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中西医治疗现状综述

点赞:30369 浏览:1420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1-0291-02

【摘 要 】:足跟痛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1]其发病率约为10%,其主要表现为慢性起病,晨起、久坐、行走过久或休息时足跟疼痛不能着地,步履艰难.该病多发于体型偏胖的中老年女性.鉴于本病发病率偏高,且较大程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本文综述了国内,国外此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并总结分析其优势与不足,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足跟痛中西医治疗现状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统计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 】:足跟痛;针灸;综述

病因分析

[2]中医学认为该病的形成是以肝肾亏虚、气血失和、经脉失养为先决条件,复因风、寒、湿邪侵袭及外伤、劳损等致使气血阻滞而成.[3]西医对于足跟痛的生理病理至今尚不完全明确,但是有共识认为其病因主要有:足底筋膜炎,踝管综合征,神经压迫性病变. [4]并且一致认为足跟痛和跟骨刺没有必然关系.治疗上:中医治疗以针刺、艾灸局部及远端穴位为主,结合中药外敷,内服.治法总体以疏通经络,活血祛瘀,消肿散结为原则.西医治疗上主要有物理治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封闭治疗,手术治疗.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目前治疗足跟痛的方法主要有针灸,中药外敷,推拿,小针刀等方法.但主要采用针灸治疗,最具临床价值的当属单穴治疗足跟痛.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吕景山[5]教授采用下关穴,巨刺配合运动针法,十分钟行针一次,通常三次就能治愈本病.赵锡硕[6]进行临床观察,独刺下关穴治疗足跟痛200例,20天后观察疗效,治愈率84%,总有效率96%.另有封檗[7]针刺后溪穴治疗足跟痛,隔日1次,总有效率100.00%.治疗时间最短1次,最长5次.龙晖[8]取足跟穴,位于手掌的大陵穴与劳宫穴连线下1/3处取凹陷处.配合运动针法,留针20 win,每隔半分钟,运针1次.每日1次,5次为l疗程.与常规针刺组(有效率78.4%)对照有效率为98%,具有统计学意义.

尹毅,王红[9]报道采用针灸推拿中药外敷集合的方法,选取局部以及循经所过穴位点按得气后进针,留针15分钟后加艾柱灸,加垫中药跟垫,穿鞋即可.治疗足跟痛118例,治愈率达到81.4%,无效3例.杨珩,高维[10]通过针刺太溪和然谷穴后加用电针,治愈率37.5%,总有效率90.6%.董玉喜[11]等,通过刺病变同侧“合谷”穴,取其止痛之功,太溪、肾俞均取双侧穴位,调肾壮骨,针刺完毕出针后,选穴足跟底疼痛点,隔姜施灸,每次灸3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针刺加隔姜灸组75例,痊愈56例(占74.7%),好转16例(占21.3%),无效3例(占4.0%),总有效率为96.0%.与单独用隔姜灸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现代针灸发展,黄履群[12],对98例患者予以针刀治疗,48小时候予手法治疗并于术后第三天配合中药熏洗,1周1次,98例患者中,效果满意,总有效率94.9%.宫育卓[13]等采用火针疗法治疗跟痛症30例.趾筋膜炎型患者者,对其压痛明显点行常规消毒后行火针点刺,每个压痛点3针.骨内压增高型患者,以足跟及其旁开前后左右各约lcm处共5个点作为治疗点,点每次2针,其余4点每点l针,均深达骨面,针后针口涂万花油,创可贴外敷不沾水.每5天1次,3次l疗程,—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到100%.董新高[14]等用耳穴,王不留籽贴压足跟、肝、肾、膀胱穴区,2个疗程后,46例患者中治愈37例,有效9例.彭建英[15]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法,将由自制方剂中药分别用50%酒精和山西老陈醋各1000毫升分别制成治疗极用药和辅助极用药.采用DGZ—ID型中频离子导人机,采用揉捏模式对127例患者进行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3%.

2.国外研究现状

2.1物理治疗

目前国外普遍认为物理治疗是足跟痛的首选疗法,另外对于足跟痛伴有骨刺阳性的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去除骨刺.但是[16]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足跟痛与骨刺的存在与否并无直接关系,研究表明患有足跟痛的患者只有50%的人有跟骨骨刺,而其中只有10%的长有骨刺的脚会有临床症状.[17]国外研究表90%的足跟痛患者是通过理疗治愈的.其中常用的理疗方式包括:行为习惯纠正,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或预置构件改变鞋内受力环境,夜间夹板治疗,体外冲击波疗法等等.[18]冲击波治疗跟骨痛有一定的禁忌证如跟骨质病变,严重心脑血管功能障碍或皮肤溃疡,安装心脏起搏器等.[19]Snook GA和Chrian OD通过200例的随机对照实验,经过8周治疗后发现,72%的患者症状通过蹬脚伸展足底筋膜得到改善,外加橡胶跟垫,则可以使治愈率提高到90%多.平时习惯运动量较大的患者需减少跑步和锻炼时间.如果八周之后症状仍得不到控制,就可以选择类固醇药物局部注射.但是[20]注射类固醇可能会引起跟部脂肪垫的破碎而导致足跟生物力学的改变,[21]而且其长期疗效较好的比例不足50%.另外地塞米松离子导入法也是一种疗效不错的疗法.[22]最近一项实验研究表明应用夜间夹板可以使90%的难治性患者经过仅仅治疗一个月后就能有所改善.这种夹板可以让患者的足底筋膜和跖趾关节在睡觉时保持一个背屈的状态.鉴于此项试验的成功,这种治疗方法很有可能会成为将来治疗足跟痛的首选理疗方式.

2.2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影响行动,疼痛持续超过六个月的患者,就可能要考虑手术治疗.[23]由于足底筋膜对于维持足部纵弓静态或者动态的平衡都很重要,所以足底筋膜切开术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扁平足.但是[24]Sammarco GJ等研究表明:保守治疗的足跟痛不能取效的患者中,90%在手术后能获得良好功能恢复.平均8周后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工作,疗效平均持续21.5月,但是也有25%患者反应任然有不同程度疼痛.[25]Dies MS等认为保守治疗不效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好转率在48%到90%之间.总之,感染,脂肪垫完全破碎,术后完全不或很少承重,术后调理时间长短对于疗效都有一定影响.另外,[26]体外冲击波疗法用来治疗足跟痛最近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种技术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在欧洲广泛使用了,它的原理与超声碎石类似[27]等发表的一篇关于体外冲击波治疗足跟痛的meta分析指出,尽管这种技术治疗足跟痛的机理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但是从临床上看所有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的患者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相比,几乎所有的患者都能立刻完全承重,而且通常都能在一到两周以内恢复正常的生活活动. 讨论

足跟痛作为一种骨科常见病,因其较大程度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其病理目前尚不清楚,诊断标准也不统一,目前大致上还停留在症状学诊断,少数增加了X片辅助诊断.其诊断标准尚存争议.目前国内中医治疗足跟痛针灸疗效较好,常规选穴主要为局部穴位,及循经取穴,另外大多医家认为选取肾经穴位可补肾之精,取其主骨生髓之功.常选单穴主要是经验效穴,有下关、后溪、大陵、跟痛穴,作者认为选取下关穴有较大优势:下关为胃经经穴,胃为肾之关,又是足阳明和足少阳之会,此两经在足部的循行覆盖了整个足背和足趾,而这一点与西医解释的足跟痛的原理关系密切,跖腱膜起于根骨跖面结节,向前伸展止于5个足趾近侧跖节的骨膜上如果长期持续的牵拉会引起跖腱膜在跟骨结节附着处发生慢性损伤引起疼痛,取下关为经络所过,起到疏通经络止痛的效果.下关穴局部没有其他穴位的皮下致密筋膜,所以不会有太大的疼痛,患者更容易接受.虽然中药外敷,针灸,推拿疗法效果都得到一定的验证,但是很多报告是临床案例总结,缺乏对照;部分有对照组但是对照组的设置以针灸为主,且对照组的普遍认可度本身有待商榷,尚且缺乏随机法、盲法的描述.没有一篇文章提到严格纳入及剔除标准,没有提到脱落受试者,更缺乏随访,所以文章质量普遍不高.国外理疗康复法通常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患者可能难以坚持,也可能会影响睡眠等,但是治疗方式无痛,对于部分患者容易接受.临床中可以针对患者接受度及其依从性做出选择.综上作者认为将来应该着手选取单穴下关(名家经验效穴)治疗足跟痛,以西医康复疗法,国外已经验证过的夜间夹板治疗作为对照,严格按照CONSORT标准实施以及报道该临床试验,一定会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结果.

 surgical intervention? Foot Ankle Int 1999, 20:803–807

[26] Paul J. Juliano, Thomas G. Harris: Plantar fasciitis, entrapment neuropathies, and tarsal tunnel syndrome: current up to date treatment. Current Opinion in Orthopaedics 2004, 15:49–54

[27] Ogden JA, Alvarez RG, Marlow M: Shockwe therapy for chronic proximal plantar fasciitis: a meta-analysis. Foot Ankle Int 2002, 23:3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