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对可持续的重要意义

点赞:13185 浏览:5675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者简介:王兴武,籍贯:四川广元,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元坝中学.

摘 要:2002年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我们所从事的地理教育是以教授学生地理知识为最直观目的,但深层次的目的也有通过传授他们地理知识,让一代又一代人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从而让人类社会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本文通过对地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梳理,进而阐述地理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地理教育;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重要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份报告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发展观.它是以生态持续为基础,经济增长为条件,社会发展为目的,一言以蔽之:可持续发展主要是社会的发展.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资源、环境、经济、人口、社会这一发展系统的推动者.社会的发展进步实质上是人们追求幸福和全面发展的结果,离开了人的发展,社会也就无从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地理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育功能有着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地理学是了解关于自然界对人类供应能力和限制性的最佳课程”,并“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负责的公民所必需”.

二、地理学的概念和内涵

地理学是关于地球与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是调节人和自然环境在区域上矛盾的重要科学.地理环境作为人类社会的载体而成为人类活动的舞台和社会发展的土壤,不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消极衬托物.一方面,地理环境提供强大的物质与能量,维系人类社会这个庞大开放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另一方面,地理环境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并参与社会生产力作用于人类社会,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社会发展的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人这一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干预和调节.人类社会同它所处的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人地关系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现阶段我们常常看到人们忽视自然的客观规律,使人类不自量力地向大自然宣战,大规模改造山河,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给人类带来了不堪回首的一系列灾难.特别是人口的过渡膨胀和经济的畸形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的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地球环境的可居住性和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矛盾空前突出,地理学正是以研究这些现实问题为目的,为人类更好地认识地球,保护环境而怎么写作的.

地理教育对可持续的重要意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地理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现在我们的社会高速发展,日星月异.但与此同时,伴随着人口的剧增、资源的匮乏、环境的污染等诸多问题也凸显出来,社会将如何发展才能趋利避害,成为摆在世界人面前的重大课题.地理教育肩负着历史使命,以全面提高公民素质为己任,能使受教育者比较系统地获得有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人类应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和保护环境,以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能帮助受教育者增强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点.

1.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进动力,而经济的发展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技术条件等又密切相关.地理教材中有关农业、工业、交通、运输、贸易、旅游、环境等内容,讲述了经济发展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技术条件的相互关系,着重强调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及经济增长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一些贫困地区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相当突出,若不大力加强地理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就不能进行合理的工业布局和农业资源配置,扼制环境问题的发生;若不大力发展经济,使更多的人脱贫致富,那么砍伐森林、毁坏土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现象会不断加剧,且在环境问题发生后,不能及时、充分解决,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

2.促进生态持续发展

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人的盲目行为造成的.在人与环境关系发生的两个层面上,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严重后果,一是上游层面自然资源供给能力削弱,如森林、水、矿物、物种和肥沃土地的耗竭和灭绝;一是下游层面处理或吸收废物、污染的功能削弱,如燃料废气排放造成全球温室效应.近几年来,一些科学家指出: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态系统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压状态下,它已接近或已经超过自身的承载能力,因此,改善生态系统,使之良性循环,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为适应这一要求,首先得帮助人们提高认识,继而将正确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地理教育注重使受教育者普遍认清外在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性,增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责任感、知识和技能;注重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改革教育观念、目标、内容和手段,将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渗透结合到教学之中.呼吁人们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实施清洁生产、文明消费和提高生产效率,以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倡导“稳定生态系统”、“保持生命之网”、“建立绿色长城”,以建立生态文明.可见,只有加强地理教育,人类群体才能自觉地把自身置于整个生物圈的相互依存网络中,并在自身的发展活动中积极而主动地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促进社会持续发展

社会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是要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而地理教育可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水平,以形成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相一致的文化思想形态;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以适应可持续发展强烈而深刻的要求;提高人类自身的生产水平,以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促进人口持续发展.当前人们对人类活动和环境的内在联系在意识上仍然相当缺乏,还没有形成以加强环境无害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价值观念和行动的浓郁氛围.地理教育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球观念,用正确的地理思想观念去更准确地认识这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地理教育是传播科学知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主阵地,是提高人自身素质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过去文明过程进行的深刻反思,是人类历史上对人地关系认识的一种飞跃,它蕴涵着强烈而深刻的要求.地理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断进行着道德教育,向人们传播和灌输一定的地理观念,使人们能够用现代地理学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思维来对待世界、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并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如鼓励和引导人们欣赏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引导人们珍惜自然资源,节约自然资源,完善资源的使用方式和开发方式;激起人们对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热爱和珍重;倡导健康、文明、简朴的生活方式,改变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观,树立全球意识和未来意识;克服狭隘的地方主义、民族主义,倡导代内平等与代际平等,认识全人类利益和命运的相关性,珍惜世界各民族赖以生存的地球,维护世界和平,关心人类的共同进步.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发展要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近几十年来,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使社会消费量和消费需求提高,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并且增大了对环境的压力,扩大了对环境的索取和破坏,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的发生.人口教育是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加强地理教育,能使学生认清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压力,树立科学的生育观,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深化对我国人口国情和计划生育国策的认识,更好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怎么写作.

四、结语

《我们共同的未来》指出:“今天的世界已经陷入了深刻的全球性环境之中,要使地球上人类生存繁衍下去,必须解决保护环境和生产持续发展的矛盾.”可以预言,未来人类社会将面临着一个比目前质量低得多的生态环境.因此,加强地理教育,注重人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深化可持续发展观念,努力“走出困境,拯救地球,实现保护环境,谋求持续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挥地理教育的教育功能所在.

.《关于人文地理教学的两个问题》,《地理教育论文集》,《地理教育》杂志社,1998年版第68页

[4]吴萍梅.《中师地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地理教育论文集》,《地理教育》杂志社,1998年版第73页

[5]沈湘平.《论社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5期第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