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看法

点赞:30955 浏览:1437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随着教学改革逐渐深入人心,语文教学如何从“八股式”走向“实效式”“创新式”,值得我们深思.现就以笔者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经验作以下浅谈.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古板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基本都是上课时拼命地讲解课文意思、主旨,然后把可能会考的重点内容拿出来着重讲解.一堂课45分钟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抄”,完全没有一丝使学生思考、提问的间隙.这样的一堂课下来只会让学生身心疲惫,对所讲的知识也难以消化.

2.教学资源分布不均匀

经济基础直接影响到教学资源的分布.经济发达的地区,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政策优厚.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教学资源匮乏,教学环境差.而要想让学生知识面广,离不开课外知识的补充.这些都需要硬性条件的支撑,如图书馆、电影放映室、电脑室等.但是这些资源在农村地区一般是没有的.学生只能从教师的口中得知有这么个事物,却没有条件去接触和了解.虽然每年社会爱心人士都发起捐赠,但始终填补不了这方面教学资源的空缺.

二、如何改革语文教学课堂

1.改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硬件水平

针对经济相对贫困地区,应加大教学资金投入,完善教学硬件:教室、宿舍、体育场地、体育教学器材、电脑等.建立免费图书馆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与资料查找.引进多媒体教学设施.这些都能改善学生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具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2.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

无论怎样的生长环境,怎样的学习条件,语文教师都能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思一念引导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而具有高素养、高责任感的教师必然会对其所教学的内容、所教学的对象深入研究,并关心、指导学生的成长.教学者会在预习、授课、训练方面贯穿教学目标(不是像旧有的教学模式那样走到哪儿就讲到哪作,训练内容枯乏,且没有一个系统性);也会安排朗读活动、写作心得分享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进去,并主动分享总结);还会精心设计问题,巧妙提出问题(提问是开启学生思考的大门).在这些教学的框架下,教学者会考虑学生的接收能力,准备好授课内容;也会根据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好课堂导入;还会给学生开拓思维的环境和空间;及时与学生沟通,增强互动.

教师不光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我们社会上已经出现过太多的“赚钱的精英,道德的败类”.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者注重传播正能量知识、正能量的感情与爱.不仅在课内帮助学生,而且在课外更要关心、关注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教育

(1)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

以人为本的思想促发了我们的教学改革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而语文教学者常走入一个误区,偏重于工具而轻人文.教学者在语文教学时应当结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促成教学目标的完成.当然,以学生为本,还要有个度,不能全凭学生的臆想来教学.不能单一地为了教学氛围放任学生的各种行为,这样不仅会减缓教学进度,还会影响教学质量.教学者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有了确切的学习目标后,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内容的要点,把放任式的学习转为探究性的学习.依循这样的教学规律,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看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诱导美,发现美

做好语文课堂的课堂导入是教学者取得初步成功的重要环节.学生时代是未知与求知的结合时期.因为学生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未知,才会对这个世界有太强的好奇心.像有些特别爱钻牛角尖的学生,教学者不能常以责备的态度和语气教学,而应以一颗包容的心和与学生一起探讨的精神来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知识领域,去寻求真理.不能说爱钻牛角尖的学生就是爱找老师茬的学生.心理学研究早已论证,鼓励性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并在教学效果上要比批评性教学更好.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教师能像竹一样虚怀若谷,其教出的学生也会谦和温厚.教学者应当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思考、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学习精神.只有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求知,教学者才能更好地施教于学,才会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鉴于过去我们对教育的肤浅理解,鉴于目前我们在教育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深思,我们改革.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我们有必要认识到这项工程的浩大与重要性.要想取得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就必须全方位地落实新课标标准和理念.在完善教学硬件条件的同时,提高教学者的教学素养,提高教学内容的可读性、可导性,更要以学生为本,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正确引导学生的知识世界、心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