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杏坛梦想花开用心培育中国未来

点赞:5750 浏览:186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国梦”里的教师梦想是什么?她在哪里、又如何实现呢?教师的梦想在催生学生的梦想、呵护学生的梦想、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换言之,每一位学生都有梦想、每一位学生都努力追逐梦想、每一位学生都梦想成真,就是每一位教师的梦想.课堂是教师播种梦想的地方,因为学生的梦想在这里被唤醒;课堂是教师成就梦想的地方,因为学生的梦想在这里起航并带着由此沉淀的“素质”而梦想成真.


一、践行标准,催生梦想

“我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这是每一位教师梦想的起点.我们在接受师范教育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把“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放在心上、落实到学习中.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教育部正式公布《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之前,对“合格的人民教师”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抽象的——这种“不明不白”对教师“发现自身”和“自主发展”,“进而在各项专业发展活动中体现出积极地自我反思意识以及专业发展规划意识和能力,能主动对教育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活动”(顾明远教授)是相当不利的.直到《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颁布,明确定义“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是履行中小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是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我们才找到了“教师梦想”的核心内涵.

我们怀揣原初“教师梦想”走上实现梦想的专业道路,努力践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努力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一位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各自承担着学科教学任务,把学科课程标准精神落实到课堂、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或许是一名语文教师,就让学生在语言文字里浸泡、生活,汲取语言智慧;或许是一名数学教师,就让学生在数字王国里做思维体操,生发摘取“王冠”的梦想;或许是一名外语教师,就让学生“学夷制夷”,奋发图强;或许是一名体育教师,就让学生享受“阳光体育”,健康生活一辈子等就这样,我们也由一名普通的教师,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而成长为优秀教师、卓越教师.抑或,我们成长为一名校长,追寻着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们的背影,努力把校园变成学生求知、成长的实践乐园,变成学生思索、追梦的精神家园.且行且思,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梦想之花绽放、我们的梦想之果丰硕.

在我们的梦想花开果实的过程中,学生的梦想也潜滋暗长——每一位学生都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学习过程中诞生梦想——对人生、对世界、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并满怀为实现自己的美好的希望而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的坚定信念前行.

我们的学生都怀有真实梦想——教师梦想的全部!

二、躬耕课堂,播种梦想

教师的梦想在课堂播种,也在课堂收获,就像袁隆平先生的梦想在田野播种,也在田野收获一样.但是,课堂是多元的、生动的、复杂的.小课堂大社会.因此,教师的工作是繁复的、细微的、极具智慧挑战的.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成就了诺贝尔奖得主”也可能“偷走孩子的梦”.

我想起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故事.格登无疑是“不幸”中的“幸运儿”.在读书的时候,格登的生物学成绩是全年级250名学生中最差的,他甚至曾被老师断言“笨得完全不应该学习自然科学”.可是,正是这句话“激励”着格登在他真正热爱的生物学里一次又一次地实验、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又一次又一次地实验.在失败时,他会自觉不自觉地拿出中学那张成绩单,一遍又一遍地回想加德姆(学校特聘自然科学方面的老师)的预言——“你不可能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任何成绩!”——来激励自己:“我能行,我要证明自己!”就这样,他一次次从失败中站起来,成功地让一对成熟的体细胞转换为多功能干细胞,而登上了自然科学的最高峰.

然而,像格登这样能化“恶”为“善”,愈挫愈勇、屡败屡战的“幸运儿”并不多得,更多的芸芸大众被淹没在教师有意无意的一句“笨得等”的“口水”中,梦想之灯被“恶语”之寒风吹灭而了无踪迹.因此,教师即便“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充满美好的希望”(艾伯特·史怀哲语),并把对每一位孩子“充满美好的希望”明确地传递出来,或一句话或一封信,或一个眼神或一次抚慰,坚持不懈地守望.比如,小学就辍学回家成了一个牧童后来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先生,在回忆“我的老师”中说只教过他半个学期的体育老师王召聪在“当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我坏得不可救药时”,通过我在同学们已经睡午觉时(在教室里)脱去木拖鞋“赤着脚进了教室”而发现了“我内心深处的善良”,并在学校的办公会上特别提及此事,肯定我“其实是个品质很好的学生”,使“我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感动不已”.

具体言之,对于每一位教师,要以求知之“善”培育做人之“善”,将中国梦境中的“教师梦”具体为“教学梦”乃至“学科教学梦”,悟得“教学的艺术”真谛——“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语)——并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每一堂课都与学生一起充满好奇和乐趣地经历求知的过程,悟得学科的价值和学习的意义,进而对人生、对世界、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并为之不懈努力.比如,语文课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孩子在文质兼美的语言文字里穿梭往来做一次次梦幻之旅,去领略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或平静或惊险或美妙或坎坷的世情物语和人生际遇,丰富阅历、滋养心灵、丰盈精神世界,从中汲取书面语言表达智慧和生活智慧,进而爱阅读、会阅读、终身阅读.在习作教学中,激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经历,或感受、想像、思考、困惑、疑问乃至痛苦,用语言文字做一次思想旅行,用语言文字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时空.正如刀尔登所言“语言即头脑,语言的丰富就是头脑的丰富”.在口语交际中,指导学生或讲述故事、或描述事件、或即席发言、或演讲宣传、或讨论问题、或应对辩驳,总之,在言语交锋中发展言语能力、展现言语智慧.在综合性学习中,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到生活到大自然——这个广阔无垠的无字空间——中去发现、去探索、去实践、去创造,“小试牛刀”、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等这些可能都无关乎考试分数,但一定都关乎做人做事、关乎生命状态、关乎心灵智慧,直指孩子的梦想和国家的未来——中国梦的实现.

三尺杏坛梦想花开用心培育中国未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小学教师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是的,课堂播下梦想的种子,营造种子生根、发芽、生长的生态环境,教师就静听生命拔节、乐观智慧抽芽吧.

三、满怀期待,实现梦想

每一位学生带着沉淀下来的“素质”、更带着梦想之“种树”,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躬耕践行,让梦想之“种树”在所处岗位绽放绚丽的花——让众人分享花之妖娆、结出丰满的果——让社会分享果之华实.不管在何时、不管在何处,也不管顺境或逆境,这花都那么芬芳、这果都那么美好.此时教师则是满心欢喜,静观其变,乐待其成,像小林宗作校长先生和“巴学园的老师”那样——静待教师梦想和学生梦想一起成真.

当然,也要做好“悲情结局”的心理准备,就像一部英国电影《春风不化雨》中玛吉·史密斯扮演的那位老师一样——她似一缕春风,端庄优雅,充满理想,热心教育事业,把全部热情都倾注到学生身上,竭力唤起学生们对艺术的兴趣,甚至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了人生方向,却最终被自己最信赖的学生夺走了情人,又被学校解雇.

但不管怎样,在这个世界上:一个梦想能催生众多梦想;一课劳作能播撒众多梦想之种;一颗梦想之种能在众多人那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恐怕只有教师做得到.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激动、令人羡慕、令人向往的!真是——

三尺杏坛梦想花儿开,

人生舞台无处不精彩.

用心培育未来栋梁材,

适应社会开创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