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语言暴力与实例

点赞:3805 浏览:118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众多文学作品中,作者所使用的语言带有攻击性、破坏性,是一种隐性的暴力手段,这种特殊的手段总是会带来惊人的、难以想象的后果,并且一旦爆发,其结果却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安静.为了掩盖作品中纯粹的暴力,暂停和静默其实是作家为了加强恐惧而刻意使用的,使用简单的句子、词汇实则会产生更强的效果,某些杂乱无章的语言蕴含着一种暴力.含有暴力色彩的语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随处可见,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视,它已然成为了热门话题.以霸道的语言的形式出现,使用不合逻辑和法律规范的语言风暴,使得听话人或读者丧失自己的某些权力,对他人造成伤害.这种语言产生的隐性暴力,它所造成的伤害容易被人忽视或遗忘.但从宏观上看,长此以往,这种隐形的暴力对社会文明、人类的幸福生活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关 键 词:文学作品;语言暴力;暴力传统: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李妍,女,1980年出生,山东鄄城人,大学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4--02

记得上个世纪的60年代曾有人形象的做过比喻,“暴力像樱桃酱馅饼一样,是美国的特产.”的确,美国作为世界的超级大国的确是引人向往的地方,但不可忽视的是暴力现象在美国屡见不鲜.带有蛊惑性、攻击性色彩的语言在大众传媒中大量使用,甚至在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中暴力性的话语也时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从美国的建国史看,其社会暴力的根源,是从白人杀戮印第安人开始的,包括当时出现的个人暴力和集体暴力现象.MarkTwain这位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的著名小说家,用惯用的讽刺手法把美国比做成“美利坚私刑国”.从对印第安人的驱逐开始,到美国的南北战争,再到总统被刺杀,美国社会似乎独独青睐使用暴力手段.历史的变迁作为一种客观的,不可逆转的现实,必然会反映在这个国家的文学作品中.一幕幕的暴力现象在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暴力也始终成为美国作家的重要主题,其中海明威的作品为读者展现了世界大战中的一幕幕场景,形成了一种独特、富有诗意的与暴力相关的主题和理论.语言暴力现象在中国文学作品的创作中由来已久,在期间的公开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暴力现象更是笔笔皆是,让人深受折磨.语言暴力现象,在某些程度上指采用逻辑混乱和不符合法律规范的语言,以霸道的语言的形式出现,通过逻辑混乱、不守法度的语言风暴,从而以语言霸权的形式,使得听话人或读者丧失自己的某些权力,对他人造成伤害.期间的文学作品惯用的压抑叙事方法充分体现了思维惯性的顽强坚持,从侧面窥见了政治话语的绝对统治和人们遭受的普遍抑制.强迫性表达的一个结果是语言被赋予了一种话语力量,形成语言暴力,即语言不是根据文学特征或语言情境得到合理运用,而是为政治或其他意图所强制性的使用,描绘、叙述食物,传达某种特定的观念、思想,从而使表达内容与对象之间出现断裂差距或截然相反的状况.

何为“暴力”,普遍认为,“暴力”是攻击他人行为的一种形态,可以包括显性及隐性的暴力现象.战争武器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往往是对人身体的伤害,是一种显性的暴力现象,因为它更为直观,会造成直接的破坏力;所谓隐性暴力是伤及人心理、情感,自尊的行为,暴力性的语言恰好可以造成这种伤害,其破坏效果可能更为深远,造成几代人的伤害.歪曲的、欺骗性的语言会造成极坏的后果,例如:日本政府对本国学生教科书的不负责任的修改,捏造历史事件,歪曲事实,使得日本学生无法了解本国可耻的侵略行为.从以上论述中可以得出,语言暴力并不是特指某种言语表达,而是泛指一切对他人产生了某种支配力或仅仅是影响力白矢言语.

一、美国文学作品语言暴力研究与分析

张立新认为美国社会中,人们信奉崇尚暴力,此种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信念在美国文学与文化书籍中痕迹明显,从反映南北战争的作品《飘》到反映世界大战的《永别了,武器》,美国文学作品中暴力现象始终成为的重要主题.进行总结后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及压迫、不同等级阶级间的矛盾、黑社会势力的存在是构成美国社会暴力传统的社会成因.基于以上的现实,有人认为暴力在美国乃是一种正常现象,它甚至是解决为问题的一种手段,美国社会制度不会因为暴力现象而瓦解,相反还会因此对它国产生一定的威慑力.人们实在不必对此大惊小怪.纵观世界各国的既往史,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暴力的历史,几乎没有朝代的更迭,国家的建立,政权的夺得不会发生暴力的事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终必会体现在文学创作中,作为大的历史背景或事件,以语言的形式传播开来.

从美国文学历史看,美国早期作家的作品里对暴力的崇尚得到了忠实的反映,福柯曾说:话语是一种权力.小说中除了设置了大量的描写外,作者常常按捺不住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他往往借人物的大段对话或内心独白,以自己话语强势的形式来表达充满暴力的画面,从而对听话一方造成心灵上的伤害.美国作家CharlesB.Brown是暴力事件描写的大家,他以大胆的构思、精彩的语言对施暴者及其行为进行描写.他笔下的许多人物内心都有黑暗的一面,在一定事件的激发下,他们会很愿意产生杀人的念头.而这些有着暴力特性的主人公,因其残酷的行为竟然吸引了许多读者的眼球.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是杀死他的妻子和孩子们的凶手,手上沾满献血不但没有恐惧却显得兴奋无比;或者是一个泯灭人性的混蛋,在一个受害者的尸体旁还试图另一位女性.

美国边疆拓荒者的社会和生活状况的一面镜子无疑应当是JamesFenimoreCooper的作品,他的作品主要是关于美国的西进运动,充满了无数的追杀、逃亡和战争.他伟大的作品《皮袜子的故事》(LeatherStockingTales)是关于美国西部边境生活的代表作,是系列小说中的一本.其中他成功塑造了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牛仔式的人物:NattyBumppo.作为典型的牛仔,NattyBumppo身上具备着许多特征,他粗狂坚毅,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认为只有强势及武力才能使对手屈服,他不相信弱者.读者在读完本书后不得不承认的是武力也成为Cooper作品中人们(包括白人与印第安人)解决争端的重要方法.美国是一个英雄崇拜的国家,现实及虚拟世界的英雄不计其数,如“超人”的产生.NattyBumppo和类似这样的人物被美国人英雄化,成为了人们崇拜模仿的对象.他们的暴行和劣迹在各种文艺形式中得到了绘声绘色的描述,甚至被树碑立传.美国学者布莱特在他的书中提出了“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理论.陈原则指出“共变很可能是指语言是一个变数,社会也是一个变数,语言和社会这两个变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接触而引起相互变化.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语言作为社会现象必然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当社会历史环境变化,社会生活激变时,语言暴力也就产生了.再次回到“LeatherStockingTales”中,小说对于暴力的渲染真实反映了美国早期的客观环境,使得暴力在美国早期社会中的重要位置得到了再现.适者生存这个道理在美国早期社会的形成过程中依然适用,在茫茫荒野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异常鲜明,暴力成为人类求生的重要方法.西进运动使得美国历史更像是欧洲历史的一种回放.扩张、侵略、奴役成为一个国家“崛起”的必要途径,对于利益的追求,使得人们的伪装一层层的被撕去,使得人类按照生物的特性及生存本能面对自我,的互相残杀.张立新在他的作品中曾谈到:暴力成为反映美国社会中自由与法律、自然与文明、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信仰与神学间的冲突的晴雨表.不可否认的是,具有作为美国西部牛仔与生俱来的武力倾向的Cooper,他尤其纠结于白人对印第安人大肆的压迫的合法性上.深知印第安人对固有领土及传统的执著,他非常清楚的是自己无力说服他们进行改变.对于他来说,在一块已经由一个陌生的人种居住的陌生的大陆上追求自由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充满暴力的美国的出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人类对于大自然的破坏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而印第安人所遭受的暴力侵害更是注定的.这一结果是文明进程中不可避免和必需的其最终结果也许是积极的.

二、中国文学作品语言暴力研究与分析

中国文学史上,期间的文学作品及语言一直受到一定的漠视,评论家普遍对文学的价值不愿给予如同.事实是中政治话语的绝对笼罩强制性的将文学纳入到其话语体系中,使文学叙事受到控制,偏离常态.“”中产生了一种政治高压,这种政治高压造成了一代中国社会群体的“集体说谎症”.(金立鑫,2000)

作为一种严重违背心理平和原则的语言现象,中的“语言暴力”是超脱众多语用准则的特殊产物.不负责任、不合法规的语言到处皆是,带有贬低色彩、攻击性强的词语增多,人身攻击、肆意谩骂充斥了大街小巷的报纸及标语.“”中出现骂人语言,更可谓是空前绝后.曾有一首歌歌词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要是革命的你就站过来,要是不革命就滚他妈的蛋!”这种骂人语言不仅在造反派当中“普及”,成为一种时尚,连当时《人民日报》的社论里也为数不少地出现了“牛鬼蛇神”、“一小撮”、“混蛋”、“这简直是放屁”、“砸烂他的狗头”等骂人词语.(李春燕,2004)

这不难让我们理解到身处集体当中,人对危险的恐惧被弱化,人的自信心膨胀,安全感变强,不再盲目的寻求安全保障.当人的良心及个性意识受到挑战,不得不因纪律的要求放弃他们时,人类的信念就会异化,集体的概念和利益有时会转化成暴政.例如:“教会?国家?民族?阶级?党派都可能变成了集体的暴政?”以各自的利益出发,规范个体的信念,通常以语言的形式对个体进行教育引导,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在纳粹横行的时代,纳粹分子对希特勒的完全崇拜,思想的高度统一使集体的暴政达到了极限.“党就是希特勒,希特勒就是德国!”‘希特勒万岁’成了打招呼的形式,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基于对法西斯主义的盲目遵从之下的.没有善恶之分,没有所谓的人性本善,至亲的儿子和父亲们,泯灭了人性的光芒自觉自愿充当灭绝营的刽子手,残杀迫害他们的同胞骨肉.天真烂漫的金发儿童面目狰狞,以与其年龄不符的残忍冲着他们昔日的玩伴大声高喊‘滚蛋!犹太猪!’等”

三、结束语

本文从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学作品着手,对社会中存在的隐性暴力现象,即“语言的暴力”进行分析探讨,挖掘根源暴露后果,引起读者的思考.语言带有攻击性、破坏性,是一种隐性的暴力手段,这种特殊的手段总是会带来惊人的、难以想象的后果,并且一旦爆发,其结果却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安静.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文学作品最终还是为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怎么写作的,因为作家本身也具有人的阶级性,无法摆脱其意识形态的影响,常常为了某阶级的利益有意无意地掩盖事实的真相.为了掩盖作品中纯粹的暴力,暂停和静默其实是作家为了加强恐惧而刻意使用的,只有充分认识到语言的暴力现象,不再只关注文章表面所传递的信息,忽略事件所隐含的真实情况,才能认识到事件及事物的真相及原貌,使得隐性的意识形态意义突显出来,以便人们对其进行重新审视.

文学作品语言暴力与实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文学作品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