数学建模的应用过程,实际教学中是把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转换为建模教学,并在建模教学期间把相应的数学知识融入建模中,在建模期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从而指导学生主动使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从实际生活中了解数学问题,并把数学应用知识与数学建模相互连接,提高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本文就“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一、明确建模目的

实施“建模”方式进行教学时,首先应明确建模目的,根据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建模,从而实施建模教学.建模意义是把实际生活与理论知识相结合,通过利用科学性手段针对性进行教学.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案例中《有余数的除法》,在建立模型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理解除法,以及有余数的除法是怎样的,除数为什么会存在余数.建模主要是把问题引导从而解决问题,例如:7÷2等于3.等1,建立以2数为倍数关系的数学模型,如:采用木棒建立两个三角形,并单独保留一根木棒作为余数,在课堂进行教学时首先要说明问题,让学生了解这次建模的目的,课堂前期让学生准备好木棒、胶水(透明胶),让学生自己动手建立以7÷2等于3.等1的模型,有的是以捆木棒的形式,每两个为一捆,一共三捆,留一根作为余数,有的是建立六边形图案,余数为1,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般来说,数学模型是把公式、教学内容、解答方案等全都由模型表现出来,例如: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有“3辆自行车和6辆电动车,总共有多少辆车”,指导学生建立自行车与电动车模型,建模时首先明确建模目的,就是3+6等于9的教学目的.又如:“4把青菜和5个南瓜,总共有多少蔬菜”,相对于加减问题有很多,逐个去解说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教学质量,因此可以通过建模方式举一反三去解决,但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根据目的教学、建模.

采用数学建模方式进行教学,既要运用检测设的方法又要简化内容,舍去无关紧要的因素,确定自身属性和相应教学内容的关系,从而构成某种教学方法,然后运用这一方法去解决问题.

二、丰富建模内容

小学数学建模要根据实际内容进行,通过对问题进行全面了解,舍弃影响建模因素,从而确保实质因素,这样才能通过建模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老师建立模型时可以丰富建模内容,例如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1到10在个位、十位、百位中的意义》,老师可以建立一个个位、十位、百位进制器模型,在数学课堂中演练个位进制十位、十位进制百位的计算方法,可以丰富建模内容.例如小学数学中《明确起跑线》,老师首先可以播放300m接力赛作为引入,首先讲解接力赛的规则,300m一共3个人,接力人员分别在不同起跑线中开始跑向终点,当同学跑到转弯处时,有的接力员加快速度超过接力员,到最后一位同学接力时,会出现冲刺现象.因此学生就会产生疑惑:跑步的起跑线怎么会不一样呢?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并通过建模的方式解决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讲解建模的内容.


三、抓住问题建模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节的教学,建立模型正方体、长方体、球形等,根据课本内容抛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一:正方体面积如何计算,问题二:长方体体积单位如何换算为面积单位,问题三:球体体积有计算公式吗,如何计算球形面积,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老师要抓住问题去建模.

当同学适应采用模型进行教学后,引用适当例子实行教学要点,例如苏教版小学教材,两辆自行车由东、西方向相向行走,在离终点还有50千米处遇见,遇见后两辆自行车再次行走,两自行车同时到达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两辆车再次向反方向行驶,在距离40千米处相遇,求这段路程总长.老师首先建立模型,融入问题,根据相应问题操作模型,逐一解除学生疑惑,同时要适时抛出问题,采用模型教学解决问题.

采用“数学建模”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属于一种教学方式、策略,是构建数学与学生相互沟通的桥梁.运用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开发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了解数学奥秘,引发学生好奇心,并对数学产生兴趣,运用建模教学还利于营造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