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症其心理疗法

点赞:3076 浏览:974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进食失调(包括不正常的饥饿、食欲过旺、暴饮暴食或吃后呕吐状况)是一种很严重的行为弊病.进食失调里的厌食症(Anorexia)又是最为严重的一种,患者多对病情隐瞒致使治疗难度大.这种症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包括:精神紊乱,人格障碍,家庭压力,生理和遗传因素.比如,蛋白高糖的浓缩饮食使食欲下降;饭前吃糖果等零食以及进餐不定时,生活不规律也影响食欲;此外,气候过热,湿度过高都可以影响神经调节功能和消化液的分泌.小儿的情绪变化等都是引起厌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因家长溺爱,对小儿进食采取不适当方法,更易引起神经性厌食.小儿时期“脾常不足”,饮食不能自调.食物不知饥饱.有些家长缺乏育婴保健知识,片面强调给以高营养的滋补食物,超越了小儿肠胃正常的消化能力,以及乱投杂食,或恣意投其所好,养成偏食习惯,都可导致厌食症.


更为重要的是,一些社会文化因素对进食失调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后果.比如:还有一些厌食症患者多性格内向、敏感、多疑、偏激、情绪不稳定、无端的挑剔和喜好.有些患者病因与家庭环境有关,如:父母对孩子管教过严、过分追求完美,孩子对父母过分依赖,从小受到、单亲家庭等.这样的孩子易偏激、很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性格特点.还有些患者与体内激素分泌失调有关,如雌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下降、皮质类固醇激素升高等.

而文化因素也许是影响厌食症的一个最大因素.因为社会和媒体的压力,很多人“不得不”患上厌食症.比如媒体,一方面,铺天盖地的广告向我们宣扬美好体型的吸引力和无形价值,以及无数的健身器材宣扬一种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媒体又充斥着垃圾食品的广告引领着消费者去购写.世界心理学对过去一个世纪主流媒体和时尚杂志的封面人物作了一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完美体形进一步被弱小化,以致呈现出一种病态美.比方说,在一个社会里,如果大部分人的体格健壮甚至是偏胖,那么那些偏瘦的女性人群就会受到偏袒和崇拜.因为这些女性不仅不受垃圾食品的诱惑而且又成功地为媒体塑造了一个典范.其他那些体重合适的人会认为这些偏瘦的女性更加有魅力,这在无形中增强了“以瘦为美”女性的虚检测成就感.有些研究者认为,~些年轻的厌食症患者实际上在通过厌食展现自身的一种节制力:因为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他们是无能为力的,而饮食是他们唯一能够控制的东西.

厌食症也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世界心理学会认为,厌食症是一种典型的进食失调,它的行为特征是:患者对肥胖有过强的心理恐惧感,而这种恐惧感会让患者节食到严重饥饿或者体重不足.发病一般多隐袭,逐渐厌食而体重减轻,丧失原体重的1/4―1/2或更多,同时还会出现闭经.呈不同程度的消瘦,严重者皮包骨.但体力仍充沛但到后来可有乏力、易倦和忧郁感.患者开始不一定有厌食,而只是制造种种理由拒食.

厌食症其心理疗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患者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有些患者虽觉得食欲好,但吃了几口就觉得胃部饱胀不适而中止进食,或者见到食物就不想吃.如强迫进食,常诱发恶心呕吐;一些患者甚至千方百计以诱导一吐为快.除厌食外,患者还可有其他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如癔症球,上腹饱胀不适,不能解释的疲劳,对性欲不感兴趣和失眠等.以下是厌食症的典型症状:

1.患者过多注意饮食和担心发胖的心理,而主动拒食或过分节食,造成消瘦、营养不良,出现皮肤干燥、水肿,甚至骨瘦如柴,即使这样,还认为这就是“骨感美”,只有这样的担心和控制才会有如此的效果.

2.患者多有饥饿的感觉,但却强迫自己不进食.他们善于研究食物的营养、热量;隐藏或故意浪费食物.大约50%的厌食症者伴贪食症,暴食后又自己诱吐、服减肥药、泻药等,或者大运动量活动,唯恐自己体重增加,从而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钠等)和酸碱平衡失调(代谢性碱中毒).

3.女性多月经减少或停止,男女都有性欲缺乏;

4.心脏功能下降,心率缓慢、血压下降、心率失常,导致猝死;心血流量降低,脑血管供血不足,易造成晕厥.

5.体重明显下降,出现水肿;体内激素水平异常,造成毛发细疏或体毛过多等.

6.患者常伴有性格改变,如抑郁、焦虑、喜怒无常、强迫或反复做某件事;常说谎、隐瞒其进食习惯等.

厌食症患者最主要症状是对食物提不起兴趣,没有胃口开怀吃东西.患者的想法和实际情况相差很远,即使已经很瘦了,还老是觉得自己很胖.根据美国精神协会的标准诊断.厌食症患者的体重往往低于标准BMI15%.

研究表明,情绪因素,比如忧郁症容易引发厌食症特别是神经性厌食症.厌食症患者的普遍血清素偏高,血清紧张素也与忧郁症和强迫症紧密相关.其次,季节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的心情和进食状态,五月份是忧郁症患病高峰期.焦虑也是影响厌食的极大因素.极端的恐惧和强迫心理都是厌食症的前兆.

现在世界上.特别是美国,厌食症病人的最常用方法是心理治疗.短期的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可作为首选,但一般还是需要长期心理治疗,而最优方法就是心理动力学式心理治疗(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这种方法为什么会受到良好的效果呢因为它将病人与咨询师之间的关系作为重要的治疗工具,在这种基础上达到移情与反移情的作用.所以这种疗法会让患者逐渐恢复反角和关爱的能力,减少进食的罪恶感,并逐步形成新的良好的进食习惯.

在实施这种治疗的初期,治疗师应该提供一种安全的氛围,和患者讨论药物和进食不当营养方面的损害,如称体重和各项重要声明指标并经常保持对各项数据的观察.治疗者还应该花大量时间从厌食病人那里收集详细资料.对于那些不能顺应他人建议增加体重的患者.治疗师如果能即对患者体重的增加怀有兴趣,又具有一种不过多干预的中立态度,患者相比能从这种治疗关系中获益.治疗师还应该多与患者进行交谈.厌食症的心理治疗能提供在治疗场景和治疗外的人际关系中尝试一种新体验,这对辅导病人怎样合理进食,怎样与别人交往也是十分有利的.治疗中,治疗师要在与病人共情的基础上传达这种观念,而不是僵化、公式化的说教解释.在为患者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时(比如制定一个饮食进度表),治疗师还应对医生与患者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特别是移情,要与患者进行适当的情感交流但又要避免过分地控制病人.治疗过程中,厌食者往往承受这巨大的压力,此时,来自他人的理解能缓解患者的压力,并融化患者对父母的敌视.厌食症的神秘性使得其治疗具有挑战性.治疗师在治疗工程中首先应该是谨慎的、友好的、尽可能开放地了解患者进食障碍,尽量减少期望,并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计划.厌食症的心理治疗一般一周1―2次,但也可以一周一次或者一个月3―4次,一些病人1―2年后能得到较快恢复.厌食患者可能在早期改进他们的厌食症状,但是可能还需要另外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抑郁,或者改善一些其他问题,比如患者不能享受生活,不能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或者需要治疗家庭关系.绝大多数 患者都能基本改善症状,也有少数会持续症状,特别是有个性缺陷,以及用泻药或其他方式催吐的人.应定期与病人回顾治疗情况,对于青少年儿童,要定期与家庭回顾治疗情况,有时还应用自我报告的方式帮助解释变化.当在治疗中遇到阻力时,治疗师可与能信赖的同事重新评估治疗.心里治疗虽然耗时,但最终的结果会给病人和治疗师双重回报.

厌食症的另外一种有效疗法是认知一行为疗法(cognitive-behioral therapy).这种方法主要采取自我限制、自我控制的疗法.首先,治疗师与患者说明治疗的意义,程序,取得患者的合作,并且与患者一起制定治疗计划,按照行为纠正的难易程度划分等级.如果患者能按要求、按计划进食,完成规定的治疗任务时,给与正性强化,鼓励、表扬,结合患者的个人愿望给与一定物质奖励.通过奖励的方式,使得其正确的行为模式得以重复、保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强化目标逐渐提高、从易到难、逐渐过渡.反之,一旦发现患者有违例行为,则给予负性强化,取消承诺的奖励,并且给予批评,同时酌情惩罚,如不批准外出,拒绝其参加娱乐活动.正性强化以及负性强化措施均在患者的相应行为出现后立即实施,让患者明确认识到强化措施是其行为的直接后果.研究发现,多数患者在接受认知一行为疗法后情况明显好转,有的完全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

讨论:心理疗法对厌食症(Anorexia)的疗效往往不如暴食症(Bulimia)因为厌食症患者存在体像障碍,往住自制力较差,对治疗的依从性不好,而治疗当中行为模式的纠正措施也不容易操作.因此,治疗者与患者的沟通及家属的配合等是极为重要的.在心理治疗同时,也可辅助并服用调节情绪的药物有利于治疗的进行,如果患者情绪调节不稳定,则难以保证心理治疗的顺利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治疗过程中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应该在治疗开始之前.能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合作是治疗的关键.曾经有过厌食症因医务人员在治疗中过多地反复强调进食,引起患者的反感,致其依从性很差,甚至私自出走抗拒治疗,虽几经努力,而最终茸病隋改善欠佳.所以,在行为治疗开始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认知教育.宁可推迟治疗开始的时间,也不能仓促进行.否则,适得其反.能否取得患者家属的合作也很重要,还有一例厌食症患者,其父母教育方式欠妥(此点在患者的疾病发展过程中即已有重要影响),在治疗过程中曾一度成为阻力,通过交流、沟通,得到解决以后,患者的病情很快明显改善.

当前在我国,心理卫生教育正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变化,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女性)特别重视形体美.应积极开展心理卫生辅导、咨询、教育,帮助解决心理、家庭、社会问题,同时提倡科学的、正确的形体锻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