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过程中的关键教育事件

点赞:2999 浏览:725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关键教育事件在相关教育目标达成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的事件.它具有主题鲜明、事件典型、效果显著等基本特征.呈现需要包括背景介绍、创意设计、事件描述、反思总结等要件.评价关键教育事件使用效果,需要关注学生认知、情感及行为方面的积极变化.

德育过程中的关键教育事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班主任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关 键 词 德育;关键教育事件;效果评价

作者简介 胡庆芳,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德育是把特定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和政治信仰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一切教育活动.培养受教育者道德品质、思想观念以及政治信仰的教育是一种缓慢的、渐进的、“触及受教育者心灵和灵魂的教育”[1],它不同于单纯的知识教育,机械的操练和一味的强化巩固往往效果不佳,教育方法的创新成为学校德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约翰福乐纳根提出了“关键事件法”(Critic Incident Method,简称CIM)概念,并成功运用到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评价中.具体做法是由上级主管者记录员工平时工作中出现的关键事件(一种是做得特别好的,另一种是做得特别糟的),通常在半年或一年之后,基于积累的这些关键事件,上级主管者对员工表现做出综合评价.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大卫特里普将这一概念引入到教育领域,认为课堂教学过程中总存在一些事件对一堂课的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这些事件被称为关键教学事件.

下面将关键事件从课堂教学的范围拓展至整个教育,就德育过程中的关键教育事件进行分析.

一、关键教育事件的表现特征

关键教育事件之所以“关键”,首先在于这类事件能够准确回应教育问题存在的关键原因,其次在于这类事件能够在教育目标达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换言之,关键教育事件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准确回应教育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症结,并在相关教育目标达成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的事件.

与普通教育事件相比,关键教育事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主题鲜明.关键教育事件所涉及的内容或反映的问题紧扣学校德育内容体系中所包含的主题,鲜明突出,不空泛游离,不模棱两可.在教育实践中,此类事件一展现,学生就能够清楚地把握事件本身蕴含的教育主题,不会产生误解.

事件典型.关键教育事件应该具有代表性.唯有如此,才能够直面德育过程中问题的关键,切中肯綮,从而具有以一当十的教育分量.

效果显著.正是因为关键教育事件主题鲜明、事件典型,所以有充分的理由预期或有足够的事实证明它在教育实践运用过程中可以发挥出或已经起到突出的“关键作用”[3].反言之,如果没有关键教育事件的参与并发挥作用,教育活动的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二、关键教育事件的呈现要件

关键教育事件呈现的要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背景介绍.主要介绍该事件主要关注的是什么样的主题,以及关注的缘由.第二,创意设计.主要展示该事件与众不同或有创意的地方表现在哪里.第三,事件描述.主要描述如何针对德育中的难点,通过富有创意的教育实践,达成不同一般的教育效果全过程.第四,反思总结.基于教育实践,进行深度反思总结,形成超越一般心得体会而具有一定深度的认识及结论.

下面以“珍惜选举权利”课为例,对关键教育事件呈现要件做一说明.

背景介绍

我国的选举制度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都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但是现实中,选举的神圣性和严肃性一般学生很难切身体会到,教师往往也是直接用灌输的方式来讲解,导致教育的实际效果常常不理想.

创意设计

结合现实班委会改选闹剧,不动声色,巧妙设问,将我国选举制度相关内容悄然展开;顺水推舟,检测意肯定选举结果,把球踢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检视这次选举,意识到应珍惜选举权利,慎重投出自己的选票.

事件描述

某校高一(3)班,上学期班主任根据学生档案,挑选部分学生组建了临时班委会.一学期下来,学生之间已经非常了解.这学期开学伊始,班主任决定正式选举班委会.根据选举规则,本次将选举产生班长、副班长等6位班委会成员.班主任要求学生在写选票的过程中,认真考虑每一位同学的平时表现,包括怎么写作意识、学习成绩、工作能力等方面.给学生思考和填写选票的时间为10分钟.原本班主任以为学生会认真回忆原班委会成员为班级工作的点点滴滴,慎重考虑新一届班委会人选,没想到有几个学生不到1分钟就草草写完选票并投入选票箱.更有甚者,有的学生竟然将自己写好的选票传来传去.学生完毕,班主任随机点了3位学生公开唱票.结果,获得票数最高的居然是班主任,接下来依次是班级里最为调皮的几个学生,而临时班委中只有1位学生上榜,票数还不高.严肃的选举变成了一场闹剧.

班主任审时度势,开始了珍惜选举权利教育活动:

班主任(冷静地):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本次班委会的选举很好地体现了我国选举制度要求的三个特点,也就是平等性、广泛性和真实性?现在请大家说说看,这三个特点分别是怎么体现出来的?

A学生:平等性体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选,广泛性体现在我们全班同学都参加了选举.真实性体现在我们按照自己真实的想法选出了自己喜欢的同学.

班主任(总结):理解得还不错.平等性体现在,凡是我们高一(3)的同学,人人都有一张票,并且每位同学都可以选6位同学,权利平等;广泛性体现在,全班同学都参与,能够代表整个班级的意愿;真实性体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各自秘密写票,反映自己真实的想法,同时又是公开唱票,过程和结果真实.这样说来,你们既享有了选举权,也享有了被选举权,同时还履行了监督权,共同监督了整个选举的过程.大家应该为自己拥有并行使这些权利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对不对? 部分同学(不自信地):对.

班主任:声音好像不够响亮哦.为了我们高一(3)班的长远发展,我们应该把班上热心集体工作、学习上进、有责任心、工作能力强的前6位同学选进我们的班委会.这样,他们就能够更好地为我们班级怎么写作,带领我们一起为班级争光了.大家说对不对?

部分同学(难为情地):对.

班主任(因势利导地):根据选举规则,我没有被选举资格,那么选票居前的6位同学当选新一届班委会成员,大家有没有意见?

得票靠前的两位同学(异口同声地):我知道是有同学故意捉弄我的,我不能胜任班委会的工作.希望重新进行选举.

班主任(微笑):原来有的同学选的代表不是发自真心啊.那怎么办呢?

B学生:重选吧.

班主任(征得全班同学一致同意后):我宣布,刚才的作为本次班委会选举的预演,正式的班委会选举现在开始!

(学生认真起来,新一届班委会在全班同学的欢呼声中产生)

班主任:今天我们班委会的选举经历了一段小小的插曲,给我们每一位同学上了生动的一课.今天我们选举的是班委会,以后我们还会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人民通过选举,把权利委托给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受人民的重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利.如果选民将选举视为儿戏,随意提名,随意,最后选出一些并不适合的人担任人大代表,并由他们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那么后果可想而知.我相信经过这次的预演,当大家年满18周岁后,在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中,都会以此为戒,充分展现出一个合格选民的风范,慎重地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

反思总结

本次珍惜选举权利教育活动,之所以表现得如次鲜活,最终被班上学生真正认同,主要有以下原因:

1.教育嵌入真实的情景之中.本次活动嵌入在真实的班委会选举情景中,一改德育坐而论道的惯常做法.真实的情景有助学生切身理解并认同.

2.过程贯穿平等的对话交流.德育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思想观念的传播,但是这种传播一味地依靠灌输和训诫往往会使学生口服心不服.在本事件中,班主任一开始不是采取训斥的方式来对待选举闹剧,而是按照选举的规程,一步一步和学生沟通交流与确认,从而让学生在选举过程中种种不正确的意识与行为不攻自破,直至主动反思检讨.

3.说理体现由近及远式展开.我国的人民大会制度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离中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在本事件,班主任非常巧妙地将相关内容的学习放在每一位学生司空见惯的班委会选举中进行,让学生体验选举的庄严和神圣,再由近及远地联系到今后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如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问题,本来抽象、遥远的知识立刻变得具体、可触摸了.

三、关键教育事件的实效评价

对关键教育事件实践效果,可以参照表1的测评点进行观察.

我们不妨以前面提到的“珍惜选举权利”为例.之所以能将这一事件视为关键教育事件,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其实践效果明显:在认知维度上,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发现,学生对这一主题,刚开始认为只是一项任务或活动,到后来深深体会到这是一种权利的体现和责任的践行;在情感维度上,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发现,学生对于选举的态度或情感,刚开始觉得无所谓,后来变得慎重和严肃起来,并深深体会到选好班委会和全班发展息息相关;在行为维度上,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发现,刚开始很多学生匆匆应付了事,甚至部分同学还利用选举的机会恶作剧,后来再三权衡,真正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