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文化地位

点赞:3582 浏览:134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孝经》中阐述它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同样,孝也是人的德性之根本.中国几千来年的封建社会秩序和封建关系就是以孝道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些因孝而生的思想沿袭至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孝在调和现代社会矛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孝的文化地位显示出其特殊的作用.

关 键 词 孝 孝的文化 地位

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均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强大了国人的信心,增加了国人的自豪感.同样,在文化领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现我国文化软实力也已成为我国在文化建设中的努力方向.“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是一种始基性的核心文化观念,更是一种实践道德.中国人对于家庭的重视,是世界上其它国家所没有的,这为孝文化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土壤.“二十四孝”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所以,当传统文化重新热起来的时候,无论人的文化层次高低,知识水平如何,他对于孝的感知都具有共通性.近年来,在社会上兴起的“践行孝道”便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有些地方中小学要求学生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演艺界评选“孝星”;公务员选拔是否应该以孝顺作为参照标准等,这些无不印证着“孝”在中国的地位.

孝的文化地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文化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孝”和“文化”

谢幼伟说:“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上作用至大,地位至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中国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孝文化发展的进程.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中,孝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更具有多种文化结合的特征.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谈到中国“孝敬”问题时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的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到家、墨家等各家学派之间均对“孝”提出过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千百年来,孝文化一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依旧不容小觑.

二、“孝”和“社会”

家庭作为孝文化体现最为明显的地方,对孝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然而,每一个家庭中的人,都需要成为社会的人,在社会中进行活动.所以,孝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孝文化必须关注的问题.中国社会中,提倡孝文化,主张“以孝治政”的也并不罕见,这并完全因为社会上整体的孝可以为每一个作为个体的家庭带去幸福和快了,更重要的是因为,“孝”符合了社会的总体利益,有利于社会治理及发展.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社会中提倡“孝”的观念也会存在不同之处.在西方社会,孝并没有被强调其重要性,因为西方社会的重心往往偏重于教会、法庭等家庭以外的因素.而在我国社会,由于家庭观念深入人心,所以,将家庭的“孝”与社会相联系,可以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

三、“孝”和“个人”

孝与个人的关系,简单概括为一句话――孝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仲尼曾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所阐述的孝,就是一个人德行的根本所在.道德修养,作为个人品德品行形成和提高的内在因素,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智力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学历能力;德育能力,则可以考察一个人的发展能力.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仁”,是德行的最高境界,只有成为“仁者”,才能从心里去关爱他人、把奉献之情从心底流出.而成为“仁者”的基础条件就是“孝”,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父母双亲孝顺,才能对他人心存善意,充满关爱.如果不能对父母尽孝,对他人的奉献也就无从谈起了.对个人来讲,古有“父母在,不远行”,今有“常回家看看”,这些无不透露出“孝”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孝”和“当代价值”

孝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中国社会是彻始彻终,为孝这一概念所支配的社会.中国社会是以‘孝’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要重视“孝”的作用.作为民族的文化传统,“孝”应当成为当代社会每一个人心中最普通、最受用、最具教育意义的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充分发挥道德意识的当代作用,使“孝”深入人心,为市场经济有序发展贡献力量.

五、结语


从古至今,孝的文化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如何发挥孝的作用,成为各理论界关心的问题.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其思想根源必然是不可替代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孝道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构建社会主义孝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之成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