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设计

点赞:20113 浏览:930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后,处在事业和人生的低谷,闲暇与朋友月夜泛舟游赤壁,借以排遣内心苦闷忧愤而写的一篇游记.文章虽然采用赋体的形式,但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及由景物引发思想情感的复杂变化和最后作者旷达人生境界的呈现,使文章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设想:立足文本以朗读为依托,抓住关键问题师生研究探讨.

教学法:朗读法,研讨法,圈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赤壁赋》教学设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教学法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导语设计:读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时,我们看到了一位享受闲适的苏轼;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我们认识了一位充满理趣的苏轼;读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时,我们读出了重情而伤痛的苏轼;而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时,我们更能感受到一位豪迈而旷达的苏轼.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同一个创作个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不同的生命特质,那么通过《赤壁赋》的学习,我们从中又能品出一个什么样的苏轼呢?(板书课题)

文体介绍:“赋”以楚辞为源头,到了荀况才有定名.它出现在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种文体一般描绘客观事物,极尽夸张铺排之能事,形象绚丽,规模壮阔动人,多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行文.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泛读课文,解决句读.2、设置问题,学生参照课文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圈点法勾画文中写景、议论和抒情的语句;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文章感情变化的脉络,梳理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采用明暗线结合的方式,即明写泛舟宴乐,暗写自己心境由“乐-悲-喜-笑”的变化过程.通过夜游时的所见所感来抒发人生的感慨.按照这样的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月下泛舟(1),凭吊古今(2-3),阐述哲理(4-5).

3.提示重要的文言知识

(1)通检测字:①举酒属客 (属-嘱)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③山川相缪(缪-缭)④举匏樽以相属(属-嘱)

(2)活用词: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泣:使等跳舞,使等哭泣(使动用法)②顺流而东也 东:东去(名作动)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以等为伴侣,以等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①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②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谓语省略,省略句)⑤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说明:文言文的学习重点在于积累,以此储备一定的知识,借以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知识点很多,这里提列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对学生起到一种学习引领的作用.)

三、品味课文,突破重难点 品味景色之美,体味景中之情:

1、齐读第一段,画出写景的句子.2、研讨:作者笔下的月夜赤壁景色如何?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月夜泛舟赤壁,一袭月光泻在这万顷碧水之上,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来,波光粼粼.茫茫月色,茫茫江水,境界开阔而空明,意境澄沏而朦胧,如梦似幻,真可谓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真是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可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从而表现出作者泛舟秋江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作者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凌空乘风而行,简直就要脱离人世,升入仙境.如此之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而在这良辰美景中又可以饮酒赋诗,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美景、美事,带来美的感受,此乃“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3.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品读情感的变化,研讨以下问题:

(1)主客各自是怎样表现的?(2)作者对主客的思想倾向如何?

明确:面对良辰美景主人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且美梦随之而至;而客人似有不解风情之味,在良辰美景之中,他却以哀婉的啸声传达出悲凉和凄清之音.而文章的感情正是由此发生逆转,由乐过渡到下文的悲.

4、个人朗读第三段,品味文中之“悲”.(1)指导学生朗读本段,注意情感的把握.(2)介绍文章写作的背景,为品味文中之“悲”做准备.(3)结合文章具体语句看看作者在悲叹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悲情?

明确: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之“悲”由三个方面的感触引发:

江山风物触发苏轼联想到历史人物——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一句“今安在哉?”笔锋陡然一转,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情感跌入谷底,此一悲也――英雄安在;英雄人物尚且如此,那么被贬谪黄州的苏轼情况又是怎样呢?“渔樵江渚,侣鱼虾友麇鹿;驾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以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以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作为有着独步古今才华、远大抱负和政治才干的苏轼,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此二悲也――人生短暂,事业无成;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现实的无奈,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让人生永驻,岁月常在,甚至获得永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悲哀,此三悲也.(此处结合当时背景来谈作者何以会产生这种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哀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