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艺术感染力

点赞:27560 浏览:12981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古往今来的许许多多名篇名著,为何感染了不同阶级、不同国籍、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大读者,而且谁都不怀疑它们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并且必将继续感染着人们,直到人类历史的终点.本文对这种感染力的形成,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 键 词 :文学 感染力 审美情感 人性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在上个世纪前期,有人在文学领域提出了“人性论”,唯其意在反对文学怎么写作于当时的中国新主义革命,即反对文学的无产阶级性,被伟人们批得臭不可闻,打得落花流水.

那么文学到底有没有阶级性呢这个挥之不去的基本问题,却始终摆在我们的面前.如果说文学具有阶级性,那么古往今来的许许多多名篇名著,为何感染了不同阶级、不同国籍、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大读者,而且谁都不怀疑它们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并且必将继续感染着人们,直到人类历史的终点.这种感染力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清楚文学是什么.那么,文学到底是什么呢


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回答是:以语言为媒介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如果把“现象”理解为具体的可感染的人、事、景、物或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话,那么,却有它的例外,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全是直接抒发作者情怀的,没有一句是形象描写,仍然成为了千古绝唱.可能有人说:这是抒情诗,抒情主人公便是它的形象.而这首诗表现的不过是作者在他的全部经历中,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而已,它直接诉诸我们的是情感,而不是作者的形象.另一种回答注意到了文学的情感特征,便在前者的社会生活之前,添加了以情感来打动人的定语.第三种观点是把二者统一在审美上,认为审美属性是文学的本质,即文学是以语言为载体的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

文学之超越阶级、超越时空而感染人类情感的现实存在,说明它肯定有一种超越时空的特质存在,而这种特质又是超越时空、超越阶级的整个人类的共同对象.那么,人类之能使这种特质成为自己共同对象的共同特质又是什么呢纵观人类历史,其个人各自之间的最基本的共同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即人的本性――人的本质属性.显然它是永恒的,同人类的历史相始终.永恒的人性确乎有,恩格斯就提到:“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英国状况――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未来”》).

然而,要想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首先必须知道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本质即自己的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它没有对象性的关系,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知道:第一,作为“自然存在物”,即直接的感性的人,他“自己的本质”,是他“自己的生命表现”,第二,他的生命必须表现,皆以确证自身生命的存在,即自身的存在,第三,生命表现必须有表现生命的客观对象存在,否则,生命的存在无从确认,从而个人自身也就不存在,第四,因此,他必须强烈地追求自己的对象,从中还可以推知,任何存在物都是主体、对象和主体自己作为对象的三者共同存在.也就是说,它只有在对象性的关系中才能存在.

文学中的艺术感染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性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作为人,他必定首先在对象性的人中存在,“因而是类的存在物”(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人,只有在社会中,在社会关系中,才成其为人,任何个人,脱离开社会,便不再成其为人.所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人的本质,必定是类的,即人类的社会本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列宁说:“规律是本质的现象”(《哲学笔记》).人性,就是人的本质的规律,即现象.它由人的本质所决定,可以表现为三个层面:第一,作为合作者个人的生命生产,他首先必须满足自己肉体生命的物质需要,如吃、穿、住、行、安全、等等和精神需要,如自尊、学习、娱乐、交往等等,形成与之相应的欲求和观念.满足个人的直接的需要和,这正是合作中的许多个人之所以合作的共同目的.因此,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与此相应的观念不仅是个人的,而且是集体的,是社会的理性观念.

第二,个人的生命生产,只有通过社会所有各个成员直接或间接合作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合作的个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依赖其合作集体,即社会的客观必然性.于是个人相对于社会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产生了,社会相对于个人的原则和要求也产生了,这一切表现为道德的观念和行为.由个人依赖群体合作的本质所决定的友谊、助人为乐、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奉献精神、为了社会整体利益牺牲自我乃至生命的舍己精神等等,则是人类本质的需要,是人类的美德.另一方面,在阶级社会中,由于分工,造成国家等共同体所代表的社会共同利益,与仅仅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的各个个人的实际利益分离和对立.所以“这些特殊利益始终在真正地反对共同利益和虚幻的共同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三,通过创造类的生命表现的对象以创造自我生命表现对象的目的性的统一,即实现自我生命力量的确证,与实现合作集体生命力量的确证的一致性,实现了自我生命与人类生命在现实存在上的目的的统一.于是,个人的肉体生命的意义,不再仅仅被看作是个体有限的感性生命,个体的生命意识中,产生了在集体即人类的生命活动中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观念,即价值生命观.人性的三个层面,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融合一体,以它们的有机整体性,体现着人的本质.

人性与阶级性的区别在于:人性是“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它与人类同时产生,并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始终,阶级性则产生和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并随着这个历史阶段的消亡而消亡.同一历史时期不同阶级的对立,正说明它不是人类的共同本性.这就是说,首先是人,然后才是阶级的成员.人性是基本的,阶级性仅仅是他作为阶级成员,由他们的共同集体利益所派生的.在阶级社会中,确实没有“超阶级的人性”,任何人的需要、、意识、观念等等,无不打着阶级的烙印.但是,任何阶级的人性,都只能是“人”之“性”,阶级性只不过给它打上了“烙印”而已.打着阶级烙印的人性,剥去它那带着烙印的形式,骨子里仍然是和人类共通的人的本性.反之,任何阶级的人性,都不可能直接的全部的都是阶级性.由此可见,同人类都有着共同的永恒的本质一样,人类也相应都有着共同的永恒的本性.人类的本性,就是人类本质的现象.

因此,文学之对人类具有普遍的永恒生命力,必然也只能是来自这个永恒的人类本性,是因为它表现了人类本性,即它成为了人类本性的现象.它在人性上共通于全人类,成为人类共同的对象性存在物.一部作品,它体现的人性的成分愈多、愈高,其所具有的生命力,就愈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如《水浒》与《荡寇志》相比,前者所体现的人性占主导地位,所以它的审美(价值)属性就高,就更能强烈地感染不同阶级不同时代的读者,并且将获得与人类相始终的永恒,而后者恰恰相反,甚至在它出世的年代也感动不了几个人.郭子仪和曾国藩都曾效命疆场,为维护各自的封建王朝和帝国而功勋卓著.他们的忠君爱国情感是相同的,但由于各自的情感所体现的人性和阶级性的性质不同,所以,他们各自情感的审美价值便有天壤之别.郭子仪的忠君爱国,表现为平定叛乱,维护统一,在一定意义上维护了社会的生产实践,即人们合作创造对象性世界的活动,而曾国藩的忠君爱国,表现为镇压劳动人民对破坏生产力发展的统治者的反抗,直接就是违背人性的.

一个少女可以歌唱自己失去的爱情,一个吝啬鬼却不可以歌唱自己被盗走的金钱.这是因为,爱情这个人与人之间最原始、最自然的关系,却是最体现人性、最人性化的关系之一.男女之间的热恋,决非异性禽兽间所能有,那种主体与异性之间单纯的发泄性欲的行为,被人们视之为“禽兽”,正是因为单纯肉欲不仅不是爱情,而且与爱情相对立,肉欲越强烈,越不存在爱情.所以,这正是纯真爱情之成为“文学的永恒主题”的原因.而吝啬鬼的自私、敛财,与爱人或与人合作、与人和谐相处的人的社会性相对立,它正是阶级性而非人性的产物与体现.所以它没有审美价值.阶级社会的审美价值,不仅取决于情感所体现的人性和阶级性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且由情感所体现的人性的层面不同,也有高下之分.只有表现了人性的理性层面所主导的人性的情感,才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只有表现了其高级层面所主导的人性,才有无穷的意味、感悟至深的审美价值,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所以正是人性在文学中的体现,才使文学作品获得了普遍而永恒的感染力.

人性之表现,或转化为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在其本质上,乃是通过审美的环节实现的,即人性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属性上,并通过读者的审美欣赏活动而实现.审美属性就是人性的规律,即现象.文学作品是作者审美创造活动的产物,即对象,而又与读者互为对象.它作为作者与读者双方审美活动的共同对象,沟通了双方的审美情感,从而实现了它的审美感染力.它的审美情感感染对象的普遍性,便是它的生命力的象征.

文学本质的社会功用,就是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和欲求.人的审美需要,本质上是人类创造对象性世界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并逐步独立存在的.文学作品作为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其具体内容便不单纯是作家的审美情感,与社会生活形式结构相融合的意象世界,它还包括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内容,即一定社会环境中一定个人的具体生活内容,如他们的思想、情感、行为及行为的结果等.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地存在于叙事性作品当中.

综上所述,文学是以语言为载体的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文学的形象性和情感性,是文学的审美本质的规律即现象.

文学的审美(价值)属性,存在于文学作品的意境.表现着人性的情感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表现着人性的情感,就是审美情感,即自由情感.因此,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形式与审美情感即自由情感完美融合统一的意境(意象),就是美,文学又可以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作家所能创造的美的社会生活.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在形式又不在形式自身,在审美情感而审美情感自身又无能为力,本质上只能产生于审美情感与形式的融合统一,也就是说,只有完美的融合了形式从而产生具体可感的审美情感,才具有感染读者的力量.

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审美能动反映,它的社会功用本质上是审美的,表现在作家的审美情感与社会生活形式的融合统一的意象美和具体社会生活内容所包含的社会美两方面.作家所能动反映的社会生活,又必然在作家的主观能动性之外,还具有着现实性,即客观性.此外,它又必然有着教化、认识等等社会功用,而这种社会功用由于上述客观性的存在,又有可能突破甚至违背作者的创作意图.

总之,只有蕴涵了体现着人性的意象的文学作品,才具有普遍的、永恒的感染力.它蕴含的人性成分越高,即相应所蕴含的阶级性就越低,它的感染力就越强,就越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因此,努力超越阶级偏见的狭隘局限,尽可能地使自己的情感融入时代的、人民的情感,为人民大众的利益自由地创作,才能成为有成就的作家.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作者简介:柳高峰,男,1962―,河北邢台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工作单位:邢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