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接受视域里的《哈利.波特》

点赞:23623 浏览:1073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我们不能将《哈利波特》的“成功”单纯地归功于商业化运作,从文学接受的角度分析,《哈利波特》的叙事技巧兼顾了不同受众的阅读习惯,它建构的“第二世界”引导受众暂时超脱了现实世界的羁绊,同时,这个“第二世界”又成功地完成了对“第一世界”的情感关照,达成了作品与受众的心理契合.而意见领袖的“第二文本”阐释,更激发了受众的阅读兴趣、拓宽了受众的文学接受空间.

关 键 词 :文学接受 第二世界 意见领袖 第二文本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在JK罗琳构思创作《哈利波特》时,母亲的离世、失业的打击、婚姻的失败等接二连三的不幸降临到她身上,连维持生计的基本愿望也被频繁的退稿击碎.当时谁又会把这个“哈利波特”和今日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现象”联系到一起呢至今,“哈利波特”系列仅图书收益已近4亿,影视利润近54.2亿,加上其衍生品的市值,作为一个世界级品牌,“哈利波特”的总市值已近2000亿美元.是什么让一个接连遭受退稿的作品,成为畅销全球的图书是什么让“哈利波特”成为世界级的品牌有人认为“当代传媒以跨国资本的方式形成全球性的消费意识,其文化霸权渐渐进入国家民族的神经之中.这种全球化话语权力夹带着全球化网络和消费主义时尚的诱惑,共同塑造了《哈利波特》神话”.诚然,消费主义文化和文化产业市场成全了“哈利波特”,但对于广大中国作家及文学出版界而言,它在文学接受领域的“实践”是非常值得研究学习的.

文学接受视域里的《哈利.波特》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产业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除去商业营销的因素,受众在接受一部文艺作品时必然要受到先在接受心理的潜在影响.根据神经心理学原理,脑皮层分为各种不同的区,这些“各种不同的区,其中也包括着彼此间很远的区,都参加心理活动的积极形式的实践,这些积极形式不仅接受信息,而且要将这些信息与过去的经验相比较”.文学接受者认识活动的形成是由个体原有格局对一定刺激的同化并加以调节产生的.换言之,艺术接受者在面对艺术品,接受艺术品的时候,他的心理并不是空白的,艺术接受主体在接受艺术品前就已经存在着一种先在的接受心理,因此在其接受艺术品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其先在的接受心理影响,形成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接受心理定势.同样,作家在创作作品时,也受其本身固有的艺术心理的影响,如果作家用之创作的心理适应了接受主体的接受心理,那么双方便达成了契合.《哈利波特》系列讲述的是小魔法师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学习魔法所遇到的种种经历,这样一个看似老套的故事情节是怎样与受众达成心理契合的呢

就作品内容而言,虽然它讲的是魔幻世界,但哈利及其伙伴的行为、心理与青少年的心理行为有着众多的契合点.哈利拥有魔法,却与现实世界的孩子一样需要上课、做作业、应对考试,他的成长同样经历着冲动、叛逆、迷惘与失落等这些都是小读者们深有体会的.同时,作品中鲜明的二元对立观也十分符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哈利在姨妈家卑下的地位与在魔法界近乎传奇的知名度,邓布利多的极善与伏地魔极恶的对立等这些极度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极其符合小读者二元对立的思维习惯,从而与他们的认知观达成契合.一定意义上,作品在情感上对小读者的心理关照及由此引发的共鸣,已经远远超过了文字本身的魅力.《哈利波特》在迎合小读者审美趣味的同时,以小说客观、仿真的叙事代替了传统童话夹叙夹议式的叙事,扩大了作品的审美想象空间,吸引了广大成人受众.罗琳通过哈利波特的眼光、思维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读者对事件的了解完全依靠哈利波特的探求,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受众会带着和哈利波特一样的担心、恐惧、疑惑、猜测去探究事件的全貌,在此期间必然会产生真实、强烈的审美感受,读者的主体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罗琳广泛利用小说化的叙事技巧使虚幻的世界仿真化,使童话叙事小说化,使受众范围成人化、扩大化.

《哈利波特》所提供的魔幻世界为受众的想象力提供了自由狂欢的平台,它所建构的“第二世界”引领受众暂时超脱了现实世界的羁绊,进入变幻莫测的奇幻世界,从受众心理分析,这正是它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世界(巫师世界)与麻瓜世界(普通人生活的世界)并存,在魔法世界里各种超自然的体验都可以合理存在,在这里想象力为彼此提供了一个共享的狂欢广场,参与者在这个广场上可以对世俗事物进行颠覆式的狂欢,而这种狂欢的本质,不仅是对世俗的颠覆,也是对一切圣物的亵渎与歪曲,更是对教条的、机械的、想象力匮乏的世俗生活的一种发泄与反抗.可以说,《哈利波特》所展现的魔幻世界,为受众提供了一个摆脱现实功利束缚的空间,一个尽情享受精神狂欢的“第二世界”.这里的第二世界是相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第一世界(现实世界)而言的,它是人类幻想出来的世界,它反映第一世界,又异于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的塑造必须符合艺术变形中的艺术真实规律,即作者所创造的检测定世界中表现的生活合情合理,符合第二世界自身运行的规律,同时必须具备情感性的真实,即“作品中所表达的审美情感真挚可信、真切动人”,符合受众的心理真实需求.罗琳将检测定性真实与情感性真实运用得恰到好处,受众在作者的引领下,逐步摆脱了现实世界的羁绊,转而进入精神自由的奇幻世界.丹麦学者沃尔夫伦森曾预言,人们将要步入被称之为梦幻社会(dream society)的时代,即一个以关注梦想、精神、历险以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购写时更关注情感附加值而不是物品本身,《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正好迎合了当下受众的心理需求,达成了作品与受众的心理契合.


《哈利波特》的魅力不仅在于它为人们构建了一个可以让受众暂时超脱现实羁绊的奇幻世界,更在于它对现实世界的关照引发了受众的强烈共鸣.《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与传统奇幻文学不同,这个魔法世界同样利用现代科技,同样充斥着商品文化,同样面临着由于阶级、种族、文化的差异而衍生的争端乃至战争.罗琳通过对客观事物进行非写实性摹仿、变形,使小说内部情节符合作品自在的“检测定性真实”,一切都合乎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认识和思维逻辑,从而进一步实现了作品的“认识性真实”.作者将笔下的现实投放到虚幻、神秘的氛围之中加以表现,让读者在奇幻世界的畅游中亦能体会现实世界的“阴晴冷暖”.哈利是个失去父母的孩子,当他在“厄里斯魔镜”里看到自己的父母时,“他如饥似渴地凝视着他们,双手紧紧按在镜子玻璃上,就好像他希望能够扑进去和他们待在一起.他内心感到一阵强烈的剧痛,一半是因为喜悦,一半是因为深切的忧伤.”类似这样对人类情感的强烈而真切的关照,唤起了受众自己心底最真挚的情感,在这里,作品所营造的情感氛围突破了日常生活的非诗意,唤醒了潜藏于人们心底的真性情,罗琳引领受众抵达到了人类精神的诗化意境.正是由于作品“情感性真实”的强烈震撼,才使小说摆脱了单一冰冷的魔法故事模式,转而上升为能够为受众提供充满真情、爱意,饱含人性关怀的诗性生存空间.此外,作者在意象上的设计,进一步开拓了受众的审美想象空间,使作品更具吸引力.通过意象的运用,作者成功地将抽象的意义与复杂的情感具体化,将诸多的哲理与人生命题隐喻在具体、生动、感性的形象中,营造出富有张力的诗化意境.在作品中,“扫帚”意化为一种自由、解脱与解放的象征,“9又 3/4车站”将受众由具体的历史时空引向了遥远而深邃的超时空感受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意象系统,使文本在受众的阅读视野中具有多元的阐释空间,作品的动人之处正是在于文中诗化的意象元素所带来的对日常生活的审美超越及对“第一世界”的情感关照.

“意见领袖”的“第二文本”阐释为《哈利波特》的文学接受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意见领袖”一词最早是由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他认为“观点通常由媒体流向意见领袖,经过意见领袖的过滤和加工后再流向相对被动的受众人群.”李普曼为意见领袖做了更具体的定义:

“在任何组织中,都有一些确立了地位的领导人,他们有着极大的天然优势.他们被认为享有更好的信息资源等因此,他们更容易受到注意,说话的声调更容易令人信服.”

这里,李普曼指出了意见领袖的两大主要特征“容易受到注意”和“容易令人信服”.在文学传播领域具备这两大特征的人群会成为文学接受领域的意见领袖,他们影响着大多数文学受众的审美情趣,而他们借以传播思想见解的主要方式就是对原作进行“第二文本”阐释.“第二文本”是相对于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第一文本)而言的,即经过读者阅读领悟后,在读者心中产生的艺术情感和形象.任何作品一经读者阅读,就会在读者心中形成新的对象化了的作品,即“第二文本”.冈特格里姆用下面的公式简单概括了这一理论前提:“S等于A+R”,这里的A指作者赋予的意义,相对稳定,R指接受者所领会、赋予的意义,因读者个人水平差异而变化,S指文本的意义结构,它在读者的参与下得到了无限延伸.文学作品的不确定性给予了接受者很大的参与空间,文本的空白点激发了接受者的再创造性,一定意义上,作品是可以被无穷解读的,文学活动是由创作者的创造活动与接受者的接受活动共同构成的互动性活动.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自《哈利波特》第一部面世以来,文学接受领域的意见领袖们就从未停止过“第二文本”阐释,他们从各种不同角度进行阐释研究,《哈利波特》的接受视角被不断拓宽.林德塞弗雷泽认为罗琳是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家,认为她创造性地运用经典叙事讲述了一个惊险刺激发人深省的复杂故事,在美国,《哈利波特》被认为与经典奇幻文学一脉相承,也有不少人认为《哈利波特》是典型的儿童读物,而查尔斯泰勒认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通过魔幻故事所展现的现实主义思想和人物刻画的复杂巧妙超出了一般儿童文学范畴,已经步入少数跨越到成人读物的儿童文学之列”,他将《哈利波特》拉入了成人受众的接受范围,并提出“读者很快就能感觉到自己是在阅读一部文学经典”,进一步提升了其艺术品位,将其经典化,将其拉入精英文学接受者的阅读视野.而学术界的介入为《哈利波特》挖掘出了更多的丰富内涵,至今它已经超脱了单纯的儿童读物范畴,转而进入了关涉男权社会、性别分析、阶级关系、民族问题、边缘群体、文化中心等重大社会问题的严肃文学范畴.在“意见领袖”的阐释下,《哈利波特》几乎成为了关涉所有受众审美趣味的大众读物,他们对受众先在接受心理的强势影响,直接带来了大众对《哈利波特》的好奇与遐想.但随着商业化的渗透,“意见领袖”的声音也不那么纯粹了,这其中也夹杂了很多商业化诱惑.

参考文献:

[1] [苏] AP鲁利亚,汪清等译:《神经心理学原理》,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2] 钱中文主编:《巴赫金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 胡有清:《文艺学论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美]J K罗琳,苏农译:《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Solomon,Michael R.Consumer Behior[M],Second Edition,Boston:Allyn and Bacon,1994,p385.

[6] [美]沃尔特李普曼,阎克文译:《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 胡经之:《西方20世纪文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8] [德] 冈特格里姆:《接受学研究概论》,《接受美学译文

集》,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

[9] Taylor,Charles.This Sorcery Isnt'Just forKids[Z]..省略, 1999-03-31.

作者简介:梁冬梅,女,1980―,吉林通化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艺学、文化产业,工作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