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音乐教育下的农村音乐教育

点赞:5400 浏览:180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基础音乐教育是以体现审美为核心的,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是基础音乐教育的高等责任,而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农村音乐教育由于自身所存在的狭隘性、闭塞性特点需要得到更多教育者的关注.笔者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投入到音乐教育的工作中,使音乐教育事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 键 词 :基础音乐教育;审美教育;农村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212-01

一、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

以美育为基本属性的音乐学科,在其教育过程中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淡化教学活动中那种直白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丰富学生审美情感体验,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基础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影响音乐审美的要素很多,下面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作简要分析:

(一)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

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因此,选择具有欣赏价值,并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作为音乐教材是极其重要的.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地溶入到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

(二)音乐教学方法的审美原则

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概括的说,它遵循着下面一些原则:

1.参与性原则

音乐教学参与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学生只有参与到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主地去探寻、领悟、体验音乐时,才能对音乐知识技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并尝试简单的创造.

2.情感性原则

音乐是情感艺术,可以更直接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享受美感.

(三)音乐教学环境的审美特点

音乐教学环境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的优美,二是两者间的和谐.

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而音响则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关键因素.一首乐曲清晰的音质、悦耳的音响会使人的听觉舒适,并产生美感,而糟糕的音响效果则会使人烦躁、不舒服.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避免不良音响的产生,比如录音机的音量过大,音质过尖,或不等音乐结束就“啪”的一声中断放音等.

一个美好的视觉环境对教学也是重要的,教师在音乐教室的布置上应多花心思,在对教室座位的安排与乐器的摆放应富有新意,教师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应更具有视觉欣赏的意义.

基础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陶冶人的情操,启发人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它向人们传递着一种美.中小学阶段学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在对其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通过唱歌、欣赏等活动让学生探索音乐艺术美的奥秘,对学生身心健康启到一定的作用.

二、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现状

基础音乐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是农村的音乐教育.基础音乐教育在农村的发展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的一系列原因使其不容乐观.为此,笔者特调查河南某一所农村学校,通过与学生交谈、研究学生心理、课堂教学实践反馈等形式,并结合当地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想法:

(一)在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是师资建设的薄弱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当地学校领导反映,学校由于编制紧张,招聘老师时只能尽可能将有限的名额用于招聘语、数、外必考科目的老师,至于音、体、美学科,没有老师就让其他学科的老师代课,而这些代课的教师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音乐院校的教育,只是喜欢唱歌或者爱听音乐.

(二)学生音乐素质偏低

农村的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偏差,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接受专门的兴趣培养.在他们眼里,所谓的音乐课就是唱歌课,会唱几首歌曲就可以了.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一周一节的音乐课就成了学生们得以放松的课程,导致学生课堂音乐学习效率低下,音乐教学效果甚微.

(三)教学设备的不完善

在农村中小学中,教学设施极其落后,学校缺乏专用的音乐教室,甚至连音乐教学书籍、挂图等教具都严重缺乏.在学校,最常见的教学设施就是破旧的脚踏琴了,因此,导致学生对于教材中提到乐器不知为何物.在学生的概念里,只要能发音的乐器都是“琴”,教学设施的严重缺乏,导致有效的教学不能开展,制约了农村音乐教育的提升.

基础音乐教育下的农村音乐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四)政府和学校的不重视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对音体美教育缺乏明确定位.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机构对音体美教育重视不够.通常在期中、期末考试前,体音美作为大家所认为的“副科”是要给语文、数学、英语这些科目让位子的,导致学生素质教育跟不上时代步伐.

三、对策

在基础音乐教育中,音乐兴趣的培养是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就教育现状而言,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兴趣就成为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甚至是唯一动力.学生没有产生兴趣,音乐课就成为虚设;就音乐教学而言,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其基础性主要不是音乐知识和技能,而是兴趣.基础音乐教育是义务教育,无论学生是否具有音乐天赋,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并终生享有音乐兴趣,是基础音乐教育的崇高责任.在基础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当下该如何改变薄弱的农村音乐教育呢?现提出笔者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个人的兴趣是在实践学习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音乐的实践活动有很多,例如;欣赏音乐、演奏乐器、跳舞、观看相关视频等.在音乐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互动式、竞赛式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而通过组织合唱比赛、舞蹈排练等活动让学生把学到的技能得以展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良好的环境可以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比如,教师在课前十分钟播放或者弹奏优美的旋律让学生随着音乐节奏走进教室;在教室、楼道的墙壁上面贴音乐家的画像和格言;在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通过校园广播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因此,多媒体音乐教育的建设,能够使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可以真正的实现现代化.

(三)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虽然大多数学校都已能够正常开设音乐课,但却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将音乐课开设成“唱歌课”,甚至“流行歌曲课”.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了一方面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内容很缺乏,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时音乐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让课堂充满快乐,用自己的行为素养来影响学生.

四、结语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音乐能用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他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丑化.”因此,音乐教育者承担着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心智的重要责任.教师要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上实行转变和改革,才能使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从而改善农村音乐教学这个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